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山”杯地球科学知识竞赛初赛题库+2.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24394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宫山”杯地球科学知识竞赛初赛题库+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南宫山”杯地球科学知识竞赛初赛题库+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南宫山”杯地球科学知识竞赛初赛题库+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南宫山”杯地球科学知识竞赛初赛题库+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南宫山”杯地球科学知识竞赛初赛题库+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宫山”杯地球科学知识竞赛初赛题库+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宫山”杯地球科学知识竞赛初赛题库+2.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18.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24节气中的( B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519. 与中国传统的24节气关系最大的是 ( D ) A.月球自转 B.月球公转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520. 除春秋分日外,地球上凡太阳正在直射的地方必然是( C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极昼或极夜521. 南回归线附近看不到( D )A.昼夜平分 B.阳光直射 C.日影正南 D.日影正北522. 下列城市中属“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候”的是( B )A.乌鲁木齐 B.北京 C.上海 D.广州523.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B )。A.季风 B.热力环流 C.台风

2、52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此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A )A.冷锋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52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溏处处蛙。”诗句中所描述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另一性质的锋面,该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C )A.降水时间短 B.降水强度很大 C.持续阴雨 D.影响范围很小526.气旋区内如果有冷暖锋,那么气旋前方则是( A )A.连续性降水 B.阵性降水 C.没有规律527.在干洁空气中,能够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气体成分是( C )A.氮气 B.氧气 C.臭氧 D.二氧化碳528.在下列大气污染物中,能够形

3、成酸性雨雾的是( A )A.氮氧化物 B.氟化物 C.一氧化碳 D.碳化物。529.一天中大气逆辐射最强的时刻在:( D )A.太阳高度最大时;B.12-13时;C.气温最高时;D.云量最多时。530.我国年总辐射量最大的地区在( B )A.新疆 B.西藏 C.长江中下游 D.海南岛。531.空气与地面交换热量的主要方式是( A )A.辐射交换 B.传导 C.对流运动 D.潜热交换。53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B )A.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B.对地面有保温作用C.是维持一切生命所必需的物质533.干洁空气的主要万分是:( B )A水汽和二氧化碳 B氧和氮C混合气体、水汽和固

4、体杂质 D臭氧534.在大气的垂直分层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B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外层535.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C )A对流层大气 B太阳辐射 C地面 D臭氧.水汽.二氧化碳536.我国北方的冬春季节常见大风或沙暴天气,这是由于( A )A冷锋过境形成的 B暖锋过境形成的C准静止锋过境形成的 D台风过境形成的537.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C )A大气环流 B地面状况 C太阳辐射 D人类活动538.地球大气从下到上依次为( C )。 对流层 平流层 中层 暖层A. B. C. D.539.按降水的物态,垂直降水可分为雨、雪、( )、霰。 ( C

5、)A.霜 B.雾 C.雹 D.凇540.按降水的形成原因,降水可分为( A ):方面雨、气旋雨、台风雨、地形雨。A.对流雨 B.冰晶雨 C.气压雨 D.太阳雨541.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 B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542.一般情况下,越( A )地面,空气受热越多,气温就越高。A.接近地面 B.远离地面 C.接近云层 D.远离云层543.日最高气温出现在( ),日最低气温出现在( )前后。 ( A )A.午后,日出 B.日出,凌晨 C.午后,凌晨 D.日出,午后544.大气压力总是随海拔高度而( B )。A.升高 B.降低 C.波动 D.不变545.季风对天气气候有

6、重要影响,冬季季风盛行时,气候( A ),夏季风盛行时,气候( B )。A.寒冷、干燥、少雨 B.炎热、湿润、多雨C.寒冷、湿润、少雨 C.炎热、干燥、少雨546.山地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增高而( A )。A.增多 B.减少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547.天文辐射的大小因温度.时间而变化,在春秋分时,( )最多,夏至时( )最多,冬至时( )最多。 ( B ) A.90N 赤道 90S B.赤道 90N 90SC.90S 90N 赤道 D.赤道 90S 90N548.晴天时一日之中最低气温常出现在:( C )A.上午8时 B.凌晨 C.日出前549.形成霜和露的条件一是贴地层空气( )要大,二是

7、有利于( )的天气条件,如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三是地面或地物( )传导热量。 ( C ) A.湿度 辐射增温 有利于 B.温度 辐射冷却 不利于C.湿度 辐射冷却 不利于 D.温度 辐射增温 有利于550.雾的地理分布一般是沿海( )内地。因为沿海地区比内陆水汽丰富。( A ) A.多于 B.少于 C.一样多 D.不确定551.一般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 ,云量越小,大气逆辐射越 。 ( D ) A.强 强 B.弱 强 C.强 强 D.强 弱552. 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 和 。( B )A.太阳高度云层厚度B.太阳高度日地距离C.日地距离云层厚度D

8、.太阳高度温度553. 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的原因是( B )A 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能B 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能C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二氧化碳能够分解大气层中的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D 二氧化碳为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须,繁茂的植物可以调节气温554. 影响空气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强度和 。( B )A.风力 温度 B.降水 温度C.风力 云层厚度 D.降水 云层厚度555. 北半球年最高气温出现在夏至后的( D )。A.九月或十月B.八月或九月C.六月或七月D.七月或八月556. 在对流层大气中,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气体成分主要是 和 。( C )A.氧气水汽B.氧气氮气C.二氧

9、化碳水汽 D.氧气二氧化碳557.打雷的时候你先听见雷声还是先看见闪电?( B )A. 先听见雷声 B.先看见闪电 C. 两者同时看见和听到558.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所对应的节气是( B )A.立夏 B.夏至 C.秋分559.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气象站是( B )A.中山站 B.长城站 C.极地站560.你觉得气象卫星不能做的工作是( C )A. 监测云的发展演变 B .监控台风 C .监测气温561.天气预报中常看到副热带高压,你注意到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区域常为( B )天气。A.凉爽 B.晴热 C.降雨562.我们这里夏天白昼时间比冬天( A )A.长 B.短 C.一样长563.季节的变

10、化是由于( C )引起的A.地球离太阳的远近 B.太阳本身发出光照的变化C.地球不同地方不同时间接受太阳光照的多少564.天空中出现低云中的什么云容易发生雷阵雨或冰雹等天气现象( B )A.积云 B.积雨云 C.雨层云565.下列城市被称为“雾都”的是( C )。A.东京 B.纽约 C.伦敦566.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可吸收掉太阳光中的( B ),保护地球生物生存。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567.天空中出现( B )时,容易发生阵雨、冰雹等现象。A.高积云 B.积雨云 C.卷云568.飞机一般适宜在( B )飞行。A.对流层 B.平流层 C.暖层 D.外层569. 目前,

11、对飓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A ) A.利用气象卫星 B.建立洪水预报系统C.利用探测气球 D.气象台人工监测570.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D )A.地球日 B.节水日 C.爱鸟日 D.世界环境日571.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 )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所后,逐步形成PH5.6的酸性降水。A.盐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氯氟烃572.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 B ),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热量573.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金丝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

12、家( A )保护动物。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574.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 C )分贝。A.60 B.90 C.120 D.140575.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C,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 A )。A.全球性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下降 C.植物生长缓慢 D.无线电通讯中断576.有一种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像”的珍奇动物,其野生种群18世纪在我国灭绝。1985年我国分批引进80多只,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在自然界恢复野生种群的研究,这种动物是( C )。A.羚羊 B.野鹿 C.麋鹿 D.马鹿577.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