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合同和劳务协议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236223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务合同和劳务协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劳务合同和劳务协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劳务合同和劳务协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劳务合同和劳务协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劳务合同和劳务协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务合同和劳务协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务合同和劳务协议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是极易混淆的两种合同,两者都是以人的劳动为给付标的的 合同。劳动合同依劳动法第16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 明确 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而劳务合同通常意义上是指雇佣合同。两者有一定的区 别:1、合同性质不同。雇佣合同是受雇人为雇佣人提供服务的合同;劳动合同是用 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的劳动用工合同。2 、合同目的不同。雇佣合同以提供劳务为目的,是以雇佣人对受雇佣人的劳 动行为的支配为合同标的,而劳动合同则是以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为 目的。3、受国家干预的程度不同。雇佣合同更多的体现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是当事 人平等协商一致的结果

2、,国家干预的程度较小;而劳动合同除了体现当事人意思 自治外,更多的内容体现了国家干预,劳动法对合同的订立程序、用人单位的义 务、工作条件、劳动保护、最低工资、合同的解除等都作了特别规定,体现了国 家对劳动者的特别保护。4、主体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合同中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其适用 范围只限于单位用工方面,劳动者在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后,遵守其内部的 规章制度,必须承担一定的工种或职务工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领导和被领导 的从属关系。而劳务合同则不具备上述特征。5、法律调整不同。劳动合同由劳动法调整;雇佣合同应属于民法调整。虽然合 同法没有对其做出明确规定,但司法实践中适用民法来调整。

3、6、合同争议的处理程序不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时,必须经仲裁前置程序后, 司法机关才能介入,争议应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处理,仲裁机构或法院可以裁判用 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同样,合同解除应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而雇佣合同 发生争议时,法院可直接受理,适用民法的规定处理;解除没有什么特别程序, 双方均可随时解除雇佣关系。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是极易混淆的两种合同,两者都是以人的劳动为给付标的 的合同。劳动合同依劳动法第16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 明 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而劳务合同通常意义上是指雇佣合同。两者有一定的 区别:1、合同性质不同。雇佣合同是受雇人为雇佣人提供服务的合同;劳动合

4、同是用 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的劳动用工合同。2 、合同目的不同。雇佣合同以提供劳务为目的,是以雇佣人对受雇佣人的劳 动行为的支配为合同标的,而劳动合同则是以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为 目的。3、受国家干预的程度不同。雇佣合同更多的体现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是当事 人平等协商一致的结果,国家干预的程度较小;而劳动合同除了体现当事人意思 自治外,更多的内容体现了国家干预,劳动法对合同的订立程序、用人单位的义 务、工作条件、劳动保护、最低工资、合同的解除等都作了特别规定,体现了国 家对劳动者的特别保护。4、主体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合同中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其适用 范围只限于单位

5、用工方面,劳动者在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后,遵守其内部的 规章制度,必须承担一定的工种或职务工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领导和被领导 的从属关系。而劳务合同则不具备上述特征。5、法律调整不同。劳动合同由劳动法调整;雇佣合同应属于民法调整。虽然合 同法没有对其做出明确规定,但司法实践中适用民法来调整。6、合同争议的处理程序不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时,必须经仲裁前置程序后, 司法机关才能介入,争议应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处理,仲裁机构或法院可以裁判用 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同样,合同解除应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而雇佣合同 发生争议时,法院可直接受理,适用民法的规定处理;解除没有什么特别程序, 双方均可随时解除

6、雇佣关系。 那么劳动合同因该怎样签,签合同时应该注意什么呢?一些法律专家 认为,要特别注意下面几件事: 劳动合同的内容要全。劳动合同有必备内容, 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 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要签书面合同,并且 要求保留一份合同,现在有些单位用人很不规范,不愿意与职工签订书面劳动合 同,想以此逃避一些责任,也有的单位领导图省事。这是对劳动者极不负责的行 为。劳动者有权要求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合同。 这样,如果发生劳动纠纷、 争议,就有法律依据。试用期内也要签合同。这一点往往被劳动者所忽略,有些 单位为了逃避责任,在

7、试用期内,往往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一旦试用期满, 就找种种借口辞退员工。这种方法对用工单位来说,省事又省钱,可以不对劳动 者负任何责任。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多听、多想、多看(参看别人的合同), 避免签“口头合同”、“不全合同”、“模糊合同”、“单方合同”以及一些危 险性行业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工伤概不负责”的生死合同。一边倒合同不能 签。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比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所以,相当一些劳动者 为了得到一份工作,在求职时面对用人单位单方制定出的劳动合同文本,心里可 能有很大的意见,但因怕得不到工作,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人委婉的提出 意见,往往被用人单位拒绝后,也不敢再坚持己见

8、,只好委屈求全的在合同时签 了字,先得到这份工作在说。 但是从法律角度上看,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上签 字,是表示自己对这份合同认可,并愿意遵守和履行这份合同的行为。如果拿不 出用人单位在签合同时采用了胁迫或欺诈的证据,就只能被认定为这使自己的真 实意思所为,就不能说这是一份无效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该怎样签订? 1. 签约单位的合法性。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仔细查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 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是一份无效合同。 2.劳 动合同应依法订立。只有主体和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的劳动合同 才能产生法律效力。不合法的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认和保护

9、。 3.合同双方地位的平等性。在劳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法律 地位是平等的。只有做到地位平等,才能使所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公正性。 4. 合同的订立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劳动合同都有一定的期限,而且劳动关系非常复 杂,涉及诸多内容。采取书面形式是权利义务明确具体,有利于合同的履行。一 旦发生争议,也有据可查,便于争议的解决。 5.合同的具体性。劳动合同字 句要准确、清楚、完整、明白易懂,不能用缩写、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否则 就可能在劳动执行过程中产生误解或曲解,从而带来不必要的争议,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造成损失,也为合同争议的处理带来困难。 6、在不能肯定你工作的公司各方面都比较符合你的要求的情况,尽量一年一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