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底两万里》小说观后感700字.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729372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海底两万里》小说观后感70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海底两万里》小说观后感70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海底两万里》小说观后感70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海底两万里》小说观后感70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海底两万里》小说观后感700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海底两万里》小说观后感7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海底两万里》小说观后感700字.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海底两万里小说观后感700字关于海底两万里小说观后感700字1小时候,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它是一部科普书,向科学老师一样,每一种事物都要挑出来滔滔不绝一番才肯罢休。那是我最痛恨一类书,但连我周围的同伴都为之疯狂时,我的内心燃起了强烈的好奇心,就买了来读。当时已觉得颇为震撼,这本书竟然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让人读了就不想放下;如今读它的时候,没有一丝厌倦,反而更多了一丝欣喜和些许期待。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一部力作,讲述的是一位法国博物学家赴美参加科学考察活动后,正准备返回法国时,应邀登上了一艘驱逐艇,参与驱逐盛传的海上“怪物”。然而,博物学家等人非但未能驱逐掉“怪物”,反而被“怪物”所

2、俘虏。其实,所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尚无人知晓的潜水艇。他们虽身为俘虏,但却受到艇长尼摩的善待,只不过,为了保密的缘故,不许他们分开潜艇。因此,博物学家一行被迫随潜艇游历各个海洋。后来,他们几经艰险,得以逃跑,终将这一海底机密公布于世。两次读这本书,我一直对尼摩艇长的身份、他渊博的知识以及他那许多不为人知的机密感到好奇。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他如大海一般兼具热情、冷酷、和蔼、危险、温和、暴躁、随和、任性他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水艇,潜航在海底进展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似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他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哀。但他

3、的良心从没有被残酷的生活经历磨灭过:他可以为法国归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的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我不明白,这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经历和出身。但我相信他是一个仁慈的人。来吧,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同走进海底两万里的世界,去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关于海底两万里小说观后感700字2以前妈妈就给我买了这本海底两万里,但是我读了一遍,觉得没意思就不读了。就在四年级的时候,我又重新读了一遍,发现海底两万里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这本书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当时我太小没有读出来。它讲的是阿龙纳斯先生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与捕鲸大王尼德兰一起随着尼摩艇长一起开启了一段

4、非常神秘的海底旅行。其中我最喜欢的情节是与大黑鲨搏斗。尼摩艇长邀请阿龙纳斯先生与他的同伴们一起去参观采珠场。那时候还不到采珠期,但是有一个印度人因为要养家糊口,还是来采珠了。但是糟糕的是,就在采珠人采珠时,一头可怕的大黑鲨冲过来了,想要一口把采珠人吞掉。大黑鲨可是海洋里最厉害的鲨鱼!就在这危急时刻,尼摩艇长看到这惊险的一幕,便挺身而出与鲨鱼开始了搏斗。尼德兰这位捕鲸大王按耐不住也去参加了搏斗。最后,在他们两个的同心协力之下,大黑鲨终于被打死。而采珠人也被他们救了上来。这本书里面还有与大章鱼搏斗、穿越把红海和地中海连起来的海底隧道、海底狩猎许多有趣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我感觉到尼摩艇长虽然脱离人

5、类社会,但是他还是非常关心那些受压迫的民族或人。但是要是他开始复仇的话,那结果会非常可怕,他的国家是被战争摧毁的,所以一遇到他的敌人,他会开始复仇,最终的结果总是敌人的船沉了。他又很神秘,他有数不尽的财富,而他又不说财富是从哪来的;他还说自己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他的真实姓名谁也不知道。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要学习尼摩艇长多多帮助别人的精神,但不能像尼摩艇长那样让敌人死无葬身之地。总之,尼摩艇长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但是,哪个人不是有优点也有缺点呢?只要他不再进展疯狂的复仇了,那他根本上就可以称为一个“完美”的人了。尼摩艇长这个神秘的人,其实怀有很大的悲哀。他的妻儿、家人、国家都没有了。但他

6、展如今别人面前的,是他强大的一面。关于海底两万里小说观后感700字3风从东方而来,徐徐拂过我的脸庞,带来了海的气息。你说,是不是有一艘“鹦鹉螺号”在那片蔚蓝的王国之中自由畅游?尼摩船长说:“在海中我不成认有什么主子,在海中我完全是自由的。”假设非要说什么主子的话,那应该是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是国王,都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嚣张跋扈、为所欲为。在1867年第二届巴黎世博会,凡尔纳第一次见到了潜艇。从此,一本风行全球的海底两万里诞生了。尼摩船长可以说是个天才。他连同少数志同道合的同志,制造了“鹦鹉螺号”,驰骋汪洋。他彬彬有礼,对待俘虏相当优越。他带着阿龙纳斯教授、康纳斯和尼德进展海底探险,给他们展现了一

7、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对待他们,他像是他们的朋友,一个博学的朋友。在采珠场,他帮助可怜的采珠人回到陆地,并赠送给他一大袋珍珠。他帮助长须鲸,与狡诈的抹香鲸搏斗他的怜悯之心在这些地方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让阿龙纳斯教授等人对他改变了看法。他对自由万分崇尚,为此,他甚至不愿靠近他所谓的“肮脏的大陆”一步。然而,这自由也只是建立在小集体的利益上,他也有他自私的一面。如在“水中人”一节中,尼摩船长对阿龙纳斯等人说:“你们来到我的艇上知道了我的机密,那是我一生的机密!您以为我会再把你们送回到陆地上去吗?那永不可能!如今我所以要把你们留在这儿,并不是为了你们,实在是为我自己!”无论何时何地,自私是永远不被认可的。

8、世博会上,各国文化、科技的交流也都是想借鉴些许外来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自己得到丰富和开展。世博会上展现的各种新奇创造,如同尼摩船长,带着着我们去探究各种不同的领域。即使“鹦鹉螺号”潜入1600米的.海底,潜艇的钢板和厚玻璃全被压弯了,他也仍然选择前进。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教授实际上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他们之间的对话都很富有哲理。无论其别人怎样对待尼摩船长,他对自由的向往与他的探究精神将永远鼓励我前进。关于海底两万里小说观后感700字4翻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心,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

9、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我感慨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创造电灯的社会中意料到将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他可以为法国归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满无尽的痛

10、苦,却也是一个仁慈的人。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时机留给了教授。他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感动了我。假设我是那艘“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发现他们后,我会象他那仁慈,留下他们吗?不,我会立即潜到最深的海下,任由他们淹死;当船员被巨型章鱼卷走的时候,我会不顾个人安危去救他吗?不,根本没可能,我会逃走回船上,另图计谋。在这么多个假设中,我非常佩服他们的是他们都不自私自利,我佩服啊龙纳斯教授的乐观向上精神;佩服教授的仆人康塞尔对主子的忠心耿耿

11、与无私精神;佩服尼摩船长的勇气,和他那见到朋友有危险的时候就会奋不顾身的去营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关于海底两万里小说观后感700字5海底两万里讲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发生在1866年的一件闹得满城风雨的怪事。当时不少航行船只都在海上发现了一个大“海怪”,并有船只遭到了他的袭击。在公众的呼吁下,出于对航船平安的考虑,美国派遣了一艘战舰对“海怪”进展追逐。阿龙纳斯教授承受了邀请,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追逐“海怪”的战舰反被“海怪”追逐,并遭到海怪”的猛烈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两位同伴不幸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跟随“海怪”周游四海,在海底航行了两万

12、里,探究海底机密,经历了种.种艰辛和风险,最后,他们因不堪海底世界过于沉闷的生活,设法逃走,返回了陆地。虽然书中讲述了不少有关海洋的知识,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我承受起来非常刻意或困难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罢了,这使人们对因景而生的各种想法和收获都得以结实的保存,我也从中理解了不少关于海洋的知识。海底两万里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整部小说动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诸如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消费等科学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保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考虑,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环保已刻不容缓!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