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双体系表格大全档.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264644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双体系表格大全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双体系表格大全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双体系表格大全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双体系表格大全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双体系表格大全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双体系表格大全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双体系表格大全档.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 安 公 司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二个体系建设资料参考表格二零一八年一月风险点登记台账(记录受控号)单位: No:序号风险点名称类型可能导致的主要事故类型区域位置所属单位备注填表人: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此表是初步划分风险点时的记录表格。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参照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填写。)A.1 作业活动清单(记录受控号)单位: No:序号作业活动名称作业活动内容岗位/地点实施单位活动频率备注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A.2 设备设施清单(记录受控号)单位: No:序号设备名称类别位

2、号/所在部位所属单位是否特种设备备注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说明:1.设备十大类别:炉类、塔类、反应器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通用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运输类、其他设备类。2.参照设备设施台帐,按照十大类别归类,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3.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单位: 岗位: 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 No:序号作业步骤危险源或潜在事件(人、物、作业环境、管理)主要后果现有控制措施

3、LSR评价级别管控级别建议新增(改进)措施备注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分析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审定人: 日期: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表5-2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序号检查项目标准不符合标准情况及后果现有控制措施LSR评价级别管控级别建议新增(改进)措施备注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

4、(记录受控号)单位: 岗位: 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 No:分析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审定人: 日期: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或车间主任。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A.3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表6-1作业活动风险分级控制清单单位:风险点作业步骤(危险源)危险源或潜在事件评价级别管控级别主要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备注编号类型名称序号名称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

5、1作业活动1234填表说明:1、管控措施指按一定程序确定的所有管控措施,包括“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和“建议改进措施”,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表6-2设备设施风险分级控制清单单位:风险点检查项目(危险源)标准评价级别管控级别不符合标准情况及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备注编号类型名称序号名称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1设备设施1234填表说明:1、管控措施指按一定程序确定的所有管控措施,包括“现有安全

6、控制措施”和“建议改进措施”,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A.4 风险等级对照表管控级别判定方法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低风险采用LEC法或采用LS法A级或1级B级或2级C级或3级D级或4级E级或5级风险色度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蓝色AA附录B (资料性附录)工作危害分析法(JHA)B.1 方法概述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是辨识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的方法之一。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

7、险进行分析。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险源辨识等步骤。B.2 作业活动划分按生产流程、区域位置、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包括但不限于: 日常操作:工艺、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 异常情况处理:停水、停电、停气(汽)、停风、停止进料的处理,设备故障处理; 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 作业活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吊装、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采样分析、检尺、测温、设备检测(测厚、动态监测)、脱水排凝、人工加料(剂)、汽车装卸车、火车装卸车、成型包装、库房叉车转运、加热炉点火、机泵机组盘车、铁路槽车洗车、输煤机检查、清胶清聚合物、清罐内污油等

8、危险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泵机组维修、仪表仪器维修、设备管线开启等其他作业; 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应急演练、公众聚集活动等; 按岗位工作任务和作业流程划分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见附录A2)。B.3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步骤评价步骤如下:a) 将作业活动清单中的每项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b) 根据GB/T 13861的规定,辨识每一步骤的危险源及潜在事件;c) 根据GB 6441规定,分析造成的后果;d) 识别现有控制措施。从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e) 根据风险判定准则评估风险

9、,判定等级;f) 将分析结果,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见附录A4)中。BB附录C (资料性附录)安全检查表法(SCL)C.1 方法概述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判别检查。适用于对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安全间距、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编制安全检查表、列出设备设施清单、进行危险源辨识等步骤。C.2 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编制依据包括: 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定; 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事故情况; 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

10、类似行业检查表等。C.3 编制安全检查表编制工作包括: 确定编制人员。包括熟悉系统的工段长、安全员、技术员、设备员等各方面人员; 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 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事件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编制表格。确定检查项目、检查标准、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及后果、安全控制措施等要素(参照附录A5中表5-1或表5-2相关栏目内容,可单独编制或直接采用该表)。C.4 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分析评价步骤如下: 列出设备设施清单(见附录A3); 依据设备设施清单,按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危险源,

11、对照安全检查表逐个分析潜在的危害; 对每个危险源,按照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见附录A5)进行全过程的系统分析和记录。C.5 检查表分析要求综合考虑设备设施内外部和工艺危害。识别顺序:a) 厂址、地形、地貌、地质、周围环境、周边安全距离方面的危害;b) 厂区内平面布局、功能分区、设备设施布置、内部安全距离等方面的危害;c) 具体的建构筑物等。CC附录D (资料性附录)风险矩阵法(LS)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S ,其中R是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 L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表C.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等级标 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发生或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