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292316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 你知道怎么写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吗理解词语“窃窃私语”的意思,抓住中心句子,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一起看看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欢迎查阅!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理解词语“窃窃私语”的意思,抓住中心句子,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 能了解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抓住中心词“各种各样的声音”、“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差异很大”等具体展开分析,配以多媒体感知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 2.模仿文中句式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想象海底其它的各种声音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文章围绕事物主要特点,通过几个典型方面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走进“海底世界”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齐读课题 2.这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吗(师:你找对了,这句话其实也是课文的中心句,它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3.的确,海底是一个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二、精读感悟,畅游“海底世界” 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讲述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2.汇报并板书:动物植物 矿物 (一)抓

3、住“声音”说“趣” 1.默读2、3小节,想想这两小节分别介绍了海底动物的什么(板书:声音活动) 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海底动物声音的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画出有关句子。出示句子,齐读。 点红: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 (1)作者把海底的声音写得多么形象啊!请你仔细读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比喻:海底有的声音像,有的声音像,采用了形象的比喻手法。 排比:这些短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采用排比手法。 (2)“嗡嗡、啾啾、汪汪”,这些都是描写动物声音的词语,叫拟声词。细细地读读,你会发现,这些声音一个比一个响。看来,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还是挺有讲

4、究的呢!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评价:多么有趣的声音啊!谁再来读 (3)海底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声音呢你怎么知道(省略号)你有一双慧眼! 海底还能听到哪些声音谁能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句式:“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4)海底动物的声音真奇妙,不同的动物发出的声音不同,即使是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引读: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的时候。()其实,这些声音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听不到的,需要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而且这些声音听起来低低的、轻轻的,动物们就像是在窃窃私语 A老师想看看什么样才是窃窃私语,你能和同桌表演一

5、下吗 B刚才老师俯下身子,努力地想听清你们在说些什么,可是我并没有听清,你们刚才的样子就是窃窃私语。 那你能用“窃窃私语”来说一句话吗 ()现在让我们再来感受海底动物窃窃私语的声音,齐读“如果你用上” 点红“:”从这个冒号你读出了什么(引出下文,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前面的这句话来写的,在写法上采用了先总述后分述)师生分读。 (二)抓住“活动”读“趣” 海底动物的声音如此奇特,活动更是各有特点。出示要求 . 快速浏览第三小节,想想这一小节采用了什么构段方式用“ ”划出中心句。 2.这一小节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用“”画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各有什么活动特点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1

6、)你觉得海参爬得怎么样从哪读出来 (2)知道“四米”是多长吗我们的黑板差不多4米长,这么短的距离,海参却要爬行整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就是一节课加两个下课时间。看来,它爬行的速度可真慢呀!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每小时”、“四米”,作者采用(板书: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海参的爬行速度真是慢呀!(指名读)还有谁也喜欢海参的,那你也来读一读。(指名读) (4)出示比较句子:你读出了什么 师:简单的一个“只”字就能让我们感受到海参爬行速度之慢。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它的活动特点表达出来。(齐读) “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1)如果要你来读这句

7、话,你觉得要读好哪些词 (2)“每小时”、“几十千米”,作者不仅采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还通过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普通火车(板书:作比较),让我们感受到梭子鱼的速度之快!(指名读) ()“还要”:看似简单的一个字或是一个词语,在语言表达上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谁来读好 (4)梭子鱼真是大海中的游泳健将呀!(齐读)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1)像我们平时见过的划船和游泳都是靠反推力来前进的。 (2)乌贼和章鱼利用水的反推力后退,这样的活动方式很是奇特。齐读。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巴”是什么意思(紧紧地贴在轮船上)这些贝类可真会享受

8、!指名读。 (2)贝类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旅行,多么惬意啊!我们一起来读! 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 这是一句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板书:打比方 这句话,作者采用打比方的手法描写深水鱼。读读这个比喻句 (2) 在一片漆黑的深海里,有许多带有发光器的深水鱼在悠闲自在地游动着,就好象黑夜中那闪烁的星星。多么形象的比喻啊!齐读。 3.让我们再来通过朗读分享这些动物们有趣的活动特点!(齐读第三自然段) 4.这一小节,先总写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再举了5个例子,(板书:举例子)分别叙述,这样的构段方式就叫总分。总写的这句话就叫中心句。 (三)抓住“

9、差异”赏“趣” 刚才我们通过海底动物的声音和活动领略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现在就让我们从海底的(植物和矿物)去领略海底的物产丰富。 植物 ()出示第4小节: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作者又是从哪两方面来写海底植物差异大的(色彩、形态)男女生分读句子。 (2)海底的植物真是形态各异呀!作者同样采用举例子的手法,例举了一个海藻,小的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只能(借助),大的(长达)像这样的海藻就有(八千多种)。 (3)出示比较句:你读出了什么 师:说明文的语言就应该这样,科学、准确。一字之差却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意思。 ()海底植物形态各异,向我们呈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齐读。 矿物 除了植物,作者还向

10、我们简单介绍了海底的矿物。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三、总结升华,探究“海底世界”。 1.这篇课文从海底的动物、植物和矿物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齐读。 这也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赞美:再读! 2.这节课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只是大海的沧海一粟。如果你还想更多地了解和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最后,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海底两万里、海神的传说。相信你对海洋有更多的了解,得到更多的收获!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2、通过第3、4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

11、之间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第3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3、4段中的句与句之间联系。 教学难点: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建设绿色的家园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许多地方都被污染了:高高的烟囱把大量的有毒气体排放到了天空中;许多工厂把污水直接排放到了河里、海里,污染了我们的水源可是这些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大海深处。正如书上说的: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开发利用海底资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深入的学习一下课文,看看大海深处到底是怎样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12、的。 二、读课文 1、生分读课文(2生顺读) 、老师指点、小结 三、教学第、3自然段 (一)齐读第1段 师:谁能告诉老师,大海深处是怎样的(从课本上找出一句话来)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说得对!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课本上是怎样写景色奇异的。 (二)学习第2、段 1、生自读第段 2、师:这一段有几句话(句)对!一起来看一下。 师:海浪这么大,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波涛澎湃)哪位同学能够形容一下,怎样才算波涛澎湃(可让学生用手势表演) 3、师:你看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却怎样(出示投影:海底依然宁静。)(齐读,指导语气,强调重读) 师:谁能够用一个词来代替“依然”,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13、 师:为什么呢(出示投影: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齐读,指导语气,强调重读和上一句连起来说一遍。) 4、如果你是潜水员,潜到海底会怎么样呢(投影:演示附表)(越往下越暗,50米以下就全黑了) 师:在这里你发现了什么(点点光亮)板书师:500米以下就全黑了,照理什么光亮也没有,这里却有许多光点,哪位同学起来读一下这个句子,看看哪个字应该重读。(生读,师指点:这里的“却”表示意思的转折。) 师:那点点光亮像什么(闪烁星星)(投影:点点光亮像闪烁星星)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师:哪位同学能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句话 5、再读第2段(齐读) 6、师:海底是宁静的,但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14、不是的)(投影:海底是宁静的,但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齐读。)师:“是否”是什么意思谁能够用一个词来代替“是否”,保持句子意思不变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下课文第3段,回答这个问题。 7、师:咱们再来看一下这个句子。(读)像这样的句子,一问一答就叫做设问句。(再读。南边两排读问句,北边两排读答句,读完后换读) 8、师:也就是说,海底是-有声音的。(板书)那么,你知道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吗(小组讨论) 师:海底声音是从哪里来的生:海底的动物常常在一起窃窃私语。师:说得对!谁能说一说“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谁能表演一下 师:那么都有些什么声音呢(投影: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生读) 师:后面一个省略号表示还有。说明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师:那位同学能够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句话 (三)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