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三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学稿.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290075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三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学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初三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学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初三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学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初三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学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初三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学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三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学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三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学稿.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初三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学稿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体味诗歌的意境。体味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三、难点分析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训练。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诗歌意境的理解。第一课时指导预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风怒号( )(2)高者挂罥( )(3)沉塘坳( )(4)倚杖 ( )(5)俄顷 ( ) (6)布衾 ( ) (7)大庇 ( ) (8)突兀 ( )2、默写填空。(1)茅飞渡江洒江郊, , 。(2) ,娇儿恶卧踏里裂。(3)床头屋漏无干处, 。 ,长夜沾湿何由彻!(4)安得广厦千万间,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2、!3、选出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句式错落有致,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从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我采取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1、初步感知(指导学生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以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这时用多媒体打出杜甫草堂凄冷的画面并配以二胡独奏江河水音乐。)2、研读赏析、赏析第一诗节问题 :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有何区别?:“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

4、在哪里? :后面的动词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处? :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赏析第二诗节设计问题:让学生描述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 时,作者是什么心情?设计问题: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设计问题:群童为何抱茅?设计问题:“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设计问题: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设计问题:如果在此时加上作者的动作、神态该怎么加?并体会其意境。练习巩固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

5、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该作业以“奇思妙想”为主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感知的新情境,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活化了所学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拓展延伸(一)诗二首(16分)岁暮到家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1、岁暮到家中写出诗人与母亲见面场景的诗句是 , 。写诗人心理活动的诗句是 , 。2、岁暮到家一诗化用了孟郊游子吟里的诗句。请指出诗人是如何化用的。3、归信吟秉承诗人

6、一贯的表现苦吟的诗风。本诗的语言表达就很有特色,如“泪墨”一词就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请结合诗意写出你对“泪墨”的理解。4、请你用细腻的笔法,丰富的想象,描写出作者岁暮到家时母子相见时的情景。5、都是思念亲人的诗,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3分)6、思亲的诗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些与此相关的诗句。(至少三句,不是同一首,还要指出作者或出处。如: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3分)(1)(2)(3)第二课时指导预习一、重点问题探究(1)对于南村群童的举动你是如何理解的?(2)“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什么?请你简要地介绍一下有关情况。(3)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

7、的?二、翻译句子(1)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三、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3)床头屋漏屋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教学过程一、赏析第三诗节过渡问题: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设计问题: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设计问题: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二、赏析第四诗节设计问题:面对“夜雨湿屋”,作者此

8、时的表现是什么?设计问题: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设计问题: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设计问题:由此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小结: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象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这使读者眼前为之一亮。然后启发学生,谁能再说出一些杜甫忧国忧民的名句?在此基础上,可再补充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等例句。并向学生说明忧国忧民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练

9、习巩固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 诗。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 ,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

10、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当时人称 。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 。6、这首诗中作者描写风的威势的动词有 、 、 、 、 、 、7、本文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什么?8、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2)(3)9、你还学过杜甫的哪些诗?把你认为很有名的句子写出至少四句来。(不是同一首的,还要注明出处,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4分)(1)(2)(3)(4)拓展延伸诗话两则第一则杜牧之作赤壁诗云:“折戟沉沙铁未

11、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指士人)不识好恶。(许觊彦周诗话)彦周(许觊的字)诮杜牧之赤壁诗,社稷存亡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是措大不识好恶。夫诗人之词微以婉,不同论言直遂也。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彦周未免错会。(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第二则唐诗绝句,今本多误字,试举一二。如杜牧之江南春云,“十里莺啼绿映红”,今本误作“千里”。若依俗本,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杨

12、慎升庵诗话卷八)“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此杜牧江南春诗也。升庵谓“千”应作“十”,盖千里已听不着看不见矣,何所云“莺啼绿映红”耶?余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选自周振甫诗词例话)1、给加点的字注音。(1)折戟沉沙 ( ) (2)社稷存亡( )(3)彦周诮杜牧( ) (4)升庵 ( )2、解释加点的词语。(1)生灵涂炭 ( ) (2)社稷存亡 ( )(3)彦周未免错

13、会( ) (4)莺啼绿映红( )3、对“夫诗人之词微以婉,不同论言直遂也”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的语言轻微柔和委婉含蓄,不同于议论性语言的直截了当。B、诗人的语言轻微柔和委婉含蓄,与议论性语言简明扼要直接获得成功不一样。C、诗人的语言精深奥妙委婉含蓄,不同于议论性语言的直截了当。D、诗人的语言精深奥妙委婉含蓄,与议论性语言简明扼要直接获得成功不一样。4、赤壁一诗从反面假想周瑜失败后的情景,联系杜牧自己的才情和遭遇,请你说说他这样写的用意。5、依照许彦周的意见,杜牧赤壁诗的后两句可改为:“东风不与周郎便,生灵涂炭国不保”。你认为“灵涂炭国不保”与“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整首诗来理解。6、杨慎是明朝一位杰出的诗歌理论家,他的升庵诗话是明代有名的著作,在解读杜牧的江南春时居然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你能为他找些理由作点“申辩”吗?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