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小抄.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28521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政治制度史小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小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小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小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小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政治制度史小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治制度史小抄.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填空B1、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枢密院主军政,三司主财政,彼此不相统属。B2、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的开始的是同文馆等学校的设立;标志着我国近代陆军诞生的是新军的组建。H3、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J4、监察机构取得独立地位是从隋朝开始,其机构为御史台。K5、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 意味着选官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M6、明代宦官的组织系统是二十四衙门,而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 M7、明朝设置的监察专项事务的巡抚、总督后逐渐转变成为地方军政长官M8、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刑部,它和大理寺、都察院合称“三法司”。N9、南

2、宋时,宰相兼领枢密使,则民政、军政财政等诸权始并于宰相。Q10、秦中央由太尉主理全国军政。秦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凡17岁至60岁都要服兵役。Q11、秦以后的地方基本建制为郡县制。但西汉因分封形成了郡国并行制。Q12、清朝的一省主管为巡抚,地方最高级别的官员是总督。Q13、清政府政治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是1844年设置的通商大臣,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R14、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社会两个初级的政治组织是 群对、部落。 A群队 B部落S15、商代王位继承的两个原则是以母为贵和长子原则。S16、19世纪初,中国精英界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为代表的经世派,他们提出的向西方学习

3、的课题,预示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任务 。T17、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常举和制举。T18、唐代对官员品德方面的考核,以“四善”为标准,在才能方面的考核以“二十七最”为标准。W19、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权不断转移,东汉政归尚书,魏晋政归中书省,南北朝政归门下。W20、为解决三省运行的不协调,唐高祖设政事堂会议作为议政决策机构,并逐渐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W21、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组织谋略处,暂时作为军政府的决策机构,并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W22、维新变法的领导人有ABCD。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X23、夏代在王之下有少量的高级贵族组成的执行机构,有三正和左右六人

4、X24、西周中央政府文职系统因职事不同可以分为政务性和宗教性两类。X25、西周时期诸侯国对周王承担的义务基本上是政治性和军事性的,而在经济方面的义务是象征性的 。X26、西周时期存在两个职官系统,一是负责处理国家事务的外朝官系统,二是负责王室事务的宫廷系统。X27、西汉自武帝时起,开始出现“内朝官”与“外朝官”之分;前者最重要的是尚书,而后者则以宰相为首。X28、辛亥革命后颁布的第一个带有宪法性质的文献是鄂州约法(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根本大法是临时政府组织大纲。Y29、洋务运动的核心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Y30、1895年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它是一场

5、将矛头指向的政治体制的改良运动,而1898年的百日维新是这场运动的高潮阶段。Y31、1859年清政府设置了总税务司,但最重要职务一直以来为英国人所垄断,尤其是赫德,在位45年,成为西方列强特别是英国在华的代理人。Y3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由上海抵达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至此中华民国正式诞生。Y33、袁世凯上台后,对国家机构进行了的改组,以政事堂为国家最高行政枢要机构,从而使内阁制改为变相总统制。Z34、早期国家起源的模式有氏族模式和酋邦模式两种。Z35、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后,商代称王。Z36、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巫术和政权的结合。Z37、职官制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形成较

6、为完备的职务设计,在制度层面则发展出上计制度。Z38、在唐朝,皇帝的名号制度更加完备,除了名号之外,生前要加尊号,死后要加谥号。Z39、作为正式机构,宰相制度出现于春秋,当时被人们称为“执政”或“相”。Z40、中国古代的正途选任制度,西周是世卿世禄制,战国是“客卿制度Z41、在军事制度上,南朝和北魏、北齐实行世兵制,而西魏、北周实行府兵制。Z42、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一般是指燧人、伏羲、神农。 A燧人B伏羲C神农选择C1、从中国历史上看,宦官乱政,以ACD朝为最。 A.东汉 C.唐 D.明D2、东汉成帝时的“三公”为ABD。 A大司空 B大司马徒 D丞相G3、古代委任官员的形式有ABCD等。

7、A册授 B制授 C敕授 D旨授G4、古代表示职官等级的名号有ABCD。 A品 B阶 C勋 D爵G5、国民政府的中央政制分为ABC等时期。 A军政时期 B训政时期 C宪政时期 H6、皇帝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ABD。 A.皇位继承制度 B.后宫制度 D.皇位世袭制度H7、汉代有ABC等女官以管理后宫,形成女官制度。 A.女御长 B.宫长 C.宫中学事史H8、汉代对官员的惩罚一般有ABC等。 A降薪 B贬职 C免官 M9、明朝的司礼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席衙门,它具有AB的权力。 A批阅奏本 B传宣旨意M10、明代的宦官领导一个全国性的特务机构,其系统有BCD。 B.锦衣卫 C.东厂 D.西厂M11、明

8、朝掌一省军政民的是合称“三司”的ABC。 A布政使司 B提刑按察使司 C都指挥使司N12、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颁布的法律法规有BC。 B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Q13、秦朝并称“三公”的是ABC。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太尉 Q14、清朝的地方行政建制依次为ABCD。 A省 B府 C道 D县Q15、清朝地方势力的增长表现在AB。 A地方军事化的形成 B督抚专权 S16、商代的“诸侯”对王室承担A、B、D等义务。 A朝觐 B纳贡 D兵役S17、三国时的“三公”是ABC。 A太尉 B司徒 C司空 S18、隋唐时掌握国家重要权力的机构,即所谓的“三省”是ABC。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9、S19、隋朝皇帝以下设“三师”,即BCD,他们并无实权。 B太师 C太傅 D太保S20、宋朝御史台机构由ABC构成。 A台院 B殿院 C察院S21、宋朝的军事权由ABC分掌。 A枢密院 B三衙 C兵部S22、隋唐宋的中央司法机构有ABC构成。 A大理寺B刑部 C御史台S23、19世纪初,中国精英界出现了以ABC为代表的经世派。 A龚自珍 B魏源 C林则徐 T24、唐朝遇重大疑难案件,由ABC共同审理,谓之“三司推事”。 A大理寺卿 B刑部尚书 C御史中丞X25、徐旭生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A、B、C等三大集团。 A华夏集团 B东夷集团 C苗蛮集团X26、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

10、是AB。 A宗法制 B分封制 X27、西周的政治机构大体可以分为ABCD。 A决策机构 B执行机构 C内廷宗教与文职机构 D宫廷机构X28、西周国家的执行机构主要是“三有司”即ABC。 A司土 B司马 C司工Y29、1904年,清政府正式制定新军制,新军分ABC。 A.常备军 B.续备军 C.后备军Y30、 袁世凯当政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经历了ABC几个阶段。 A内阁制 B总统制 C洪宪制Y31、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ABC等派系。 A皖 B直 C奉 Z32、中国古代前国家时期和一些少数民族政治组织的最普遍的形式是酋邦Z33、战国时,有些国家实行五官制,五官即ABCD和大行。 A.大谏 B

11、.大田 C.大司马 D.大理Z34、战国时,司法职官地位上升,各国的司法职官主要有ABC。 A.大理 B.司寇 C.廷尉 Z35、战国时的任官符信制度有ABCD。 A玺 B印 C符 D节Z36、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最为严重的是ABC等朝代。 A.西汉 B.东汉 C.唐 Z37、在洋务派官僚中,属于地方官僚的BCD。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之洞Z38、中国近代军队的萌芽是AB的组建。 A湘军 B淮军 三、 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F2、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答:正确.周公所开创的封建诸侯以强化周王室对各地控制的政策,在周公以后已经成为西周最根本的各级政权营建形式.各诸侯

12、国也纷纷仿照王室分封的方法在自己的国内实施低一级的分封,并以此作为强化自己对分国各地控制的有效手段,于是分封在西周便呈现出多极化的特征,成为由中央到地方,甚至基层的各级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H3、皇位的世袭制对政治稳定有重要的作用。答:错.世袭制的实施有助于避免因对皇权的激烈争夺而引发的政治动乱.但是世袭制对政治稳定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尽管已将皇位合法的继承人局限于皇帝家族内部,但仍无法避免皇族内部的争斗.中国古代各朝各代,皇族内部的与异姓野心家合谋夺嫡争储的各种斗争一直没有停息过,而这正是皇权的专制性质所决定的.J6、九品中正制为科举制所取代,是由它的日益暴露的弊端而造成的。答:正确.西晋时,

13、派到各地的中正已完全为士族所控制,门第成为入仕的首要条件,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说法.到东晋时,九品中正制进一步于门阀制度相结合,门第已成为国家选官的唯一标准,国家的选管及任用制度,就失去了社会激励作用.到南北朝后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业已暴露无遗,到隋唐时期逐渐为科举制所替代.N9、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典型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答:错.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突出总统权力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一般三权分立的国家总统行使政权,但临时政府总统的权力实际上兼有司法权,总统的权限超出了行政系统.南京临时政府并没有独立的司法机构.W20、魏晋南北朝的三省制对以后官僚体制有重大影响。答:

14、正确.它标志着宰相权力已为三省分掌,秦汉时期的独相制已为群相制所代替,它的产生是君权与相权之间长期互动的结果.尽管三省制于南北朝时已共掌相权,但彼此之间的责任分工尚不明晰,作为国家主要决策和执行体制,其运行尚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Z19、 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正确.王权虽然主要是由战争发育起来的,但它在形成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从传统文化中为自身寻找合理的支撑点,酋长借助巫术来统治部落的方式被继承下来,巫术或巫教也就成为王权所发现的第一个合作伙伴.王权以政治整合达成了对巫术的整合,又以整合起来的巫术帮助其实现更稳固的政治整合,于是,政教合一的权力结构形态随着中国文明的起源而形成了,这也成为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四、论述题C1、传说时代的政治组织的基本特色有哪些?(1)人群以氏族和部落为单位,构成了孙氏族子氏族宗主氏族联合体的金字塔式的政治组织结构形式;(2)他们分布在广阔的地域范围内,但却已经实现了有效的联合;(3)血缘氏族组织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