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293348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怎样把学生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学习方式的选择是关键,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是有效途径之一。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全面的社会需要,有力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能真正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强化学生与环境的交互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最简便易行但效果显著的模式,对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非常切合。一、培养小组长的提高合作学习时效。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况且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很差,贪玩好动,如果没有

2、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组织纪律散乱,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步骤进行组长的培养:培养第一位组织者。小组讨论前,先选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对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第一,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第二,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三,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

3、,组长应问个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第四,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目所做出的不同答案,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组织者的轮换。当第一位组长已具备一定组织能力时,就要更换组织者,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组织能力,产生多位组织者,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学生个别差异的不同,会明显表现出不同组织水平,这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不能因学生的差异就剥夺学生锻炼的权利发展的机会,而要致力于在学生原有的能力基础上使其能力得到提高。二、教师在小组合作中有针

4、对性地进行指导1、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分工。 首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要让学生感受到合理分工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合理分工的意识。例如:在讲授认识厘米时,要求学生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练习册的长、课桌面的长,并做好记录。教师布置好任务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有意识指导一组学生进行分工,这样这个小组会很快完成任务,再让小组成员介绍快速成功的经验,让全班学生都感受到分工的重要性。其次在每个小组中选择一位比较有能力的小组长,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肓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所以,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一位小组长是

5、非常必要的。小组长选好后,对小组长进行指导、培训是至关重要的。第一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合作意识。第二,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安排要有序,分工要合理,保证小组成员都有表现的机会。例如:课堂中的讨论学习,组长可以根据组员的特长进行分工:写字好和快的同学当记录员、语言组织能力强的同学当发言人等等。当然,为了使每位小组成员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小组成员的分工绝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有一定的轮换。再有教师还要随时注意学生在分工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2、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

6、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参与,并有选择的重点参与小组的合作学习中。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在过程中给于学生帮助,并可以在过程中给学生起示范作用,教给学生一些合作技巧。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习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3、及时、有效地评价。 评价具有激励与改进的功能,能否正确恰当地运用评价这种手段,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要让学生经受挫折,更要让学生感受教师的信任和赞赏,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小组合作学习期间,教师可以通

7、过巡视和学生问答进行合作过程中的评价。在汇报合作学习结果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的发言作出明确的判断,有时判断要委婉或延缓一些。有这样良好的氛围,学生会更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其次,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必须改变以往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作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要侧重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三)提供适当的材料、提出适当的问题因为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或根本不适合小组讨论,导致合作学习失败的情况不时出现。有这样一个例子:师:看到这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师:先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再请小组派代表交流。上述片段

8、中,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大部分学生几乎是张口就会。这样还有必要进行小组讨论吗?像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上还是屡见不鲜。不管有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动不动就要合作学习,好像没有合作学习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所以我们设置的问题首先应该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不能老是在低水平上重复,必须有一定的难度,既要使学生能达到而又不能轻易达到。其次提出的问题要适合小组合作研究。提出的问题要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需,让学生感到只有合作交流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最终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成功体验。(四)给予适当的帮助,让全体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讨论前先独立思考,对发挥个体的积极性、提高小

9、组讨论的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小组活动时,老师应深入到小组活动中,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讨论的焦点、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作的结果,并对有困难的小组提供适当的援助,应逐步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与步骤,并要留给他们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去尝试思考,实现“不会思考一会思考,的转变,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的体验。总之,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转变新的观念,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主动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对小组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不光存在着以上的问题,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再如班生数过多,怎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很现实的存在问题,有待于我们更进一步去研究,去探讨和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