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的古代农业》说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达的古代农业》说课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南宁九中 李湘玲一、说教材及教学目标(一)、教材地位:发达的古代农业是人教版必修二的开篇之章,主要讲述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作为开篇之章,也是第一单元介绍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的切入点,从内容上说,古代农业的发达为古代中国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推动了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开篇之章处理得好对普通中学学生今后是否有兴趣、是否掌握学习必修二经济史的方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二)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 (
2、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分析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培养自主学习、理性思维、合作探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问题设置、实物体验法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会学生主动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和体验,认识古代中国的繁荣发展与勤劳的劳动人民是分不开的,培养学生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爱国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依据】既是课标要求,又能够促使学生在归纳古代农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教学难点:古代中国农业繁荣的原因【依据】现代学生的感
3、恩意识、主人翁心态淡薄,德育教育是当今历史课堂上的必修课。二、说教法与学法(一)学情分析:作为普通中学学生,九中高中生性格活泼开朗,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和表达观点,具备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但是他们基础较弱,知识面窄,表达能力有限,思维分散,记忆力不佳。(二)教法与学法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就必须让历史有 “趣味”,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提升学习的兴趣。俗语说得好: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本节课针对不同内容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首先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可以形象生动的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接下来表格
4、归纳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合作探究、史料解读是创造机会给他们更深层次的问题思考,体验方法是为了教会他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所学知识。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钟)通过初步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大体认识必修二经济史的内容。为学生学习经济史奠定学习方法。(二)讲授新课(35分钟)以一位生活在清朝的农民牛大叔的家庭生活作为线索贯穿整节课。1、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基础知识能力)掌握过程:(1)设置情境一,并设问:情境一 我住在杭州,我家有6口人:家父、我、 孩子他娘、儿子和儿媳妇及肚子里的大孙子。 我们祖祖辈辈都是靠田为生。祖辈只给我们留下一间破茅草房、十丈不到的土地、简易的耕
5、作工具和一头驴。 设问:请从材料中判断当时的土地制度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解决课标要求的第一点内容: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2)、设置情境二,提出问题情境二 大孙子还有半年就要出生了,为了养好大孙子,家人把驴和织布卖了,加上攒下来的银子买了一头牛。我还打算找一块荒地开垦,当然,靠祖宗留下的简易耕作工具很难提高收成,我要想办法使我们的收成更好些。 设问:请从材料中判断耕作的方式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初步了解农业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3)设置两个深层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合作探究问题:牛大叔为什么要
6、买牛?请你帮牛大叔出主意,还能用什么办法提高土地收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又能让学生抓住古代农业发展的标志性工具:牛耕,同时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归纳农业发展具备的重要要素有哪些。帮助学生更主动接受知识,提升认识。(4)根据课文内容,用表格归纳知识点【设计意图】解决课标要求的第一个内容: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表格归纳法一方面方便学生记忆,有利于知识框架的基本建立。2、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本课重点)突破过程:(1)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表格知识点的罗列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够总结出古代农业发展的前三个特点。(2)补充一段文字材料 农夫早出暮入,
7、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参,此其分事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材料解读能力,通过材料的解析,更完整的总结出古代农业发展呈现的四个特点。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从而实现对重点问题的解决和突破。也完成了课标要求的第二个内容: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祖宗之本不能忘 (本课难点)突破过程:(1)创设情境三,并设置问题情境三 我以为男耕女织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可是今天晚上,儿子和儿媳妇提出,等大孙子生下来后他们就要到机房当机工,赚钱养家。天啊!脱离土地怎么能生存啊?!简直是忘了祖宗之本啊! 设问:机房、机
8、工反映了当时中国出现什么新现象? 祖宗之本指什么?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初步认识明清出现的新历史背景,为第2课内容的学习进行铺垫,也通过问题的设置开展历史学科德育思想的渗透。(2)实物展示法,展示一些农作物。【设计意图】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通过各种农作物的观察,扩展了他们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3)农作物、牲畜判断环节【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农业认识兴趣与积极性。(4)阅读材料、诗词 “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建武七年(31),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见功多,百姓便之。” 后汉书杜诗传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设计意图】
9、帮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去激发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创新精神,使古代农业发达并领先于世界,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与延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当今中华民族振兴道路上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智慧和汗水,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心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课堂练习(2分钟)以学考能力为目标,进行选择题、判断题训练。【设计意图】直接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进行点拨和矫正。(四)课后延伸(1分钟)活动主题:今日我为农【设计意图】促使学生亲身体验农家生活,更能感受“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能认识到现在生活来之不易。(五)板书设计一、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二、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三、祖宗之本不能忘【设计意图】把课标要求掌握的内容作为标题,帮助学生明确知识学习目标。四、说教学特色与反馈(一)教学特色:教学立意明确:以人物为线索创设情境作为切入点,归纳农业发展史实,总结农业经济特点。 教学方法实事求是:学生参与面广,并通过体验,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渗透学科育德:通过史料与体验,认识中国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无穷智慧及创新精神。树立主人翁意识,为中国自豪,为当今中国积极贡献。 (二)反馈: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课后通过交流分享,看是否完成三维目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