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2).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281051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教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教案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教案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教案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 (2).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2008-10-27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

2、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 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 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

3、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4、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 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提问:

5、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

6、,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

7、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一、教学目标 1、 知识教学点 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 能力训练点 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

8、: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 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三、 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计划: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1、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学生回答)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呢?(学生)其实,西红柿最初因为颜色艳丽,人们怕有毒都不敢吃。后来还是一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通过亲身的尝试才证明它无毒可食。我们看到,不管是神农发现中药,还是罗伯特证实西红柿可食,他们都是通过自己试验的。其实啊,试验的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探察的过

9、程。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除了那一份敢于冒险的勇气之外,是不是还告诉我们要通过对事物的探索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呢?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在科学的领域到底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如果要,又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呢?请大家翻到课本的P111,详细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看文章是怎样回答老师上面提出来的问题的。请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标出段落的序号。 2、 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分析文章 1)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格物致知的具体含义 这篇文章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讲演稿,大家刚刚也阅读了文章,相

10、信已经对文章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当中是怎样解释“格物致知”的? 学生明确:“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或者回答文章注解里的意思。 教师明确:回答很正确。大学里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就是推究,“格物”顾名思义,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求得。“致知”,求得知识。“致知在格物”,就是知识的求得在于对事物的推究,那么反之,通过对事物的推究才能求得知识。如果说“致知”是一个目标,那么“格物”就成了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一种方式,一个过程,一个途径。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句话的出处大学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礼记当中的一篇文章。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会同论语、

11、孟子编在一起,就成了传统儒家极为推崇的经典“四书”。除“四书”外,儒家的基本典籍还包括我们刚刚谈到的包括礼记在内的诗经、尚书、周易、乐记和春秋。 其实,细心的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大学里告诉我们“致知在格物”,可是物究竟应当怎样格?事物到底要怎样探究呢?大学里是不是并没有讲明。 2) 进一步了解格物致知,通过学生的探讨了解格物的具体途径 我们有句俗话说:“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的。古代的时候人们总以为天圆地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那么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则是通过麦哲伦的这次实践之旅。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最初使用的是雕版印刷,就是在一整块木

12、板上刻字后再进行印刷,后来毕升经过一次次的实验才发明了可以拆卸的活字印刷,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不断的实践提升了认识,才有了更好的发明?大家看到课本的封面,上面说的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家知道吗?在这之前,曾有过若干不同的版本,老师以前中学念的课本就跟大家的不一样,每一次新版教材的发行都是教育家们以及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的尝试,在不断地尝试中使教材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从这些鲜活的事例中,我们无疑都看到无论是对梨的认识,还是对地球的认识;无论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还是课本的不断翻新,都体现着探究事物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明确:主动实践或者说尝试 教师明确:对,所以说主动的实践

13、是格物致知的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例子吗?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看看你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都获得了什么认识呢?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老师就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道了一个道理,就是要上好一节课是多么地难! 3) 理解在自然科学领域格物致知的途径 我们很多同学其实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以为自己懂了,都知道了,实际操作起来却常常不知所措。我们很多同学大都注重于书本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自身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这在自然科学领域是行不通的。大家都知道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吧?就是利用放风筝来捕捉雷电,之后便有了避雷针的发明。爱迪生的电灯实验大家不陌生吧,之后钨丝就成了

14、经久耐用的制灯材料。就连居里夫人的镭不也是在不断的实验中发现的吗?我们今天学习的化学,那么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道不是通过前人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得来的吗?小到青霉素,大到登月的飞船,哪个不是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实验得到的?本文的作者丁肇中先生在物理上的重大发现也是在实验过程中得来的。所以大家说说在科学的领域,事物应该怎样推究呢? 学生明确:通过实验 教师总结:对。一次次的实验带来了一次次的发明创新。这一次次的实验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认识,同时也何尝不是对自我的超越呢?敢于实验便用于创新,勇于创新便敢于超越自我。大家还知不知道这样的事例呢? 学生举例(伽利略的斜塔实验、莱特兄弟的试飞实验) 教师总结:很好。其实早在几十年前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国力强大的保障,使民族强盛的后盾,综观诺贝尔奖在科学方面的获得者,我们中国人能有几个?丁肇中先生就说过,中国有占世界14的人口,但并没有占世界14的科学贡献,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大家在课文中能不能找出这个原因呢。(提示:我们刚刚从各种事例中知道科学领域对事物的推究要经过实验,那大家仔细看看文章中谈到的传统的中国教育及中国的学生注不注意实验精神的培养?) 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儿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