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探讨.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27293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探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探讨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非肝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进行肝部分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术后疗效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残石率为10.2%,并发症发生率为8.2%,复发率为6.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9.2%,残石率为32.7%,并发症发生率为26.5%,复发率为36.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

2、胆管结石复发率高,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达到减少术后胆管结石复发、提高近远期疗效的目的。对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其疗效确切,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低,直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关键词 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手术方式近年来,根据多项研究数据可得1,我国已经是肝内胆管结石的高发区。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难治性常见病,其发病率在我国占胆石症的15.5%-30.4%,合并胆管狭窄率为6.93%-41.92%,其特点为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再手术率高、并发症多。因该病具有反复发作、多次手术、病情复杂、解剖变异等特点,导致其处理、治疗十分困难。尤其是复发性的肝内胆管结

3、石,再次手术不仅增加了病情的复杂性,也使患者术后痛苦不堪,因此,使本次手术成为最后一次彻底手术,是临床界医生及患者的最大心声2。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药物治疗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近年来,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方式已经比较固定,但如果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及术中操作粗暴均会损伤胆管,同样可导致术后结石复发。为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非肝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进行肝部分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术后疗效及复发率等情况。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9

4、8例,均为我院确诊的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为44.3岁;第一次手术至复发时间为0.5-15年,平均(7.95.2)年;结石发生在左肝内50例,右肝内31例,双侧均有17例;主要症状:黄疸38例(38.8%),腹痛72例(73.5%):其中剑突下痛28例,右上腹痛24例,上腹部痛12例,复合痛8例,发热42例(42.9%)。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 1.2.1对照组 进行非肝切除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术中先行胆总管探查辅以纤维胆道镜检查、

5、纤维胆道镜网篮或钳夹取石。术后均给予T形管造影或超声检查,有残石再通过T形管或U形管给予纤维胆道镜取石。其中肝门胆管成形加胆肠Roux-Y吻合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加U形管引流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1.2.2观察组 进行肝部分切除术:所有患者均在术中先行胆总管探查辅以纤维胆道镜检查、纤维胆道镜网篮或钳夹取石。术后均给予T形管造影或超声检查,有残石再通过T形管或U形管给予纤维胆道镜取石。其中采用单纯左肝外叶切除28例,左半肝切除22例,左肝外叶切除加右肝实质胆管切开取石16例。右肝叶部分切除24例,肝叶切除加胆肠Roux-Y吻合8例。1.3疗效判断3 显效:手术治疗与术后取石治疗结束后患者再次腹痛

6、、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手术治疗与术后取石治疗结束后患者再次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后与治疗前症状无差别,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4统计学分析 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之后,得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对照组为5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4910(20.4)1

7、9(38.8)20(40.8)59.2%观察组4925(51.0)*19(38.8)5(10.2)*89.8%*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残石率比较 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进行T形管造影及超声检查,对照组49例患者中,证实有结石残留者16例,即残石率为32.7%;而观察组证实有结石残留者5例,即残石率为1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3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术后共有1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切口愈合不良5例,胆疹4例,肠瘘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5%;观察组术后共有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切口愈合不良3例,胆疹1例,并发症发生

8、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4复发率比较 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对照组有18例发生复发,其中1例死亡,病理诊断为胆管细胞癌,复发率为36.7%;观察组有3例发生复发,无死亡病例,复发率为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肝内胆管结石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目前尚无统一说法,但普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4:发病初期未及时就诊或者未行规范治疗,导致肝胆管炎症反复发作,结石广泛形成。由于医疗条件和施术者水平的限制,术前未能完全明确肝内病变的情况,术中胆管探查不彻底。残留结石是致使结石复发的病理基础。术式选择不当及术中操作粗暴损伤胆管,也会导致 术

9、后结石复发。目前,临床上对于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方式已经比较固定,取得的疗效较为满意,其中坚持“病肝切除,胆管狭窄处的切开整形,肝门大口径胆肠吻合”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对连结石在内的肝叶、肝段完全切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措施。临床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时,以祛除病灶、保证通畅引流,解除梗阻为外科治疗目的,并作为手术方式选择时的参考指标。解除梗阻为肝内胆管结石手术中的核心环节,清除病灶为治疗根本,包括清除有病理变化发生的胆管和肝组织及清除胆管内结石,保持引流通畅,对术后并发症率进行预防,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在医疗科技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肝内胆管结石采用外科治疗已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10、但因在病变特点上,肝内胆管结石具复杂性和多样性,初次选择何种手术方式,与术后残留病变、残留结石、症状复发有一定相关性。目前,临床主要包括胆管探查取石引流术、肝切除及肝移植术等。因肝内结石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在不同患者间存有差异,通常两种以上手术方案联合,才可取得成效。随着操作娴熟程度的提高,肝胆外科技术的进步,临床影像诊断技术的增强,若对肝胆管结石病灶彻底清除,需行肝叶切除术和肝段切除术。临床规则切除肝叶段时,应从肝段肝蒂分离开始,切除肝段叶管道,尽可能保留正常肝组织和肝道,彻底清除病患胆管病灶,以达彻底切除目的。针对弥漫性结石的患者,需切除肝段或肝叶局限的区域性损坏病灶,如萎缩的肝叶或肝段,较

11、难取净的多发结石,较难治疗的肝管狭窄或囊性扩张等。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进行肝部分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进行非肝切除术进行治疗,得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残石率、并发症发生率为、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内容相符合。综上所述,肝内胆管结石复发率高,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达到减少术后胆管结石复发、提高近远期疗效的目的。对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其疗效确切,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低,直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张卓兰,林晓梅,王谢生等肝槽形切除治疗右肝级以上胆管结石、狭窄15例报告J.实用外科杂志,2009,13(21):156-159.2谢放,黄亚强,王世杰等.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再手术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9,l2(13): 755-757.3梁嘉明,张旭敏,李绍强等.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选择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45(23):214-2149.4王志勇,张立阳,何小东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复发或残石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11(12):412-4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