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二上学期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高二上学期知识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理高二上学期知识点 1.人口与人种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诞生率与死亡率打算的。 自然增长率=诞生率死亡率。 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从16世纪中期开头,欧
2、洲殖民者开头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缺乏。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很多国家 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展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效劳业等工作。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拟密
3、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在全年酷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地理高二上学期学问2 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促进人口转化-增加就业时机,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其次、三产业渐渐转移; (2)有利于改善产业构造带动农村进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构造; (3)推开工业进展-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4)推动科技进步大城市是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沟通中心,促进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提升; (5)转变(文化
4、)、思想、观念城市文化向乡村集中渗透,全方位影响农村,利于城市与乡村间沟通,缩小城乡进展差距。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 (1)严格掌握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立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动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爱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3)对城市进展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治理,妥当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 一方面在城市建立中,进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削减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为了使城市进展与社会、环境相协调,提出了
5、建立和进展生态城市的目标。 地理高二上学期学问3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 兴旺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构造调整:其次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学问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最先改革开放的地区,赐予很多优待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承受港澳产业的集中,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全国的侨乡之一。 2.工业化城市化推动的阶段 工业化的推动: 第一阶段:19791990年,
6、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其次阶段:1990年以后,高技术产业产业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3.问题与对策 产业升级面临逆境(与长三角相比产业根底、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市场腹地都处于劣势)产业构造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兴旺,以产业根底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进展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业与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城市建立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立治理落后,缺少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酸雨、水质型缺水、噪声等)加强规划与治理。 “城中村”:城市郊区消失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