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287756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 .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有效教学”研究一、课题的提出及背景1、课题提出的背景在基础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宏伟目标的关键,时代的发展对我们的中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生存,以此为目标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实施,其核心就是要求我们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升他们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塑造学习者健全的人格,而这也才是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评价学校教育的标准。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以选拔“英才”为主要手段的应

2、试教育,应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升学,因此中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存在着“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辛苦,但大多数情况下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益差”的现象。为了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能进入重点高中学习,他们视参考答案为至宝,真正做到天天记,月月背,甚至披星戴月,结果是形成“考前背条条,考中默条条,考后条条忘”的暗淡局面。即使其中部分学生能进入重点高中学习,但其学习的能力也是可想而知的。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走了几年,但由于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许多教师还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势中转变过来,教师主宰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仍然盛行。教师原有的能力水平也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能力水平,导致学生学习

3、少主动,学习能力下降、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差,同时也利于学生的发展。换句话说,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自己也只能依赖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又如何能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呢?在农村,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情况也是相当特殊。农村的孩子与城市孩子相比,其自主能力与创造能力是有相当距离的,农村的学生更安分守纪,更老实听话,更循规蹈矩,他们更愿意掌握书本知识,缺乏探求新知的冲动与能力。而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小学教学模式的影响,他们习惯于抄抄写写,习惯于死记硬背,习惯于在题海战术中获得有限的知识,他们缺乏探求新知的能力。还有,由于市场经济及社会思潮的影响,在农村初中“读书唯上论”“与读书无

4、用论” 的并存,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想学习,只想混过三年的初中生活,再混张技校毕业证。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也存在一些缺陷,由于受社会上盛行百分考核的影响,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也是细分成一个一个项目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收入挂钩,而考核的内容基本上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以眼前的表现为主。这样下来,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变得功利起来,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只注重眼前考核分的提高,而不去注重教学的有效性,用加重学生学业负担来实现所谓的教学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教学规律,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如何在农村初中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其中一种方案就是我们必

5、须研究如何使教师拥有有效的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或技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主动地、积极地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高。这是学生“减负”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总之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新要求。2、课题的研究价值(1)、有助于农村学生的终身发展。本课题研究将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面向本校全体学生,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会学,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达到终身发展的要求。(2)、提高学校管理与教师的育人水平。本课题研究将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作为整个课题的基础,努力改革学校管理教师的方式与方法,着力教

6、师能力素质的培训与提高,从而推动学习管理水平与教师育人水平的提高。(3)、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本课题研究以提高农村初中教学效益为目标,针对现行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探索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适合农村初中学生的教学方式,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有利于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本课题研究将学习的民主性与科学性作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激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3、课题要解决的问题(1)、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改革现行的教师管理制度,通过“有效的”管理,促使全校教师能进

7、行有效的教学,学生能有效地学习。(2)、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促使全校教师师拥有有效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技术,探索出结合“校情”、“生情”的教学手段。(3)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能摸索出适应本地区农村初中学生的有效教学的相关策略,促使学生具有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学习方法的更新,并为有效教学的研究提高新的视角,丰富有效教学的内涵。二、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1、课题基础概念的界定(1)“农村初中有效教学”的界定: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

8、益的惟一指标。“有效教学”,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包含教师有效的“教”,学生有效“学”,师生得到有效的相互促进与发展 “农村初中”,是在农村的初中,不包含郊县的初中与完全中学中的初中。“农村初中有效教学研究”,指农村初中学校结合“校情”“生情” 为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各种程序性方法和教学操作手段。包括改革教师管理制度、教师能力素质培养、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等。2、相关支撑性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学生的求知需求是成长需求,只有当学生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求知需求才会出现。、罗杰斯的

9、意义学习理论。所谓的意义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它不仅仅涉及知识的增长和事实的累积,而且更强调它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以自身原有知识与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的学习就是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交流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该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运动。有奖教学是在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达到情感与认识的统一,包括分析智能、发散性思维与实

10、践能力的统一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为了了解与本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我们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学习与大量相关资料与理论。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学习、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国外的有效教育研究开展时间较长,国内相关研究不平衡,在中小学没有形成规模。国内对有效教学研究有以下特点:、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是实践者、发现者和探索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认识到改革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并做出了较多的探索,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求知兴趣、适时进行激励、发展无认知、及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等。、教学评价上有所突破,但无法达到设想的水平。如注重

11、教学过程的评价,开始实施学生生长评价等,但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制约,这些过程还相当流于形式,无法达到使人满意的水平。结合本地方情况与本校情况,我们认为这些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重在城市学校,重在小学教学与高中教学,对农村初中的有效教学缺乏研究。、重视教师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更新,但没有重视教师普通的能力水平相适应研究。、重视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但对学生的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化趋势研究不够。、只片面于一个方面的研究,对教师的有效培训、教师的有效教学、学生的有效学习三者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研究不够。四、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达到教师学习培训的有效性、教师的教学的有效教性、学生的学习有效性,达到课堂教学的最

12、优化,从而达到学生发展的成长的有效性。具体来说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想,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好学、会学、善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学校管理模式的改革,方式与方法,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各个子课题为:新课程观下农村初中教师培训的策略有效性研究,负责人: 新课程观下农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开放式教学策略有效性研究,负责人:新课程观下农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探究式教学策略有效性研究,负责人:陆建英。新课程观下农村

13、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体验式教学策略有效性研究,负责人:陆中明。新课程观下农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生活化教学策略有效性研究,负责人: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策略1、研究内容1、教师的有效培训。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选择有效的形式、有效的教育教学内容,培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2、有效讲授。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意义的教学方式仍具有重要的优势。本课题将依据课程改革的理念,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研究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讲授节奏,让学生“自然生长”。3、有效提高并倾听。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本课题将研究有效提问如何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

14、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克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研究如何倾听学生的声音,并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4、有效激励。本课题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发挥热情、期待和可信任感等激励性人格,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理想的人格,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2、研究策略1、找准切入点。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切入教学的角度,找到个性化教学的视角。2、点击兴奋点。在教学过程中,培植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3、捕捉生成点。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学生活动中的“错误点”、“争论点”、“困惑点”等展开教学,促进课程意义的生成和发展。4、寻求发散点。努力寻求

15、知识的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潜能。5、形成整合点。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握教学过程整体性和结构性。六、课题的整体构想1、指导思想为新课程改革理念为研究的知识背景,以教师为支点,上促学校对教师能力培训与管理的有效性,下抓学生有效学习的发展。2、课题的研究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在研究中必须做到如下统一:总课题与子课题的统一,教师管理与教师培训统一,教学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统一,知识传授与能力能力培养的统一,阶段性研究与长期性研究的统一。、求实创新的原则。以科学的求实的态度对待课题工作,不以名利为工作目的,在此基础上充分发

16、挥课题工作人员的聪明才智,大胆探索,大胆改革,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基础,为发展学生能力为突破口,创造出适合农村初中的、受学生欢迎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实效性原则。努力解决在研究中存在的重形式、轻实效弊病,从实际出发,不讲究课题研究的“花架子”,不追求课堂教学的“花形式”,切实把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能力作为研究的目标。3、实验变量及对象自变量:教师培训的的实施、各学科的实施因变量: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相关变量:学生基础、社会环境研究对象:全校学生及相关学科七、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网络文章来丰富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并制定相关的研究目标与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