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研究性教育的初探.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261969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科研究性教育的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学科研究性教育的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学科研究性教育的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学科研究性教育的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学科研究性教育的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学科研究性教育的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科研究性教育的初探.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学科研究性教育的初探盐亭县城关中学 赵叶彬现在中学阶段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意识、研究性精神和研究性能力的功能。历史学科的教育应注重于能力的培养,让广大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然而,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首先要解决怎样的初中历史学科教育才是研究性教育?对学生的研究性教育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如果这一些问题没得到解决,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研究性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此我将自己在农村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育的实践及体会诉诸笔端,与大家共勉。第一、要切实有效地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研究性教育,首先要了解当前农村初级中学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具有的特点。根据在

2、农村多年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当代农村的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其中尤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多数学生将 “认真听讲”作为自己上历史课的基本要求。至于听什么,则全有老师安排。当老师提问时,他们几乎都按教材上的文字或老师的话回答,绝大多数学生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学习。2、机械记忆是广大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他们普遍认为“背”是学习历史的法宝。3、学生的学习手段单一化。绝大多数学生仅仅凭历史教材和练习册学习历史。上课时按老师的指点在教材上作符号、标重点,课后对照教材做作业,考试前“背”教材,考试后“扔”教材。4、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重历史表象,轻历史本质

3、的现象很普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增加了学生了解外界各种事物的渠道。但是,由于学生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限制,使他们无法从中甄别哪些内容属于真实的历史事实,哪些是艺术家们的“再创作”,导致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应有的严肃性,学习只对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感到有强烈的兴趣,而对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很容易厌倦,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方式的掌握感到十分困难,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不到增强和提高。总之,目前在农村绝大多数学生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的传统学习方式较为普遍,它与新课程要求、时代的要求背道而驰。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应如何扭转上

4、述不良的学习方式和手段呢?我认为,首先要帮助学生转变学习历史的学习方式,更新学习观念,变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方式为主动、体念、探索、综合、合作、科学的学习方式,让广大农村的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除了对于历史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名称等基础知识确实需要掌握之外,更多的时间应当考虑如何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何加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上的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的研究性意识、研究性精神、研究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拓展他们学习历史的思维空间,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并学会分析历史现象,最终学会学

5、习历史知识,分析历史资料、历史事件,能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展望历史未来。第二、老师要大力转变历史教学方式,这是开展研究性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许多历史教师普遍采用以灌输知识为基本特征的历史教学方式,于此相对应,学生就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历史学习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历史教师首先转变自己的历史教学方式。我认为,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首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将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让历史教学课堂充满民主

6、和谐的气氛。其次,要树立新的历史教育观念,站在教育时代的前沿,指导和改革历史教学。再次,改变教师为主,一讲到底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真正主人。最后,要改革历史教学的评价方式。对历史老师来说,既要评价学生的学,又要评价自己的教。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注意学生的参与过程。第三、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教育是建立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上的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对知识认知和掌握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上的研究性教育。因此,老师在开展研究性教育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保持主动积极学习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饱满热情地参与教与学的互动之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7、人;要启发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指导和帮助学生探索研究问题,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要让学生的读书与活动相结合,开展课堂讨论、社会调查、参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历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的逆向思维、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等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具有初步的分析、归纳和综合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材料运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点评历史人物和事件,勇于发表不囿于教材的新观点、新看法并能言之有理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经常让学生主动地有意识地在学

8、习历史过程中独立思考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并敢于发表有一定创见,把这种举措经常表现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中,形成一种习惯,使学生的研究意识得到培养和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第四、在研究性课堂教育教学总体目标上,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要以德育为核心,发掘历史学科的德育内涵,要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由在课堂上老师的教向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进行转变,逐步变知识传授为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农村,对于七年级学生的历史学科的研究性教育总体目标来讲,应注重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激发学

9、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拥有一定的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信息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学会做人,使学生具有阅读、表达、计算等基本能力,并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探究,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研究性行为奠定基础。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重视采用课堂小组讨论、小品表演、运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激情,向学生初步介绍、示范学习历史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模仿、体验和运用,做一些学生想做、应该做的,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并逐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例如,有一次,我在七年级某班上课时,有一个男生提问:“老师,为什么北宋年年要给辽、西夏那么多的好处?”,学生研

10、究性的提问对于他今后的发展何等的重要,无疑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性教育和学习奠定基础。对八年级学生,教师则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自理、自律能力的培养和克服困难意志的锻炼、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合作积极进取的思维训练和学习方法的运用,为形成发展个性特长奠定基础。这一阶段是学生开始逐渐体验研究性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示范并重,引导学生在学习时运用恰当的方法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运用中逐步培养流畅、准确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思维,能从对历史材料的分析中发现资料的新作用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这种“新观点”不是哗众取宠的、否定一些已有的定论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观点),最终形成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表新观点、新看法的习惯。总之,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学生的研究性意识、研究性精神和研究性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要积极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相信,通过对二期课改精神的进一步学习和领会,我们的研究性教育将会更深一个层次,教学成就一定会有新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