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列传学生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25528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稽列传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滑稽列传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滑稽列传学生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滑稽列传学生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滑稽列传学生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稽列传学生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稽列传学生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史记选读 课题: 滑稽列传学习目标:1、读清句读,读准字音。提高通畅地朗读比较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 2、根据注释,自行翻译文章,在老师的点拨下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虚词,注意学习文章中出现的重要的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 3、了解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的丰富多彩的手法,以及各种不同手法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学习重难点: 1、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和重要的文言特殊句式,学会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翻译文字。 2、学习司马迁在刻画人物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以及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的重要作用。课前预习人物卡片小人的外衣、智慧的内核淳于髡(约公元前386年前310年,髡字读做kn),战国时期齐国人。刘国赘婿,齐威王用为

2、客卿。他学无所主,博闻强识,能言善辩。他多次用隐言微语的方式讽谏威王,居安思危,革新朝政。还多次以特使身份,周旋诸侯之间,不辱国格,不负君命。公元前349年,楚国侵齐,他奉命使赵,说服了赵王,得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国闻风,不战而退。政治思想上,他主张益国益民的功利主义。在同孟轲就“礼”与“仁”的两次论战中,鲜明地表现了他这一立场。所著王度记今已失传。优孟,生卒年待考。春秋时期楚国宫廷艺人。以优伶为业,名孟,故得名。从小善辩,擅长表演,常谈笑讽谏时事。优旃,秦国的一个歌舞艺人,个子非常矮小。他擅长说笑话且都能合乎大道理,善于以反面论述来突显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让秦王在玩笑中,也能体会施政方向的

3、错误。不以正面交锋来指出君王的错误之处,而是以反面温和柔软的手段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这正是优旃厉害之处。相关背景万马齐喑究可哀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辉煌时期。但是满朝文武,极少有直言敢谏之人,大都唯唯诺诺。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张汤,都以看着武帝的脸色行事而著称,大将军卫青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上“柔媚”,就是在皇帝面前装聋作哑,什么事都一言不发人人为保官保命,从而出现了一种极其可悲的政治局面。内容提要本文是一篇以下层人物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他们虽然地位很低,但都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勇敢地仗义执言。本文赞扬了他们“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和“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才能。

4、文本结构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1三年不蜚又不鸣同“ ”,译为“飞起来”2若无远有所之 同“ ”,译为“不要”3黄金千溢,白璧十双 同“ ”,译为“重量单位”4此知可以言时矣 同“ ”,译为“智慧”5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同“ ”,译为“常常”6陛楯者皆沾寒 同“ ”,译为“盾牌”7赍以姜枣 同“ ”,译为“调配”8威王大说 同“ ”,译为“高兴”9病且死,属其子曰 同“ ”,译为“叮嘱”10卒然相睹 同“ ”,译为“突然,仓促”11铜历为棺 同“ ”,译为“鼎一类的东西”12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同“ ”,译为“震动”13合尊促坐 同“ ”,译为“盛酒器”二、古今异义1滑稽多变,数使诸侯,未尝屈

5、辱 古义: 今义:言语、动作或事态令人发笑2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古义: 今义:不治理或无法治疗3左右莫敢谏 古义: 今义:多指方位4齐威王横行 古义: 今义:行动蛮横,倚仗暴力做坏事5私情相语 古义: 今义:男女之间不正当的情爱之事6先生能饮几何而醉 古义: 今义:数学的一个分支,几何学三、一词多义1一2止3哀4恶5之 6乃7固 四、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作动词 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 雨: 衣以文绣 衣: 优孟前为寿 前: (2)名词作状语 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 翼: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夜:_(3)名词使动用法 于是乃朝诸令七十二人 朝: 2动词活用(1)动词使动用法 不鸣则已,

6、一鸣惊人 惊: (2)动词为动用法 使群臣丧之 丧: 3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 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 老弱: (2)形容词意动用法 王曰:“先生少之乎?” 少: 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贱: 贵: 4数词活用 数词作形容词 六艺于治一也 一: 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者也”表判断)优孟,故楚之乐人也。(“也”表判断)2省略句 威王大说,置酒( )后宫。(省略介词)3倒装句(1)状语后置 淳于髡说之以隐。(正常语序: ) 有所爱马,衣以文绣。(正常语序: ) (2)定语后置 以楚国堂堂之大。(正常语序: ) 4被动句 居无何,二世杀死。(语意含被动意味) 文本探究1作

7、者要给滑稽者立传,为什么开篇就写“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明确: 2滑稽列传是史记中较为精彩的篇章之一。和其他人物传记相比,这篇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有什么特点?明确: 3作者塑造这些小人物有何目的? 明确: 素材档案淳于髡隐语谏威王齐威王,喜好隐语,又好彻夜饮酒,沉溺酒色淫乐之中,官吏们亦怠工腐败,致使朝政废弛,国势日渐衰落,诸侯国屡次进犯,齐国的局势日益危急,却无人敢向威王进谏。淳于髡就用隐语对威王进行劝谏,使他幡然醒悟。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雷厉风行,重振军威,亲率大军出征,一举收复了被诸侯国掠夺的土地,使齐国的声威盛行了三十六年之久。应用角度:这则材料可以运用到与“角度”“劝谏的艺术”“

8、技巧”等内容相关的作文中。精彩片段优旃虽然身材矮小残疾,但却有着一颗宽厚、仁慈、善良的心。他先天残疾,受尽了别人的欺辱,但当他看到门外淋雨的卫兵时,却“见而哀之”, 一个被侮辱、被损害者对另一个卑微人物仍然存有一种悲悯情怀,这是多么宝贵的品质啊!他谈不上什么建功立业,在历史上他永远是个不知名的小人物,但他那发自内心的仁爱却在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的政治暗流中给我们带来些许温暖。身体的缺陷不足卑,充盈的头脑和广阔的心胸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小人物大智慧淳于髡、优孟、优旃等滑稽人物出身虽然微贱,但却机智聪敏,能言多辩,他们“不流世俗,不争势利”,却做出了许多那些大人物都难做出的贡献。应用角度:这则

9、材料可以运用到与“仁爱”“名利”“智慧”“付出”等内容相关的作文中。精彩片段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直言进谏的美谈,更有许多人因冒死进谏而青史留名。然而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很多事情的解决之道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如果能因势利导,转换一下思维的角度,变通一下做事的方法,也许就能收到豁然贯通的奇效。威王沉溺淫乐,不理朝政,淳于髡从威王喜好的隐语着手,使威王幡然醒悟,也使齐国保持了三十多年的威名。所谓一言兴邦,说话的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不一样。灵活的思路,机智的应对,不是阿谀,不是溜须,而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思维一转天地宽,令人心仪的无边幽境,也许就在那曲径之后。文学常识1三从四

10、德,三纲五常封建社会强迫妇女遵守的道德标准为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纲五常是我国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2封典、封禅封典,封建时代帝王以爵位名号赐予臣下及其家属的荣典。封禅是古代祭天地的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子之功,称封;在泰山脚下的梁父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 3避讳避讳指凡遇到君王、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为避免直接说出,则改用同音字或缺笔的办法来回避。帝王、孔子之名,众人共讳,称作公讳。避家人父祖称家讳。课后练习(时间

11、:40分钟分值:55分)一、基础知识(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辩:辩驳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啖:给吃C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谏:规劝 D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属:同“嘱”,嘱咐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始皇以故辍止 而以大夫之礼葬之 B若往见优孟 若朋友交游C请为大王六畜葬之 念为廉吏,奉法守职 D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摇头而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齐威王横行 B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C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D此知可以言时矣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12、是()例:先生少之乎A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B使群臣丧之C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D优孟前为寿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B孙叔敖十分看重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