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一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练1 含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292554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一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练1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精品】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一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练1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精品】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一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练1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精品】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一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练1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精品】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一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练1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一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练1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一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练1 含答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课练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双基达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2西周行分封,立诸侯。史书记载,“周公卒,子伯禽受封,是为鲁公。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据此判断,鲁国()A国君一直存在僭越行为 B是周分封在西方的最重要的封国C是西周时期的政治

2、中心 D成为周礼典型的保存者和实施者3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一词中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中的建字,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建立国家”。这说明他()A否认诸侯国对周王室的隶属关系 B认可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C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地方政权 D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4董书业先生颇有见地地指出:“凡有封土即有人民,得组织武装,为独立之资。春秋以来,天子之不能制诸侯,诸侯之不能制大夫,以至大夫不能制家臣,悉由于此。”这段话实际上指出了()A春秋战国时代到来的必然性 B分封制存在的弊端和隐患C封建割据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3、 D春秋时期统治秩序混乱无序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6(2017成都三诊)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田宅”,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官学兴盛人才辈出 B贵族政治受到冲击C土地兼并井田瓦解 D诸子蜂起百家争鸣7历史学家许倬云说:“春秋以后,战国时期虽然征伐不已,七强之间几乎已无复华夏蛮夷的区别。最后,秦统一天下,不

4、仅因其武力的征伐,更因孟子所谓天下定于一的观念,已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据此判断,秦统一天下的思想基础可以概括为()A华夷观念淡化 B武力征伐影响C儒家思想主张 D文化心理认同8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被改为“征”。这主要说明了()A中央集权 B规范法度C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9(2017湖南师大附中摸底)秦汉帝国的政治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A王位世袭制度 B皇帝制度

5、C“推恩令” D郡县制度10(2017南昌重点中学联考)“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11(2017甘肃河西五市第一次联考)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C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出现 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12秦朝将领赵佗在

6、担任龙川县(属于今广东)县令时,为解决将士生活上的缝补浆洗问题,赵佗上书秦始皇,请求派遣没有丈夫的女子到龙川,“以为士卒衣补”,秦始皇便征召了1.5万名女子前往南越(包括龙川)。秦王朝这一做法()A不利于民族矛盾的解决 B有助于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C促进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D扩大了秦王朝的统治疆域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潍坊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中国过去的政治我们纵

7、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调整?说明这一调整的进步性。(10分)(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中的观点。(15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注:在古文中,所谓“封建”就是指分封制,所谓“郡邑”就是指郡县制。)摘自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

8、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摘自柳宗元封建论两则材料分别表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如何看待历史上的分封制和郡县制优劣利弊?(12分)练高考找规律1(2016课标,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2(2014课标,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

9、”,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C陕西 D山东3(2013课标,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4(2014课标,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10、()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5(2016海南)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练模拟明趋势6(2017云南二模)周礼记载,西周王室政权机构中最重要的是太师和太保,由王室贵族出任。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卿事寮和太史寮,卿事寮主管王畿“三事”和官吏诸侯“四方”,太史寮是文官领袖和神职官吏首领。这表明西周()A实行官僚政

11、治制度 B始兴文官制度C建立中央政权机构 D礼制规范王权7(2017广西五市5月联考)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诸如“文之昭”“武之穆”“周公之胤”等分封在全国各地。据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A实际上是宗族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B反映了扩大疆域的战略需要C旨在建立“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 D以先代贵族为主要分封对象8(2017东北三省四市一模)费孝通先生曾将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

12、“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等。据此可知,“差序格局”()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C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9(2017湖北武汉四调,24)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A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D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10(2017安徽合肥二检,24)国语鲁语上曰:“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规定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

13、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主要表明“先王制诸侯”()A以血缘关系为核心 B具有制度性保障C以礼乐制度为基础 D提高了行政效率11(2017衡水中学考试)古代中国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嬴、姒、妊、妘、娮、姚等。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血缘关系最初按母系确定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 D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12(2017河北调研)礼记王制:“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

14、者为畔,畔者君讨。”材料表明西周礼乐制的特点是()A威慑性、实效性 B制度性、强制性C等级性、仪式性 D规范性、持久性13(2017广东期中)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A太尉 B御史大夫C锦衣卫 D刺史14(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25)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徭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这可以佐证()A刺史设置有助于君主专制 B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 D监察制度有利于京畿稳定15(2017山西期中)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16(2017临汾一中月考)春秋初期诸侯遍行采邑(封地),春秋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