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吴金花).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28187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吴金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案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吴金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案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吴金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案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吴金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案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吴金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吴金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吴金花).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佛山市实验学校 吴金花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数学书P7273例3、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2.知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与“求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几”所表达的意思相同,只是说的角度不同。3.使学生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成功的喜悦。 4.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列式解

2、决此类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花20朵,三角形5个、圆形7个2.学生:学具花20朵、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一)摆一摆,比一比,说说有什么发现请一个同学上台摆摆,其他同学观察:第一行摆5个圆片,第二行摆5个三角形。你想说什么?生说(圆和三角形同样多)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一个对着一个,正好就看出它们同样多。引导学生说出一一对应的方法)现在老师又添了2个圆片,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来?生:圆形比三角形多2个。师:这两个是指图中的哪两个呢?那左边这部分又表示什么呢?(和三角形同样多的5个)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说呢?(三

3、角形比圆形少2个)(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练习,一方面复习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更好地引导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创造知识迁移的环境;另一方面,在复习引入时操作为下面的教学操作环节作引导、示范与铺垫。另外,在这里出示课题,是为了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也让学生体验到新旧知识间的紧密联系。)(二)引入新课师:小朋友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两次)二、探索学习、解决问题(一)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1.出示例3主题图师:这是一年级三个小朋友在“作业评比”中所得的红花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观

4、察,描述图中的信息,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师提取相关的问题进行板书。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不错,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小雪比小磊多几朵?(设计意图: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走入情境”去观察、发现问题。这体现教师尊重学生的经验,以学定教的新理念。同时让学生根据图画提出数学问题,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展开积极的思维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2.动手操作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红花学具,摆出小雪和小磊所得红花的情况并比一比,摆的时候要注意想想怎么摆才能一眼看出是谁多谁少。(请一位同学上台摆)生摆,师巡视。师:请同桌小朋友互相检查一下,摆对了吗?3.观察讨论

5、师:仔细看一看你摆的红花图,谁多?谁少?(小雪多,有12朵,把这个数叫“大数”;小磊少,有8朵,把这个叫“小数”。板书)那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呢?生:师:请你指一指是图中的哪4朵,并想想左边这部分指的是什么?(生指多的4朵,并说出左边这部分指的是和小磊同样多的8朵。)师小结:这样我们就把小雪所得的红花(12朵)分成了几部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磊同样多的8朵),另一部分是(小雪比小磊多的4朵)4.联系问题,理清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师:我们从图中明白了小雪比小磊多4朵,那该如何用算式来表示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生说并汇报列式师板书:12-8=4(朵)提问:12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还可以表示

6、什么?去掉这部分,就是小雪比小磊多的朵数。12是小雪的朵数(大数),8是小磊的朵数(小数)也是小雪与小磊同样多的数,从大数12中去掉小数8就是多几的数,根据减法的意义,12去掉8是4列式为:12-8=4(二)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问题1.再提问题师:根据你摆的图,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小磊比小雪少几朵?师:请你看你摆的红花图,少几朵呢?如何用算式表示呢?板书:12-8=4(也是用大数减去与小数同样多的数即小数)2.比较,同时介绍相差数师:刚才同学们都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把红花学具整理好放在桌角上,看哪组最快。仔细看这两个问题及算式,同桌间互相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同桌讨论、汇

7、报交流结果。师小结:小雪比小磊多4就是小磊比小雪少4。都是用大数减小数等于多几少几的数,求“多几少几”在数学里也叫求“相差数”。(齐说两遍:求多几少几就是求相差数)所以说:大数-小数=相差数。(设计意图:在这里,无论学生是摆还是算,我都引导学生去想“谁与谁比”“谁多”“谁少” 学生自己通过这一环节感悟了问题解决的过程,明确了“求多几”这一问题的数量关系。)3.生当小老师提问师:老师也根据红花图提了一个问题(出题:小华比小磊多几朵?)齐读题目,想:谁和谁比较,大数是(9),小数是(8),知道大数和小数求相差数用减法计算。请同学们列式在作业本上。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看这三个同学的红花图,我要请同学当

8、小老师提出比多比少的问题,并且自己找一名同学回答。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同桌间互相提一个比多少的问题再互相列式解决。生提问、解答。师小结:刚才我们所说的这些问题都是求相差数的问题,先把大数和小数找出来,再用大数减小数就是相差数。(设计意图:在这4步中,我从教师引导,同桌合作,独立思考,层层递进,让学生充分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量关系。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巩固练习(一)电脑出示72页做一做(题中的数量根据学生当前计算的学习稍作些改动)师:两只小松鼠听说同学们学习的这么认真,它们有个小问题想请你们帮忙解决,愿意帮助它们吗?请你仔细观察,哥哥比

9、弟弟多采几个?求的是什么数?(相差数)请你列出算式?生列式汇报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30-20=10(个)(主要引导学生说出:求相差数应该找出大数和小数,从大数中去掉与小数同样多的部分即小数就是多几的部分)(二)课件出示73页做一做师:我们帮小松鼠解决了问题,又有两位小朋友想请你们帮忙了,我们看看是什么呢?(请一个组同学齐读题,其他组同学思考:男孩比女孩少几?求的是什么数?应找什么?)(找出大数和小数,用大数减去与小数同样多的数就是多采的部分即相差数)请你列出算式。学生思考汇报,请人说算式:50-30=20(本)师:男孩比女孩少20本,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女孩比男孩多20本)(设计意图:让学

10、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并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滋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激发起来。)(三)比比谁说的又对又快师:真棒,我们接下来玩一个游戏:我会反着说哥哥比弟弟多3岁,也就是说( )苹果比梨子多5个,也就是说( )妈妈比爸爸少4岁,也就是说( )黑兔比白兔少10只,也就是说( )15比9多( ),也就是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这一说话环节,加深“多几”与“少几”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四)拓展题兔先生非常喜欢吃白菜,今天它到地里收了两筐白菜,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块去看看。第一个筐里有14棵白菜,第二个筐里有10棵白菜,第一筐比第二筐多几棵?如果要让两筐

11、的白菜同样多,应该从第一筐拿出几棵放在第二个筐里?(开动你聪明的脑袋,想想怎么拿)(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想像力,让那些思维比较活跃的孩子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提高。)(五)机动题菠萝:17个 西瓜:8个 雪梨:10个请你提出问题。四、总结全课(课件示)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也就是求相差多少的问题,这种问题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用大数减去小数来计算)对,但我们首先应清楚谁和谁在比,把大数和小数找出来,然后把大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小数多的,那多的部分是几,就是这两个数的相差数。老师

12、还特意编了一首儿歌来帮助同学们记忆,请同学们边说边记(要想比多少,先把大数找。去掉同样多,多几少几就知道。)(设计意图:将总结与质疑这一环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促使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让学生带着知识去寻找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最后以儿歌来结束这一节课,让学生体验到一个探索者的成功乐趣,从而增强学习动力与信心。)五、板书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大数-小数=相差数)小雪: 12朵(大数)小磊: 8朵(小数)小雪比小磊多几朵?12-8=4(朵)小磊比小雪少几朵?12-8=4(朵)六、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这种应用题的数

13、量关系”,进而能够正确列式解答此类问题。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找准学生的起点,精心设计教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中感悟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首先,在复习引入时操作帮助学生回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已有知识,为下面的教学操作环节作引导与铺垫。在这一环节中,达到了教案预设的两个效果。(1)通过由一个学生上台摆5个苹果和5个雪梨,学生复习了“一一对应”,不多不少就是“同样多”这一知识点。再教师在雪梨后添上2个,让学生对这时候的雪梨和苹果数量进行比较,在脑中重现“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初步领会把“7个雪梨分成与苹果同样多的5个及多出来的2个”这样的两部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铺垫。(2)为后面全班学生的动手

14、操作做了一个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摆的时候知道一个一个对应着摆,容易看出谁多谁少。其次,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亲身经历感悟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因为有了复习时的引导操作,学生很快用“一一对应”法摆出了小雪和小磊的花。在摆完后,我引导学生观察谁多谁少,同时自然地引出“大数”“小数”为后面总结作准备。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将大数分成两部分,进而得出:用小雪的朵数12去掉与其同样多的小磊的朵数8,就是多出来的4。学生自己通过这一环节感悟了问题解决的过程,明确了“求多几”这一问题的数量关系。再次,让学生在冲突中获得新知。课堂是师生交往互动生成的动态过程

15、,在这一过程中,课堂会出现各种情况。当课堂中出现变化时,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引领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百而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在“少几”这个问题该如何用算式表示时,大部分学生认为是“12-4=8”,我没有急于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再次结合所摆的图形来思考,小磊比小雪少4朵其实就是小雪比小磊多4朵,他们的解决方法是一样的。在这一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算式的答案与图中的少的部分是冲突的,必然就会调整自己的思路,使问题得以突破解决。最后,在这一节课中,练习时引导学生分析题意,让学生自主说说解题思路,特别是要结合新课中所总结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要试着多放手。在动手操作时让学生进行一下组内交流,运用小组合作的力量,集体交流的智慧,使问题的领悟过程在学生的头脑中更深一些。 此文于2011学年佛山市教育教学设计评选中获二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