强化管理 夯实基础.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29585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管理 夯实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强化管理 夯实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强化管理 夯实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强化管理 夯实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强化管理 夯实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强化管理 夯实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管理 夯实基础.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化管理 夯实基础接集团公司关于关停电化部分矿热炉的通知 ,由于市场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需关停两台矿热炉,在这期间企管部联合电化厂结合实际情况将对员工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具体事宜如下:一、认真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生产组织管理能力。一是狠抓理念灌输,提高了员工的思想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打造高质量产品,必须先统一车间领导及全体员工创建高质量产品的意识,没有思想的高定位,就没有工作的高起点和效果的最大化。为此我们首先从车间干部抓起,系统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让全体员工都能够领会安全质量标准化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促进作用,在全体员工中形成安全质量标准化

2、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渗透、贯穿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同时,通过班前会,不断向员工讲清形势,讲明责任,教育全体员工牢固树立“质量标准化是安全工作的基础”的理念,引导员工在思想上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观念上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二是狠抓班组长的素质教育,对班组长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了班组长的现场管理能力。班组长是现场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制度标准贯彻、落实的执行者,生产的好坏、现场的安全,均与班组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过去的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班组长的管理水平普遍比较低,很难适应公司的生产管理,主要是生产组织能力差,在生产中不能发现问题,甚至许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班组长,班组长应该管理些什

3、么。针对存在的问题,车间决定将班组长的素质教育作为加强班组建设的突破口,使班组长的管理水平普遍有所提高。同时,组织班组长学习兄弟企业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应用于生产实践。三是严格执行跟班、交班制度,落实了安全管理责任,保障了生产秩序的正常进行。“安全源于隐患,事故出于麻痹”。交接班过程是整个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劳累一天,人心思归,从思想上过于放松,是事故易发时段。经过长期的观察,跑眼、断电极事故绝大总分发生在接班后出第一炉前,分析原因,主要是交接班制度不落实,交接班质量不高所造成。于是,车间组织班组长、炉长认真学习跟班、交接班制度,制定措施,保障落实。要求炉长认真跟班

4、,并监督班组交接班。坚持“口对口,手拉手,你不来我不走”的交接原则,要求各岗位、各班组必须当面进行交接,上班应当干完而未干完的工作不得移交至下一班,当班人员要留下来干完,才能下班。要求班长提前30分钟上班,先去现场将生产情况了解清楚,并在班前会上对当班的工作进行详细的安排。四是坚持以安全生产为核心,狠抓班组安全管理,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主要强调、落实炉长、班长的安全责任,将安全责任具体化,明确管理目标,将关键岗位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了人头。炉长不光是负责炉子的技术管理,在值班过程还应该对当班的安全负管理责任。炉前是事故易发工段,经常发生跑眼、穿包事故。车间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后,认为主

5、要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炉前工、修包工思想麻痹,大部分人认为在电石行业,这类事故是难免的,是一种常见事故,造成了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质量差。二是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有人维修,无人验收。于是,车间将管理责任进行了细化,建立了铁水包维修记录,对铁水包的维修人、维修时间使用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谁维修、出了问题谁负责。铁水包维修完成后,由炉长进行验收,并在验收记录上签字,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如不合格,必须进行返工。在使用过程中,要求炉前工必须炉炉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将炉前工确定为发生跑眼事故的第一责任人,如发生跑眼事故,加倍进行处罚,使炉前工的责任心进一步增强。经过采取以上措施,基本上杜绝了

6、此类事故的发生。五是强化现场管理,促进了文明生产。我厂的员工中,文化程度偏低,思想意识落后,现场管理难度大。针对这种现状,我们积极“6S”管理法。首先在员工中进行广泛宣传,强化意识,转变思想,制作、悬挂标牌,渲染气氛,取得了良好的收效。其次是对照标准,规划现场功能区域,现场工具指定存放位置,个人物品统一摆放方式,并明确界定工作,做到了现场管理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第三是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巩固整治成果。将每个要素进行细化、量化,每周检查考核一次,真正做到了将现场管理责任落实到岗位、人头。六是坚持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创建工作。车间注重典型的树立,每季度对员工、班组进行一次综合考评,评出先进员工和先进班

7、组,并对其进行奖励,使员工之间、班组之间在工作中有了竞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七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了安全培训工作。“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要想生产安全,必须在安全培训教育上下工夫。我们将班前会作为安全培训教育的主阵地,坚持开展职工安全教育活动,并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提高。同时,注重培训实效,提倡岗位培训,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巩固了培训成果。二、坚持以节能降耗、增产提效为重心,加强工艺操作管理,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公司投产运行初期,产量低,电耗高,不利于公司的正常经营。我们经过认真分析,查找原因,进行节能减排活动。经过努力,至2011年,将产量提高的同时电耗控制也有所下

8、降。一是坚持依靠科技力量,加大节能改造力度。要查找出产量低、电耗高的真正原因,必须对电石行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多学习、深研究,分析产量低电耗高的原因,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首先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减少生产过程中由于电磁效应而产生的电能损耗;其次对冷却水进行更换,采用新型的软化水处理系统,使水质软化更加彻底,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结垢。最后在停炉检修的时候提高检修质量,严把检修验收关。二是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技术操作水平。车间各班组交接班时,杜绝班组本位主义,导致炉况发生变化,下一班接班后的第一炉产量往往较少,电极负荷过大,造成电耗偏高。生产过程中要保证正常炉况的延续,提高产量,降低电

9、耗。同时,注重技术管理,由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提高了炉工的技术操作水平。三是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严格落实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坚持日检、周检、月检、季检相结合,对巡回检查、检修工作进行细化、量化,要求检修人员做到“五勤”,即勤看、勤摸、勤听、勤维护、勤保养,落实谁检修、谁签字、谁负责制度,极大地提高设备“三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严格落实设备包机制度,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将所有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责任到人,并与绩效相挂钩,实行奖罚分明,增强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四是加强班组考核,强化成本管理。通过不断完善考核管理制度,使考核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达到了成本控制的目的。同时,将成本指标分解到班组、人头,将考核内容细化、量化。要求班组做到成本班班算、炉炉算、人人都会算,通过这些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最后,我们公司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业务知识,总结运行经验,完善管理制度,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努力打造高质量产品。 集团公司企管部 2011年12月24日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