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8.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247422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8.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调歌头教案永吉县第三十中学 于剑男教材分析:水调歌头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诗词曲五首其一,本单元着重学习以表达作者追求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古代优秀名篇。并针对学生对于古诗文鉴赏方法知之甚少的情况进行学习,力图对今后的古诗文鉴赏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本课是苏轼的一首词,写于苏轼自求外放到密州期间,仅用95字就表达了苏轼的多种情感。学习本文,要使学生在掌握常用文言词语,并能熟练朗诵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2、。3、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2、通过感悟本词情景交融的意境,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准备: 1、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2)诵读品味法。 2、教具准备:多媒体 3、教时安排:1教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唤起体验(出示明月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师: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出示李白、王建、张九

3、龄等人的关于明月的诗句)(请学生齐读)引发问题:见到明月就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那么中秋的明月又会添置什么样的情愫呢?引导学生探讨交流“月圆人团圆”引发问题:如果在中秋团圆时节,你和亲人不能相聚,你会如何呢?引导学生理解“离人”情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它将围绕月亮身我们诉说什么。 2、明确学习目标与作者情况(出示相关课件)。二、朗读体会1、听读感知: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词文内容。2、朗读体会:“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要求: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

4、奏。有情有味地读。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 3、谈谈感受:自由读后,引导学生从苏轼的角度谈谈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教师给予评价。丙辰年的中秋夜,孤身在密州的苏轼一边饮酒,一边赏月。他端起酒杯,遥问青天: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于是,只好在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我陶醉,清冷的月宫怎么比得上人间! 夜色渐渐的深了,月亮还是那般明亮,他回到了房里准备休息。只见那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又慢慢贴近雕花的窗户,却照得我无法入眠!他想:那可人的月亮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别离的时候又圆又亮?哎

5、!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天隐藏、晴天出来,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永久圆全。既然如此,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吧!三、品味探究1、解读小序,明确“中秋”“达旦”“大醉”“子由”词语的意思。问题:小序部分有什么作用?播放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的在百家讲坛的解说视频,帮助理解。 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背景和写作目的怀念弟弟子由。2、自读词文,思考讨论幻灯片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词文内容,已完成对词内容的理解。3、品味词句,体会诗情。1)诵读全词:女生读上半阙,男生读下半阙。(要读出情景交融的意味)2)找出你认为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够表明作者情感的词句,自主探究

6、,提出问题,并尝试分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点拨。4、师生共同完成对词文重点语句的理解。(1)读词的上阕: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播放康震教授的解说视频,辅助理解。点拨:“我欲乘风归去”,明白的说出了他的这种矛盾的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望情于现实。在这时,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消极避世、超然世外)和入世(积极努力、建功立业)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词人陶醉。这境遇

7、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何似在人间”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2)读词的下阕: 思考:“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提示:这句话是在责问月亮:你对人不应该有怨恨呀,但你为什么偏偏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又亮又圆呢?词人借此来表达对弟弟子由的深切思念。以“不关我月,是君_”的句式对应“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句的对话练习,来充分理解怀子由的离愁别绪。体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教师点拨长久与婵娟引发:好的作品能让我们更好更多地读出自己所思所悟的东西。通过下列

8、句式说出你的看法与理解千年后你的一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 挑起回音袅袅 我明白明确:人生的聚散离合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伤悲,在这里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普遍而深刻的道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乐观精神,以及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5、明确:上阕:望月思归 下阕:责月怀人四、拓展总结1、加深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分表达了苏轼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又蕴含着深 刻的人生哲理。成为千古的名句。请大家再读一读苏轼的其它两首写

9、给兄弟子由的诗,再次体会兄弟二人深切的情感。 幻灯片出示苏轼的阳关曲中秋和西江月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读一读,感受苏轼那“天涯同一月,相思两地情”的深厚兄弟情怀。2、归纳小结。幻灯片出示小结性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对全词作小结。教师点拨并板书词文总结。 3、音乐欣赏。 播放王菲演唱的“千里共婵娟”,在优美的乐声中再次体会词文所表达的情怀。五、结束语: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人值得我们一生用心去读。苏轼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遇,我们都能从心底生发出一个真诚的声音:“永远的明月,永远的苏轼!”教学反思:首先,是要给朗诵营造一

10、种氛围,让学生能很快的进入文本状态。因此,我回避了很多公开课开课时用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导入的思路,而是直接发问:结合你的预习谈谈你最喜欢词中的哪一句?让学生真正自由地畅所欲言,老师不作过多地点评和干扰,说出自己预习时的真实想法和感受。然后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把全诗朗诵一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首词的大意,并让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理解,揣摩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和语气语调来朗诵这首词?这样让学生既对作品有完整的印象而又能直接进入文本。其次,老师在课件音乐的配合下脱稿给学生作示范朗诵。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设法下载了许多的朗诵,有网上的朗诵爱好者的,也有南京师范大学陈少松教授的吟诵,还有唐宋名篇朗诵会上的吟

11、唱等等,但都似乎总觉得和学生之间有些隔阂,所以最终决定还是自己来现场朗诵。尽管我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不是很好(课后也有普通话好的听课老师跟我反映说字咬得不是很准,找朗诵带效果可能更好些),但我想这时学生需要的不是标准的普通话水平示范,他们需要的可能是这种激情是与课文,与作者同喜同悲的激情。于是我选择了神秘园的白石音乐作背景,在课堂上我背诵式的很投入的朗诵全文,学生们很受感染,在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后,我让同学们模仿在音乐背景下进行朗诵,学生均能一改平时的扭捏之态,很投入的进行模仿。然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分上下两片揣摩研究每一句应该怎么读。让学生自主研究:你认为该怎么读,为什么?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有理由

12、的,有把握的,能有话可说的来说:哪些词要重读?哪些词要舒缓一些?哪些词要急促些。每个同学可只说一句并请示范朗诵,如果说不清理由也没关系,你可以用你的朗诵来告诉大家,同学互相补充纠正试诵。这样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读兴趣,而且也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都能享受朗诵的乐趣。课堂上同学们思维活跃,探究兴趣浓厚,发言积极,每个同学都自觉主动地参与进来。在研究朗诵的同时,也对课文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朗朗的读书声把课堂气氛一下就推向了高潮,学生们个个情不自禁,争先恐后,以读为荣,以读为快,且读得声情并茂。最后,则水到渠成了,在对全词研究的基础上,老师让学生们用自己的真情完整地把全文朗诵一遍,效果显而易见。当场听课的领导及同行们都深深地感动了,陶醉了,人人不禁颔首微笑。我想这就是朗诵的魅力,语文的魅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