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26111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有理数的加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2.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难点:有理数的加法中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

2、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中小学教材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究过程,深刻感受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活动,学会自我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四、教法与学法分析(一)教学方法: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我采用发

3、现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营造可探索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二)学法指导:在学校教育中,知识的无限性与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我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最终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问题活动1 学校的运动会刚结束不久,我们知道在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那么,在本次运动会中,我们学校红队进4个球,失两个球。蓝队进一个球,失一个球。请问

4、两队的净胜球数分别是多少?如何表示?红队:4+(-2) 蓝队:1+(-1)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式子,和我们小学所学的加法运算有什么不同呢?生:有了负数的参加师:像这种有了负数的参加的加法运算我们称为什么?想知道有理数是如何进行相加的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有理数的加法(引出课题)。设计意图:采用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足球比赛引入,通过净胜球数说明实际问题中要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从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二)启发探索,获取新知活动2 看下面的问题1、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m.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8m.写成算式就是:5+3=8 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8m.写成算式就是: (-5)+(-3)= -8 这个运算也可以用数轴表示,其中假设原点O为运动起点: 设计意图: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次运动的实例中,要说明一下几点:1、原点是第一次运动的起点;2、第二次运动的起点是第一次运动的终点;3、由第二次运动的终点与原点的相对位置得出两次运动的结果;4、如果用正数表示向右运动,用负数表示向左运动,就可以用算式描述相应的问题。活动3 1、如果物体先向

6、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写成算式就是: 5+(-3)=2 用数轴表示为:2、探究;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1)先向左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物体从起点向_运动了_m;(2)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 物体从起点向_运动了_m;(3)先向左运动5m,再向右运动5m, 物体从起点向_运动了_m;(4)如果物体第一秒向右(或左)运动5m,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左)运动了_m.师生行为:让学生自己探究,利用数轴可得出相应结果,依次填空;引导列算式为: -5+3=-2 5+(-5)=0 -5+5=0 5+0=5 或

7、-5+0=-5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结合数轴,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用数轴表示加法的方法,从而为后面利用数轴探究其他情况做准备。异号相加有三种情况,要充分利用数轴,由在数轴上表示结果的点所处的位置以及表示结果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就可以确定两次运动的结果。引导学生观察到的式子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两式是同号两数相加、是异号两数相加且是两加数绝对值相等、是一个数与0相加)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研究和的符号以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之间的符号以及加数绝对值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分组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8、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运算三个步骤:确定类型 确定和的符号 确定和的绝对值设计意图:运算法则是从实例引出的,这时说明法则的合理性。使理解法则并学会运用法则(三)运用新知活动5 例1 计算(1) (-3)+(-9) (2)-4.7+3.9 解:原式=-(3+9) 解:原式=-(4.7-3.9) =-12 =-0.8例2 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四)巩固新知,变式练习(课本P22)1.用算式表示下面的结果:(1)温度由-4上升7;(2)收入7元,又支出5元。2.计算:(1)1

9、5+(-22); (2)(-13)+(-8);(3)(-0.9)+1.5; (4)18+(- 5).(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师生一起回顾有理数加法法则)作业:习题1.3第1、7、11六、教学反思与评价: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讨论及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运用实际例子,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探讨出知识的规律性,找到学数学的乐趣。利用投影片,给出的例子、习题节约了书写时间,把多余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在学生思考问题中对于符号问题容易出现误差,因此对符号问题生动化,活泼化,不只是局限于它是数学符号,使学生印象更深刻。教师的课堂组织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好地保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注重知识的发展过程,渗透数学文化,但不能忽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