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25784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doc(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 目: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 姓 名: 钱程 2012年 05 月 25日目录 前言 矿井概况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第一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第二节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第三节 井田再划分第二章井田开拓第一节 井田开拓的概念及分类第二节 斜井开拓第三节 立井开拓第四节 平硐开拓第五节 井筒形式分析及选择第三章 井底车场第一节 井底车场组成第二节 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第四章矿井开拓的基本问题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第三节 大巷布置第五章采区车场形式第六章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第一节 采煤工作面生产组织管理第二节 采煤工作面质量管理第三节 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前言 矿井概

2、况 调兵山市位于辽宁省北部, 煤炭资源丰富, 其煤炭储量占辽宁省煤炭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拥有国家八大煤矿之一的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是辽宁省最大的动力煤生产基地。铁煤集团矿区属超级瓦斯矿,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函119952593号文件, 铁法煤田煤层气储量为: 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77. 303 108m3, 控制煤层气储量55. 863 108m3。调兵山市区约有十万人口, 目前, 市区居民和商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中, 除用电以外, 型煤、液化石油气仍占有较大比例, 仅少部分居民使用管道燃气。周边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则以燃煤为主。煤炭等传统燃料的使用对调兵山市区大气环境及生态

3、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燃煤烟气是该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注册,原铁煤集团成为其控股子公司,公司总部位于辽宁省北部调兵山市境内。铁法能源公司是以煤炭生产为主,集煤层气开发利用、建筑安装、机械制造加工、建材、电力等于一体,多元发展的大型煤炭企业。本部由铁法、康平、康北三个煤田组成,累计探明工业储量22.97亿吨,截至2008年末,剩余工业储量17.68亿吨。2007年开始,铁法能源公司实施了走出去发展战略,挥师内蒙,进军山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内蒙古和山西先后通过合资合作方式争取到三块煤炭资源,累计控制煤炭资源地质储量超过了30亿吨,使集团控制的煤炭资

4、源超过了50亿吨,为做强作久煤炭主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控股经营的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辰公司一期改扩建工程已经竣工,2008年产煤44万吨,二期600万吨扩建工程正在紧张筹备之中。调兵山市铁煤集团是全国重点煤炭企业之一。矿区风天矸石粉飞扬污染大气 ,雨天矸石下泄冲压农田;矿区地表出现大面积沉陷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199年开始进行恢复性治理。方案确定以沉陷坑复垦为主,矸石山综合利用为辅的总布局。具体侧重防治技术,消化利用矸石为主线;侧重经济效益,抓开发利用为突破口 ;强调参与融资治理 ;各负其责落实到人。到现在共治理沉陷坑 824hm2 ,修建鱼塘 21处 ,开垦水田70hm2,新建苗

5、圃70hm2 ,复垦旱田 667hm2,恢复住宅区1处 ,河道治理2km ,修复道路 5km ,开发建设恢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hm2 ,综合利用消耗矸石 133万m3,减少土壤流失 4300万t,年综合经济效益达 702万元北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是调兵山主要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气候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6.85度。7月份为最热月份,平均24.2度,极端最高气温35.9度.一月份为最冷月份,平均为-13.1度,极端最低气温为-34.3度。年均降水800毫米,七月份降雨量最多,七月平均降水量为176.8毫米。全年日照2700小时。地理位置方面位于辽宁省北部。在东经123273至1234152

6、,北纬422031至423319之间。东西宽20.6公里,南北长23.7公里,幅员面积262.9平方公里。辖区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煤炭、煤矸石、煤层气、硅灰石、矿泉水、大理石、花岗石、石英石、草炭等10余种矿产资源。第一章 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第一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煤田具有很大的面积,有的煤田面积可达几百平方公里,储量达到几百亿吨。对于这样大的煤田,如果由1座矿井来开采,显然,技术、经济上是不合适的。因此,在开发煤田时,应当把划分为若干较小的部分,由若干矿井来开采。划归1座矿井开采的那部分煤田称为井田。有时井田不很大,也不可划分井田。 井田的划分,是根据沿煤层的走向和倾斜(煤层埋藏深度)来圈

7、定的。井田范围的大小,由井田沿走向长度和沿倾斜方向的水平投影的宽度来决定。沿煤层倾斜方向的划分,根据煤层倾角不同,有两种划分方法:水平划分和垂直划分第二节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矿井储量可分为矿井地质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和矿井可采储量。矿井地质储量是指矿井技术边界范围内的全部煤炭储量;矿井工业储量(Zc)是指在井田范围内,经过地质勘探,煤层厚度和质量均合乎开采要求、地质构造比较清楚、目前即可利用的储量,矿井可采储量(Zk)是矿井设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故Zk(Zcp)C式中 p保护工业广场、井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筑物等留置的永久煤柱损失量;C采区回采率。厚煤层不低于0.75;中厚煤层不

8、低于0.8;薄煤层不低于0.85;地方小煤矿不低于0.70。矿井生产能力亦称井型,是指矿井设计的年生产能力(万吨/年)。有些生产矿井因为原来没有正规设计,或者因为原来的生产能力需要改变,故需对矿井生产能力进行重新核定。核定后的综合能力,称为核定能力。矿井服务年限是指矿井均衡生产的期限(不包括产量递增期与产量递减期)。第二章 井田开拓第一节 井田开拓的概念及分类井田开拓方式是指用于井田开拓的地下巷道在井田内的布置方式。井田开拓方式的内容包括井硐形式、水平数目以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等。无论是哪一种井筒 (硐)形式,井田都可能采用单水平或多水平;分区式、分段或分带式等巷道布置。按井硐的 形式,井田开拓

9、方式可分为斜井开拓、立井开拓和平硐开拓三种方式。(1)斜井开拓是指利用倾斜井筒由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一种开拓方 式。(2)立井开拓是用垂直井筒由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一种开拓方式。(3)平硐开拓是利用水平巷道由地面进入,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一种开拓方式。(4)综合开拓是在某些条件下,采用单一的主副井井筒形式开拓井田在技术上有困难或经济上不合理时,而采用不同的井筒形式开拓井田。第二节 斜井开拓 斜井开拓在我国应用广泛,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按斜井与井田内的划分方式的配合不同,可分为集中斜井(有的地方也称阶段斜井)和片盘斜井。集中斜井有单水平、多水平和上山式

10、、上下山式等多种开拓方式。当井田划分为阶段开采时,称为集中斜井或阶段斜井。图2-5为阶段斜井的基本形式。图例为多水平斜井开拓。井田为缓斜煤层,可采煤层2层,埋藏较浅。井田沿倾斜划分为两个阶段,其阶段下部标高为-100m、-280m,设两个开采水平,每个上山阶段沿走向划分为4个采区。在井田走向中部自地面向下开掘一对斜井,主斜井1、副斜井2均位于最下一个可采煤层的底板岩层中。当副斜井掘至+80m回风水平后,开掘辅助车场3及总回风道4。斜井达-10m第一水平后,开掘井底车场6,并在最下部的可采煤层底板岩层中掘主要运输大巷7,待其掘至采区中部后,掘采区下部车场8、采区运输上山9和轨道上山10,与总回风

11、道4连通形成通风系统,并继续进行采区内巷道的掘进。为便于矿井通风,在井田上部边界另掘边界风井5并以石门与总回风道4相连。首先让靠近井田中部的采区投产,随后,从中部向两翼发展,各采区依次投产和接替。矿井各主要生产系统详见本章第三节。矿井开采以一个水平生产保证矿井产量。第一水平结束前,延深主、副斜井至-280m第二水平,进行第二水平及中央采区的开拓和准备。第一水平开始减产,第二水平即投入生产,在两个水平生产过渡期间,以两个水平同时生产保证矿井产量。近水平煤层埋藏较浅时,可采用斜井单水平开拓,自地面向下开掘穿岩的一对斜井至开采水平后,根据井田延展的主要方向布置开采水平大巷,在大巷两侧采用盘区式或带区

12、式进行准备。片盘斜井开拓是最简单的开拓方式。井田沿煤层倾向按标高划分为数个分段,每段相当于采区的一个区段,习惯上称为片盘,适于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自地面向下沿煤层开一对斜井,直至第一片盘下20耀30m,在第一片盘上部开片盘甩车场及第一片盘回风巷,在第一片盘下部开片盘甩车场及片盘运输巷,然后,经平或斜石门掘进上煤层的超前平巷及开切眼,即可开始第一片盘的回采。采出煤炭及掘进出矸石经片盘运输巷用矿车运至片盘甩车场,由主井提至地面。新鲜风流自主井进入,经片盘运输巷、斜石门、超前平巷,清洗采煤工作面后,经超前回风巷、石门、片盘回风巷,由副井排出。由于井筒倾角较煤层倾角小,虽然斜井开始位于煤系底板,而当井

13、筒以原定坡度向下延深时,是逐步由煤系的底部穿向顶部,而且愈往下愈远,不便于井底车场和大巷布置,保护井筒的煤柱损失也将增加,故这种斜井的终深应较小。当煤层倾角较大时,可以在煤组的底板岩层内按伪斜方向布置斜井。由于井筒穿过各水平时逐步偏离井田中央,使上下水平两翼井田长度不均,可能给两翼配合生产增加困难。另外,也增加了井筒的长度。因此这种布置方式也较少采用。当煤层赋存不深,倾角不太大,井田沿煤层倾向尺寸小,因施工技术和装备条件等原因不便采用立井,而采用沿煤层布置斜井时,又受到井上下条件限制,这时可以采用反向斜井,即井筒方向与煤层方向相反,这种方式和上述穿层斜井相比,井筒到达煤层的距离较短,但如要向深

14、部延深井筒,则它离下部煤层越来越远,井筒和石门的工程量都将增加。此时,虽然可用暗斜井开采其井田下部煤层,但又将增加提升的段数和运输环节,故这种布置方式不适于用在井田倾斜长度大的矿井。第三节 立井开拓主、副井均为立井的开拓方式称为立井开拓。由于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水平的不同,立井开拓有多种方式。1.立井单水平带区式开拓立井单水平带区式开拓方式,井田划分为两个阶段,阶段内带区式布置。井巷开掘顺序:在井田中央开掘主井1、副井2,当掘至开采水平标高后,开掘井底车场3、主要石门4,当主要石门掘至预定位置后,在煤层底板岩层中向两翼开掘水平运输大巷5,开掘回风大巷6。当运输大巷掘至一定位置后,掘行人进风斜

15、巷12、运料斜巷11进入煤层,并沿煤层开掘分带运煤斜巷7、溜煤眼10、分带回风斜巷8。当分带运煤斜巷、分带回风斜巷掘至井田边界后,沿煤层走向掘进开切眼,在开切眼内安装采煤设备后,即可由井田边界向运输大巷方向回采。运输系统:采煤工作面9采出的煤由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至分带运煤斜巷7,由带式输送机运到煤仓10,并在运输大巷5装入矿车。由电机车牵引至井底车场3,通过主井1提升到地面。材料、设备由副井2下放到井底车场3,由电机车牵引送达分带材料车场,经材料斜巷1利用小绞车提升至分带斜巷8,然后到采煤工作面9。通风系统:新鲜风流由副井2进入,经井底车场3、主要石门4、运输大巷5、行人进风斜巷12、分带运煤斜巷7进入采煤工作面。清洗采煤工作面后的污风经各自的分带回风斜巷8、回风大巷6、回风井13由主要通风机排出地面。2.立井多水平采区井田内有两层煤,分为两个阶段,其下部标高分别为-120m,-480m,每个阶段沿走向划分为若干采区。两层煤间距较小,宜采用联合布置,在m2煤层底板岩石中布置阶段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为两层煤共用。井田设置两个开采水平-30m水平为第一水平,-480m水平为第二水平,均采用上山开采。井巷掘进顺序:先在井田走向的中部开凿一对立井,主井1和副井2,待主副井掘至-30m水平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