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儿童线描写生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23488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题报告《儿童线描写生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结题报告《儿童线描写生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结题报告《儿童线描写生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结题报告《儿童线描写生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结题报告《儿童线描写生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题报告《儿童线描写生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儿童线描写生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实验课题儿童线描写生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丹阳市蒋墅中心小学 严定芬2011年9月由严定芬老师主持的“儿童线描写生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镇江市小课题进入实验,本课题是蔡建良名师工作室省级课题“强化线描教学,提高学生美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两年来经过老师用心学习、精心实践、潜心思考,课题方案中的研究目标已初步达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传统的儿童画教学大多以记忆画、临摹画、故事画、想象画为主,所画的形象大多是一些经过成人创作修饰过的简笔画或卡通画。儿童进行绘画创作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些简笔画、卡通画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千篇一

2、律毫无生活气息的程式化作品。不管作品线条如何流畅、色彩如何协调,它也不会是一张优秀的儿童美术作品。因为他们没有真正观察生活,违背了绘画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的教学目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要尽可能的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美术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捕捉灵感的主要手段来自写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大力提倡学生画线描写生,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主动观察生活中的实物,鼓励他们在观察、聆听、品尝

3、、敲击、触摸中感受物体的美感,在线描写生中用自由欢快的线条表达出对物体的真情实感。儿童学习线描写生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等,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美,从生活中积累鲜活的创作素材的能力。二、课题研究的界定儿童写生:儿童写生就是利用美术课堂或者课外兴趣小组,让儿童对着实际景物、静物或人物来作画,描绘物体的基本特征。儿童线描写生:它是以生活中真实的静物、人物、景物为写生对象,用各种不同的线条去表现其形体、结构、肌理、动作及神态。目的是培养儿童敏锐的观察力及表现对象的造型能力。儿童线描写生体验教学:是指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儿童对着实物主动观察,

4、强化内心的体验,用儿童特有的用笔用线方式,表达对物体的感受。它虽然没有很准确的形体比例,也无法遵循透视规律,但是能够抓住物体的基本特征,并描绘一些有趣的细节,从而表现出稚拙、童趣的特点。三、课题研究的目标我们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根据农村学生实际情况,利用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实物为教学内容,强化他们内心的体验,用儿童特有的用笔用线方式,表达对物体的感受。 1、认知目标:通过儿童线描写生体验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事物的造型、结构、纹理等特征,感知不同线条的表现特点。2、操作目标:引导小学生对实物具有初步的观察、写生能力,能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主动观察与体验,提高线条的“以线造型”和“以线传情”的表现

5、能力。3、情感目标:改进美术教学和学习方式,激发小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细心观察、大胆写生、自主线描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四、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法:学习美术课程标准、中小学美术教学、网络等相关文献,领悟,明确指导思想,了解他人研究的结果,作为本课题的观点依托和借鉴内容。 2、行动研究法: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探索教学规律,验证和检验研究假设。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线描写生,探索线条的“以线造型”和“以线传情”两大功能。3、调查研究法:采用观察、访谈、个案研究等方式,收集素材,对过程方法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研究思路。4、经验总结法:定期进行课题阶段小结,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比

6、较零碎的初步认知进行总结。五、课题研究的步骤(一)准备阶段 (2011年7月-2011年8月) 1、完成文献资料的搜集、确定课题方案,明确研究方向。 2、提炼论证课题,制定具体的课题研究计划。 3、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二)实验阶段 (2011年9月-2013年2月)1、扎实开展线描写生课堂教学实践,每学期举行12次研讨课。2、认真撰写线描写生教学案例反思与教研论文。3、和学生一起围绕农村生活的特色寻找生动有趣的写生对象。4、展开系统的线描写生主题练习,整理收集学生的写生作品。5、加强课题博客红黄蓝少儿美术的管理,不断充实课题的过程性图片与文字资料。6、邀请教科室领导现场指导,撰写课题中期研究

7、报告。(三)反馈阶段 (2013年3月2013年6月) 1、讨论成果汇报的内容、形式。2、做好课题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3、布置校级大型的主题线描作品展。4、在美术教室布置兴趣小组优秀成员的个人线描作品展板。(四)结题阶段 (2013年7月2013年9月)1、编制“儿童线描写生体验式教学”论文集、教案集、作品集。2、撰写结题报告,申请课题鉴定。3、总结实验经验,提出改进方案,进一步完善课题的研究。六、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线条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以线造型”和“以线传情”是它的两大功能。儿童线描写生体验教学就是引导儿童调动各种感官主动观察生活中的实物,感受物体的形体、色彩、花纹、材质等美感,强化

8、内心的体验,用儿童特有的用笔用线方式,表现物体的外形结构,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一)发现生动有趣的写生对象。教师和学生一起围绕农村生活的特色,选择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写生对象:去大自然中写生春天生机勃勃的柳条、油菜花,夏天绿意盎然的荷叶、芋头叶,秋天姿态万千的菊花、落叶,冬天不畏严寒的梅花、棕榈。写生孩子们生活中的毛绒玩具、电动玩具、卷笔刀、自动笔、笔袋、书包、旅行包、小钱包、凉鞋、拖鞋、靴子、花伞、扇子、帽子等许许多多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教室里摆放了孩子们带来的几百个酒瓶,有喜庆艳丽的红色系列,有清新典雅的蓝色系列,有古色古香的棕色系列,还有各种各样的饮料瓶,这些都是学生们喜欢的写

9、生对象。在学校的儿童线描写生作品集看 线条怎么说话中低中高年级各收集了十五个孩子们喜欢的写生主题。低年级线描写生作品目录:叶子片片、花儿朵朵、星星点点、鱼儿游游、小鸽子、小狐狸、小蜗牛、小虫子、布娃娃、熊宝宝、小夹子、小剪刀、小扇子、小挂件、小牙缸。中年级线描写生作品目录:卷笔刀、笔袋、布包、闹钟、手表、茶杯、饮料瓶、帽子、拖鞋、雨伞、毛绒玩具、电动玩具、葫芦酒瓶、古钟酒瓶、青瓷酒瓶。高年级线描写生作品目录:电水壶、台灯、鞋子、雪地靴、休闲包、白菜、玉米、箩筐、乐器、自行车、盆花、植物、一朵菊花、几朵菊花、酒瓶组合。(二)、培养敏锐深刻的观察能力。学生常常对身边的事物“视而不见”,对它们的形体

10、、结构、细节、肌理等特征“不会看”或“看得不细”,表现出的都是概念化、程式化的物体。线描写生是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力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多角度的观察逐步提升了有目的、有方法、有深度的观察能力。1、寻找特征发展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选择写生对象一般注意以下几点:形象最好是有特点、有变化、有趣味、便于观察的内容,同时本身还要具有形式美感。学生在观察实物时,教师要强调观察的主题,指导他们将目标放在寻找对象的主要特征上,发现写生实物区别于其他实物的地方,使他们的观察活动更具意识性和目的性。2、掌握方法发展有条理、细致性的观察学习线描写生,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整体观察和局部观察。整体观察就是从整体出发

11、,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进行观察,把握物体的大印象、大轮廓、大关系。局部观察就是细致深入地观察物体各个局部的细小特点,发现有趣的细节,如衣服缝纫的针脚、叶子上的纹理叶脉、螃蟹脚上的细毛等,这些细节的表现能让线描写生作品生动而富有美感。3、交流评价发展理解性、深刻性的观察有效的观察总是和积极的大脑思维活动紧密相连。边观察,边思索,只有在感知的同时伴随着对对象的理性的分析,才能使我们的观察既概括又深入。线描写生时我特别注重学生的相互交流与评价,引导他们在对比分析中发展理解性深刻性的观察,不断提升观察能力。人的观察能力与生俱来,但是敏锐的观察力却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相信通过扎实系统的线描写生训练,学生观察

12、的目的性、细致性、深刻性就一定能得到有效培养! (三)、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体验。体验的重要特征是亲历性,亲历既包括亲身经历,也包括亲“心”经历。只有亲历,才能触动人的心灵深处;只有触动到心灵深处,才能产生情感、生成意义、发展素质。人的感觉器官主要分为以下五种:眼睛视觉,耳朵听觉,鼻子嗅觉,舌头味觉,皮肤触觉。一切艺术创作都源自感觉、发自内心,一个物体、一种声音、一种气味、一个触摸都可以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1、让孩子去看一看视觉:物体的影像刺激眼睛所产生的感觉。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感觉,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达芬奇认为:视觉是人的心灵与外界沟通的要道,是最准确的感官。在线描写生时,视觉可

13、以帮助孩子观察事物的外形、扫描事物的结构、捕捉事物的细节。(1)、课内体验:对于一些小的事物,直接在美术教室里进行实物写生。刚开始,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儿童熟悉和喜欢的且结构简单的实物,如孩子们各种各样的笔、剪刀、夹子、小牙刷等,然后再选择一些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包包、玩具、瓶瓶罐罐、蔬菜水果等。由于个性不同、喜爱不同、观察角度不同,他们会对实物产生独特的理解和情感。(2)、课外体验:风景写生中,树木、花草、房屋等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学会表现它们就必须带着学生到室外,走到校园里、走到大自然中去亲身体验河水的流淌,树木的呼吸,花草的芬芳!而不是在教室里看照片、看录像,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孩子们对大自然

14、的亲近,对花草树木的喜爱,对万物生命气息的体验。2、让孩子来听一听听觉:对物体发出声音的感知能力。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通道,它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让孩子置身于教室中,听听小闹钟清脆的闹铃,听听电吹风吹出的呼呼声,听听电动玩具发出各种古怪的声音,并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敲击不同材质的瓶瓶罐罐、锅碗瓢盆,让学生享受听觉的盛宴。让孩子置身大自然中,仔细倾听各种声音:昆虫窸窣的鸣叫声,小鸟清脆的歌唱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这么多美妙的声音融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好奇,让孩子们愉悦,让孩子们陶醉。3、让孩子来闻一闻嗅觉:辨别物体气味的感觉。教室里,各种美味的水果散发出诱人的气味,各种新鲜的蔬菜散发出清新

15、的气味,各种鲜艳的盆花散发出浓郁的气味;带着孩子走出教室,走进自然,闻一闻泥土的气息,嗅一嗅野花的香味,呼吸一口清新空气,尽情感受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气息直面而来。每年秋天,学校广场的中心花园都会展出一盆盆千姿百态的菊花,有的似烟花绽放,有的似绒球层叠,有的似豆芽簇拥。我带领兴趣小组的孩子们来到这里写生,傲霜的菊花散发出沁人的香气,每一个人都要弯下腰来闻一闻,仿佛吸足了氧气,站起来就觉得心旷神怡。4、让孩子来尝一尝 味觉:辨别物体味道的感觉。让孩子尝尝水果的酸甜,尝尝菜肴的咸淡,尝尝饮料的可口,让他们充分感觉食物带给人的味觉体验。 炎热的夏天,孩子们忍不住要喝些果汁,琳琅满目的饮料苹果汁、鲜橙汁、冰红茶一听名字就使人垂涎欲滴。我让孩子每人带一瓶自己爱喝的果汁,先慢慢地喝上一小口,再闭上眼睛细细地品尝饮料在口中、在舌尖的味觉变化。看着孩子们陶醉地品味各种果汁带给他们美味时,我也和他们一起享受到了快乐的味道,带着这份快乐孩子们投入地画出了造型各异的饮料瓶。5、让孩子去摸一摸触觉:人体的皮肤与物体接触时所产生的感觉。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可以用手触摸,而有真实体会。写生毛绒玩具时,用双手、用小脸触摸绒毛的柔和、温暖;写生酒瓶时,触摸玻璃瓶的光滑、陶瓷瓶的古朴;写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