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292540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 :12 Ag:108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天然气 煤 核能 石油 太阳能 生物质能 风能 氢能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天然气、煤、石油是化石能源,不能再生;核能是新能源,但核反应后的物质具有一定的辐射性,且不能再生;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可以再生,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属于新能源,故合理选项是;答

2、案选A。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C.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D.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但X的能量与Y的能量关系无法确定,A错误; B.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但Y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B错误;C.反应的放热、吸热与反应条件如加热、点燃等无关,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反应,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C错误;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3、D正确;答案选D。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C(石墨) C(金刚石):H = +1.9 kJ/mol可知,金刚石较石墨稳定B. 在稀溶液中,H+(aq)+OH-(aq) = H2O(l);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C. 对于反应S(s)+ O2(g)=SO2 (s) H =297.23 kJ/mol,形成1 mol SO2( g )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小于断裂 1 molS(s)和 1mol 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D.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

4、放出的热量多【答案】B【解析】【详解】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说明石墨具有能量低,物质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A错误;B.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由于反应放热,浓硫酸稀释也放热,故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B正确;C.对于反应S(s)+ O2(g)=SO2 (s) H =297.23 kJ/mol,表明形成1 mol SO2( s )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 1 molS(s)和 1mol 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C错误;D.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由于硫蒸气具有的能量高

5、,所以硫蒸气放出的热量多,D错误;答案选B。4.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 920 kJB. 557 kJC. 188 kJD. 436 kJ【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n= 计算1g氢气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依此结合反应方程式H2(g)+O2(g)=H2O(g)进行计算。【详解】水的结构式为H-O-H,1mol水含有2mol氢氧键,1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6、n(H2)=0.5mol,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121kJ,所以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设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x,根据方程式:H2(g)+O2(g)=H2O(g),则2463kJ-(x+496kJ)=2121kJ,解得x=436kJ,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注意把握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键能的关系,注意理解反应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量成正比。5.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O2 (g)2CO2 (g)+H2O(l) H =-1300kJ/mol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1 NA个

7、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B. 当10 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kJ的能量C. 当2 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D. 当4 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能量【答案】B【解析】【详解】A.热化学方程式中HH2B.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 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D.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可知H2-H1=H30,所以H1b【答案】A【解析】【详解】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体系的压强是原来的一半,若平衡不发生移动,则B的浓度应该是原来的一半,即

8、应该为原来的50%,而现在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说明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A.扩大容器的容积,平衡正向移动,则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增大,A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扩大容器的容积,平衡正向移动,B错误;C.扩大容器的容积,平衡正向移动,则达到平衡时,生成物B的质量分数增大,C错误;D. 扩大容器的容积,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方向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方向,所以ab,D错误;答案选B。9.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9、: X(g)+2Y(g)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 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l :2 :2D. 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答案】B【解析】【详解】A.因气体的质量和容器的体积始终不变,则容器内气体密度始终不随时间变化,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B.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B正确;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可能为l:2:2,也可能不是l:2:2,这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10、,C错误;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Z,都体现了正反应速率,未能反映正与逆的关系,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0.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 +Y(g)2Z(g)Hv(正)C.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D.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答案】D【解析】【详解】A.前2min内Y物质的量变化为0.16mol-0.12mol=0.04mol,浓度变化量为c(Y)=0.04mol10L=0.004mol/L,所以v(Y)=0.002mol/(Lmin),速率之

11、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Z)=2 v(Y)=20.002mol/(Lmin)=0.004mol/(Lmin),A错误;B.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B错误;C.再通入0.2 mol Z,等效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故X的体积分数不变,C错误;D.由表中数据可知7min时,反应到达平衡,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为0.10mol,反应的Y的物质的量是0.06mol,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可知反应产生的Z的物质的量是0.12mol,则平衡时c(X)=c(Y)=0.010mol/L,c(Z)=0.012mol/L,故化学平衡常数K=1.44,D正确;答案选D。11.将V1mL1.0mol/L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做该实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