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南采油厂油藏分级管理规定(试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270415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南采油厂油藏分级管理规定(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滨南采油厂油藏分级管理规定(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滨南采油厂油藏分级管理规定(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滨南采油厂油藏分级管理规定(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滨南采油厂油藏分级管理规定(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滨南采油厂油藏分级管理规定(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南采油厂油藏分级管理规定(试行)(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印发滨南采油厂油藏分级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采油厂各单位,机关各部门:现将滨南采油厂油藏分级管理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四月十三日滨南采油厂油藏分级管理规定(试行)为进一步提高我厂地质技术人员的油藏分析与管理水平,从简单的生产分析深入到油藏分析,由简单的井口产量管理转向井层管理,特制定油藏分级管理规定与内容要求,以此理顺地质技术人员的日常分析程序,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一、分级管理的职责划分油藏分级管理主要划分三个层次,采油队负责油水井动态分析和注采井组动态分析,采油矿地质队负责开发单元(区块)动态分析,地质所负责油田动态分析。做好动态分析需要五个方面相结合,历史与现状

2、相结合,要用发展和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单井分析与油藏动态相结合,处理好点面关系,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和分析问题;地下分析与地面设备、工艺流程相结合,将地下、井筒、地面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地下分析与生产管理相结合,遵循先地面、再井筒、后地下的分析程序逐步深入地搞好分析;油、水井分析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通过分析提出经过优选的措施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油井产能和油藏采收率,达到少投入、多产出,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二、油、水井单井动态分析的内容与要求(一)基本原则单井动态分析的原则是先本井后邻井、先油井后水井、先地面、次井筒、后地下,根据变化、抓住矛盾提出相应的措施及评价效果。(二)分析程序单井动态分析程序

3、分三个层次:1.收集资料、绘制图表和曲线。对静态资料、生产资料、完井数据、施工作业情况、井史五大类资料收集齐全,编绘出必要的曲线和图表(如油水井连通图、注水采油曲线、吸水产出剖面图等)。2.搞清单井情况。包括地面流程和清蜡热洗等管理制度、井下管柱结构、机采井的抽油参数和示功图、油层的发育情况等。3.分析对比,揭露矛盾,从中找出主要问题。(三)分析内容单井动态分析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1.检查本井配产指标的完成情况、生产状况的变化及原因。2.分析油层压力是否稳定。3.分析含水变化情况是否符合指标要求。4.分析气油比变化情况。5.分析各个油层的生产情况,采取相应措施。6.分析含砂量变化情况及原因。(

4、四)采油井动态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油井地下动态变化的分析、油井井筒动态变化的分析及地面管理状况的分析,具体方法如下。油井地下动态变化的分析:一是地层的压力变化;二是流动压力的变化;三是含水的变化;四是产液量变化;五是产油量的变化;六是油井的生产能力;七是分层动用状况的变化。油井井筒动态变化的分析:一是自喷井井筒动态变化,引起井筒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油层堵塞、油管存在问题、油嘴不合适、其它情况。二是机采井井筒动态变化,抽油井泵效分析;油层供液能力的影响;砂、气、蜡的影响;原油粘度的影响;原油中含有腐蚀性物质使泵漏失,降低泵效;设备因素,工作方式的影响;动液面(沉没度)分析等。地面管理状况的分析:热洗

5、、清蜡制度,掺水管理,合理套压的控制等。(五)注水井动态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注水井油层动态分析和注水井井筒动态分析,具体分析方法如下。注水井油层动态分析:一是注水井的油层情况分析;二是油层堵塞情况分析;三是注水量变化情况分析;四是注水分层吸水量变化情况分析;五是注采比的变化和油层压力情况分析;六是周围生产井的含水变化分析。注水井井筒动态分析:一是油、套压和注水量变化的表现及原因分析;二是测试资料的分析。三、注采井组动态分析的内容与要求注采井组是指以油井(或注水井)为中心、平面上可划分为一个注采单元的一组油水井。 (一)基本原则井组分析的基本原则与单井分析的相同之处是先本井后邻井,先油井后水井、先地

6、上后地下的原则,搞清井组内单井的注采状况,不同之处在于井组动态分析的涉及面更大、内容更多。(二)基本思路由于一个油田或一个开发区块是由许多个相互联系的井组构成的,注采井组的数量相当的多,所以井组分析的基本思路只能从变化较大、矛盾突出的典型井组入手,对单井产液量、注水量、含水进行分级,重点分析注采结构不合理和变化较大井组,由点及面,从而掌握油田开采的状况。(三)主要任务研究井组动态变化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注水井的注水状况和吸水能力及与其周围有关油井之间的注采关系分析清楚,提出油水井具体调整措施,改善井组开发效果。(四)分析内容与方法注采井组动态分析的内容包括注采井组油层连通状况分析、井组注采平衡和

7、压力平衡状况的分析、井组水淹状况及井组剩余油分布状况分析,具体方法如下。注采井组油层连通状况分析主要是研究井组小层静态,分析每个油层岩性、厚度和渗透率在纵向或平面上的变化,做出井组内的油层栅状连通图。井组注采平衡和压力平衡状况的分析:分析注水井全井注入量是否达到配注水量的要求,再分析各采油井采出液量是否达到配产液量的要求,并计算出井组变化。分析各层段是否按分层配注量进行注水。对井组内各油井出液量进行对比分析,尽量做到各油井采液强度与其油层条件相匹配。对井组内的油层压力平衡状况进行分析。井组水淹状况分析包括平面、层间、层内水淹状况分析。通过定期水淹和综合含水变化的分析,与油藏所处开发阶段含水上升

8、规律对比,检查水淹和综合含水上升是否正常。井组剩余油分布状况应从平面、层间、层内剩余油状况入手。通过饱和度测井、取心井、油藏工程和动态分析方法分析剩余油分布状况。四、开发单元(区块)开发动态分析的内容与要求(一)主要内容开发单元(区块)的开发动态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发单元各阶段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效果分析、油田开发管理指标检查、注采平衡及油层压力状况分析、综合含水和产液量分析及开发单元潜力分析。(二)分析方法开发单元各阶段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效果从五个方面分析:注采系统调整效果;提液措施效果;油、水井油层改造措施效果;油层补孔措施效果;其它、如堵水、调剖效果等。油田开发管理指标检查从三个方面分析:与产

9、量有关的指标:液量、油量、采油速度等;与开发有关的指标: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含水上升率、存水率、水驱指数、注采比、压力等;与管理有关的指标:油水井综合利用率、检泵周期、免修期、躺井率、层段合格率等。注采平衡及油层压力状况分析包括:开发单元总的平衡和油层压力情况分析,先从总体上衡量开发单元的动态状况;综合信息由各小层注采平衡和油层压力分析,找出层间矛盾,并对主要矛盾采取调整措施;平面上注采平衡和油层压力分析,找出平面矛盾,提出调整措施。开发单元潜力分析围绕提高采收率分析包括:资源潜力,包括未动用储量和井网密度方面潜力;剩余油潜力,包括各开发单元累积采油量、采出程度、剩余可采储量状况的分析,各

10、小层内水淹状况和剩余油状况分析;主要增产措施潜力,如补孔、扶长停井、提液等措施。五、油田开发动态分析的内容与要求(一)主要内容与开发单元(区块)的开发动态分析的类似,油田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各阶段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效果分析、开发管理指标检查、注采平衡及油层压力状况分析、注水效果的分析,储量动用程度和油水分布状况分析,含水上升率与产液量增长情况分析,油藏注采系统适应性分析及潜力分析。(二)分析方法开发单元各阶段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效果从五个方面分析:新投产区块效果分析;注采系统调整效果;提液措施效果;油、水井油层改造措施效果;油层补孔措施效果;其它、如堵水、调剖、开发试验的效果等。油田开发管理指标检查从三

11、个方面分析:与产量有关的指标:液量、油量、采油速度等;与开发有关的指标: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含水上升率、存水率、水驱指数、注采比、压力等;与管理有关的指标:油水井综合利用率、检泵周期、免修期、躺井率、层段合格率等。注采平衡及油层压力状况分析包括:油田总的平衡和油层压力情况分析,先从总体上衡量开发单元的动态状况;综合信息由各小层注采平衡和油层压力分析,找出层间矛盾,并对主要矛盾采取调整措施;平面上注采平衡和油层压力分析,找出平面矛盾,提出调整措施。注水效果的分析评价包括:分析油藏分层注水状况、注水见效情况以及主要水驱方向,并提出改善注水状况的措施。分析吸水指数、驱动压力变化的趋势及原因。分析

12、阶段和累积的含水上升率、存水率、水驱指数、水油比等指标的变化,并与同类型油藏或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注入水的驱油效率和变化趋势。储量动用程度和油水分布状况分析包括:利用吸水剖面、产液剖面、密闭取心、分层试油、单层生产及分层调水见效等资料,分析研究注入水纵向波及状况、水淹、水洗状况及储量动用状况。应用油藏数值模拟资料、测井精细解释资料综合分析注入水平面波及范围,搞清主要开发层或主力油层的油层水淹状况。利用不同开发阶段驱替特征曲线,分析阶段油藏储量动用状况及水驱油效果。含水上升率与产液量增长情况分析包括:应用实际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和理论计算曲线对比,分析含水上升速度,提出控制含水上升的措施。分析

13、含水上升率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产液量增长情况与油层能量保持利用状况的关系,以及不同开发阶段的合理生产压差。分析产液量的增长对含水上升速度的影响,并提出“控水稳油”的调整措施。分析含水上升速度和产液量变化对油田递减状况的影响,提出减缓递减的措施。油藏注采系统适应性分析包括:从保持合理压力水平,提高水驱控制储量和采收率的需要出发,对阶段末注采井网适应性进行分析。根据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结合产液量增长需要以及井下技术状况,对采油工艺技术适应性进行分析。从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和提高注水利用率的要求出发,对注水工艺技术适应性进行分析。地面工程适应性分析。油田潜力分析围绕提高采收率分析包括:资源潜力,包括未动

14、用储量和井网密度方面潜力;剩余油潜力,包括各开发单元累积采油量、采出程度、剩余可采储量状况的分析,各小层内水淹状况和剩余油状况分析;主要增产措施潜力,如补孔、扶长停井、提液等措施。六 、开发“十率”分级管理与内容要求(一)动态井网储量控制率1.定义:现有动态井网所控制的地质储量与方案设计动用地质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100现有动态井网控制地质储量动态井网储量控制率=方案设计动用地质储量2.主控因素节点及分级管理:方案部署井网控制储量情况,配产配注执行情况,分层系注采井网完善程度,停产停注井是否扶停或更新,开井率,躺井率,扶躺井及时率。其中地质所主要负责方案部署井网最大控制地质储量,分层系注

15、采井网完善,停产停注井是否扶停或更新;矿地质队主要负责配产配注的执行,开井率,躺井率,扶躺井及时率;采油队主要负责配产配注的执行,开井率,躺井率,扶躺井及时率。(二)探明储量动用率1.定义: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勘探阶段完成后,或在开发过程中计算的储量。按开发状态划分为已开发探明储量和未开发探明储量。已开发探明储量指通过开发方案的实施,已完成生产井钻井和地面配套设施建设,并已投入开发的探明储量。未开发探明储量指已完成评价勘探,尚未投入开发的探明储量。探明储量动用率是指已开发探明储量与探明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100探明储量动用率=已开发探明储量探明储量2.主控因素节点及分级管理:未动区块地质基础研究,方案部署井网控制储量情况,分层系注采井网完善情况,停产停注井是否扶停或更新,工艺配套情况。其中地质所主要负责未动区块的地质基础研究、方案部署井网最大控制地质储量,分层系注采井网完善,停产停注井是否扶停或更新;工艺所主要负责工艺的适应性究及配套;(三)老区新增可采储量完成率1.定义:100当年老区新增可采储量指当年采油厂老区通过钻井及油水井措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