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主招生语文(复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292211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自主招生语文(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4年自主招生语文(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4年自主招生语文(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4年自主招生语文(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4年自主招生语文(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自主招生语文(复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自主招生语文(复习题及答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自主招生语文模拟复习题一 基础知识(一) 读音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错误的一组是( D ) A. 咆(po)哮 喧嚣(xio) 蹒(pn)跚B. 陨(yn)灭 皈(gu)附 浩 瀚(hn)C. 夙(s)愿 昭(zho)示 郁 忿(fn)D. 诅(z)咒 瓦砾(l) 怆(chung)然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B ) A. 乘 chng 乘凉 乘势 千乘之国 乘人之危 B. 曲q 曲折 曲笔 曲解 曲意逢迎 C. 脉mi 脉络 山脉 脉搏 脉脉含情 D. 颤chn 颤动 颤栗 颤抖 颤颤悠悠3.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C ) A

2、. 跋(b)涉 气 馁(ni) 僵(jing)硬 B. 开拓(tu) 折(zh)扣 温馨(xn) C. 厌恶(w) 魅(wi)力 名誉(y) D. 心扉(fi) 遐(xi)想 佳(ji)肴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 ) A.仿 佛(f) 陡 峭(qio) 俊(jn)俏B.眺(tio)望 啃 噬(zh) 通牒(di)C.渺(mio)小 泯(mn)灭 彷(png)徨D.嘲(cho)笑 废 墟(x) 倜(t)傥(dng)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D )A豪恸(dng) 臆造(y ) 汲取(j) 祈(q)求B遒劲(jn) 脊梁(j) 腌臜( ) 缂丝(

3、k)C水獭(li) 龟裂(jn) 休憩(q) 怯(qi)弱D周匝(z) 花坞(w) 逶(wi)迤 天堑(qin)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 ) A. 扑朔 (shu) 煦暧( x ) 打更(gng) 腼腆(tin)B. 怅惘 (wng) 菜畦 ( q) 矗立(zh ) 水獭(li )C. 绮丽 ( q ) 机杼( zh) 悭吝(jin ) 椎心(zhu)D. 露宿 ( x ) 琢凿 (zo ) 铺砌 (qi ) 稗草( bi )(二) 字形 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 )A.堕入 迁徙 酣睡 黯然失色B.倾刻 人参 租赁 转瞬即逝C.笑柄 躲闪 感溉 燧木

4、取火D.谒见 礁石 怯弱 惊心动泊 2. 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 A. 凝碧 缕缕清香 旋律 倩影稀疏 B. 风姿 斑驳陆离 袅娜 前途渺茫 C. 敛裾 格外风致 梵语 宛然存在 D. 灌木 气氛合谐 树梢 没精打彩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组是( D ) A. 氛围 孤独 夭折 正襟危坐 B. 朦胧 烦恼 喝彩 奇思妙想 C. 寂寞 钥匙 拓展 缤纷多彩 D. 痕迹 捕捉 佳作 金碧灰黄 4.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组是( B ) A. 挑剔 羞愧 遮羞 小心翼翼 B. 淘汰 安慰 深邃 名负其实 C. 怂恿 嘲弄 诀别 心惊肉跳 D. 凋零 盘桓 修缮

5、光耀百世 (三) 词汇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1)虽然停止兑换,政府_ 商民照旧使用的威力却还有的;商民也自有商民的老本领,不说不要,却道找不出零钱。 (2)但在新近_ 的所谓“历史教科书”一流东西里,却不大看得明白了,只仿佛说:咱们向来就很好的。 (3)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_ 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 A. 勒令 编辑 显著 B. 命令 编辑 著名 C. 勒令 编纂 显赫 D. 命令 编纂 显著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D )解放后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

6、很大。许多国际友人,也 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当然,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 一般的并列关系, 部分与整体的对待关系。A.受益 沉醉 不是就是 B.收益 沉醉 不是而是C.收益 陶醉 不是/就是 D.受益 陶醉 不是而是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内最恰当的词语是( D )鲁迅自1887年入私塾读书到1909年自日本回国,读书22年,这是说他的 ( )。 鲁迅利用这些学校的条件,培养了读书能力,接受了科学知识,把一生献给了中国的革 命事业,十六卷鲁迅全集是他贡献给人类的( )。 像他这样知识渊博的人我从未见过,这是指鲁迅的( )。 A. 学历 珍宝 学历 B.学力 瑰宝 学历

7、 C. 学力 珍宝 学力 D. 学历 瑰宝 学力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D) 每当心绪不佳的时候,我常常努力的_着,但末了总还是要发一通脾气。 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防止个别企业和个人借改革之机大肆_ 国家财产 我们要让世界了解中关村,进一步_与各国IT业的交通渠道,以便取长补短。 A克制 侵蚀 开拓 B.克服 侵吞 拓宽 C克服 侵蚀 开拓 D.克制 侵吞 拓宽(四) 成语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 A.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 B. 高建成的事迹有口皆碑,“抗洪英雄”的光

8、荣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 C. 绯闻缠身的克林顿总统已是自顾不暇,哪有精力再去应付对绯闻津津乐道的各种传媒。 D. 对这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大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难以达成共识。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A几年前,我们在北京大学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B看赵本山小品时,一贯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了。C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反文物走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D王老师在语文教学改革方面,立足实际,勇于创新,成绩突出,令人刮目相看。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 他经常在夜间出没于游戏厅内,白天一到教室就没精打采的。B. 李力天不亮就打扫

9、卫生,同学们到教室时,他早隐隐约约地把卫生搞好了。C. 这群姑娘穿上这套时装亭亭玉立,翩然若仙,更增添了节日的欢庆气氛。 D. 刚健的一座房子就漏雨呢?天花板上斑驳陆离,好像花牛的屁股一样。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D ) A. 现在,社会稳定,生活富裕,科学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华儿女能够创造前无古人的奇迹。 B. 这家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年年亏损,已是日薄西山,几近倒闭。 C. 听了领导对自己的一番大加赞许的话,小明心中有了以后总从未有过的赏心悦目之感,并且觉得自己整个儿的人都要飘飘然起来。D.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作家麦家对成功的精辟解读赢得观众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10、。(六)病句1.下列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D )A.工厂开展技术革新活动,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开发。B今年,我们县的粮食和小麦都获得了大丰收。C.古人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道理对我们现在有了深刻的认识。D.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水平,实在是件迫在眉睫的事。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A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既能增加学生知识又能减轻学生负担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B今年,我们县的粮食和小麦都获得了大丰收。C蔬菜价格的波动,是由于蔬菜产量和市场需要的变化决定的。D一位热爱鲁迅小说的朋友向我问道:“你过去看过阿Q正传吗?”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

11、一项是(C)A.在一些缺乏社会经验的青少年中,由于受不良思想的毒害,头脑中缺乏法制观念。B.带领我们参观的是相识已久的王晓明的姐姐。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D.人类不但要改造环境,还要适应环境。(七)修辞1.判断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偶)B.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借代)C.古老的神州是一头沉睡未醒的睡狮,一旦觉醒,定会横空出世。(比拟)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2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

12、断正确的一项是( D )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受责备的地方吗?A、比喻 拟人 借代 设问B、比喻 拟物 借代 反问C、比喻 拟人 拟物 设问D、比喻 拟人 借代 反问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C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小心得连吐口唾沫也要看看是不是淹死了蚂蚁。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民中灭亡。A通感 反问 对偶 拟人 反复B比喻 设问 对偶 夸张 反复C通感 反问 对比 夸张 反复D比喻 设问 对比 拟人 反复4. 下列句子在修辞方法的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