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创新题“找”出椭圆的中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23318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锥曲线创新题“找”出椭圆的中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圆锥曲线创新题“找”出椭圆的中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圆锥曲线创新题“找”出椭圆的中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圆锥曲线创新题“找”出椭圆的中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圆锥曲线创新题“找”出椭圆的中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锥曲线创新题“找”出椭圆的中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锥曲线创新题“找”出椭圆的中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解析几何中的一一解题编题组题教师的教学活动,决不单是备课与上课。特别是数学教师,整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数学题了。本文(或本讲座)准备就解析几何的知识内容,说说与解题编题组题相关的问题。1解题1.1先看两个例子(本文各节自成例序)例1 一直线I与x轴、y轴都不平行,也不过原点;点M (x,y)在i上;点P (2, 1), Q(3x+2y-1,3x-2y+1)在与i垂直的直线i 上。求直线i的方程。例2 一张白纸上仅有双曲线的图象,试用圆规与直尺画出它的焦点。例1是一道与直线相关的题目,难道直线问题还有一般来说做不出来的题目吗?例2给人的感觉就是一道神秘兮兮、头绪玄乎的难题。作为高中数学教师,

2、具有一定的解题能力,甚至是解决具有相当难度数学问题的能力,应该说是必须 修行与具备的功力。对于解数学题所显现的能力范畴,主要是指哪些方面呢?1. 2解题能力,不言而喻,主要就是指普通数学问题不被难倒,甚至具有相当难度数学问题也难不倒 的能力。这里指的数学问题,当然主要是指中学数学范畴的基本初等数学问题。例2后面还要说到,我们先看例1的解决。1例1 解:设直线i的方程为y=kx+b,k存在,kb丰0, i /的方程为y1(x2).把Q代入,k1即有(3x-2y 1)-1 二 (3x 2y1)_2.化简,得 3(1+k)x+2(1 - k)y - 3=0. (1)k由于i /的方程经如此整理,变量

3、(x,y)就是i中的变量,斜率k就是i中的k,故化作了与kx - y+b=0。(2)同样的方程。比较(1)、( 2),应有3(1 k)k2(1 -k) -3 -1- b(kb = 0)由 2k2- 2k-3 - 3k=0, (k 3)(2k+1)=0。解得 k=3 或 k=1/2。k=3 时 b= 3/4 ; k= 1/2 时,b=1.c的方程为 y=3x-3或y = -x 1.42例1同一法的解题构思并不是那么容易“想到”的。而一旦“想到”,也就不显得稀奇。例 1的解决过程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呢?1.2. 1所谓题目的难易,其实是相对的。即便是竞赛题,你熟悉了其中的门道,其命题的途径,其 解题的

4、构思,特别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技巧,也就自而然之地融会贯通于其中,亦即不感觉到怎样 的难。否则,我国参赛队自加入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以来,屡拿第一也就显得不可理解;另一方面,即 便是小学的数学题,也许也有你颇感为难的问题与时候。1.2 2所谓熟悉,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如例1,高中师生对于直线问题,不会不熟悉。因此,解有份量的题还得有灵感。所谓数学灵感,是对数学概念,数学题的条件与要求,理解与应用相当到位的一 种感觉。1.2 3解所谓难题,要有一定的知识、数学问题、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积累;即要有相当的基本训练。 所以话还得说回来,毕竟熟能生巧。见得多了,练得多了,又有相当的思维机敏性,解题功

5、力一定渐长。1. 3解题能力除了解一定难题的功力,还指一般解题思路的清晰缜密,解题方法的简明得当,解题 过程的轻松自如。走了很大的弯路,烦琐地解出一道题,看来是成功了,也许却失败了。首先在理念上, 要十分清醒、十分明确地感悟到,数学就是一门追求简明的科学。在教学上,要鼓励用好方法,讲究用巧 方法;不主张满足结果。应追求思考在路子上,思维在点子上,思索在力度上。比如抛物线上任意四点构成的四边形能否做到一组对角相等。如果这样说明:如图1-1,对于等腰三角形OAB,比较弦AB上的圆周角,当 C离A较近时,显然/ C/ O C在相当远的地方,/ C接近于0。 其间必有点使/ C=Z 0。但有学生这样说

6、明:如图 1-2,作任意弦AC的垂直平分线交抛物线于 D B,则四 边形ABCD为筝形,/ A=Z G显然更简明直观。既然如此,就宜采用此法。笔者决不是排斥同一问题的不 同解法,而是说应追求相对更好更为切合的方法。1. 4 解题能力不光是解难题,巧解题,还注意功力体现于速度上。数学解题是应检测敏捷性的。这 样,就更要求理解、应用、解决的基本功要扎实,特别是一步步的验算与推理,保持连贯与正确应力求过 硬。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认真、耐心、完备的心理素质,克服看题不细,做题不精,毛糙,不规范,不 知检查、反馈、整理等毛病。15正因为解题能力是一种显现综合素质的能力,所以怕做难题,或只做难题都是偏颇的

7、。不讲过 程,忽视规范与完备更相当有害。至厅高年级,更应讲究对解题能力的辩证理解。既不为一个小步骤的失 误耿耿于怀,要看到大的方面;又不能眼高手低,总是不以为然。读题与做题相结合。讲究质量、讲究效 率正是高年级特别是毕业班学生追求的目标;也是解题能力努力的一种境界。因此,主次概念、重轻概念、急缓概念,平中思变、稳中求奇,都是高境界以理性指导解题的基本策略。由于年龄、阅历的特点,即便 是高中学生,对题目及其解决的理解辨析能力是颇需训练的;相当关键的,是上述大小意识。2. 编题2. 1编题的意义、前提和准则当一名称职的数学教师,光有即便是出色的解题能力还不怎么样。必须要有不错的编题能力,才能称 之

8、为可以。从解题到编题,不能只看作层次差异,首先取决于你职业热爱与敏感激发的兴趣与动力。许多 教师只会解题,但绝对产生不了编题的激情,原因固然很多,总之对数学(教学)本职的认识与感悟也就差了一截。你想成功编题,编出好题,首先你必须熟悉与研究课程标准、考纲考点、考题特别是高考题的分 布特点、命题方向与价值取向。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复杂性。从命题者(小组)本人(自身)到广大师生, 对上述最基本、最重要问题的理解与看法都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光是对这些揣摩亦非上策,甚至不明智,陷入误区,或导致更有害更严重的后果。“阵而后战,兵家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对基本技能显

9、现的基础与功力。一方面,历年的高考题,高考的命题方向与取向,其特点甚至规律不能不研究,特别是强调能力、创意的今天;另一方面,又不能绝对化,还是着眼于基础 训练与解题能力的提高。但毕竟说明了,你想编题,你必须先大量做题;先充分关注、了解、研究、整理 与数学问题,特别是典型数学题例相关的问题。在充分积淀的基础上,然后尽情发挥你的潜质,经过历练 与提升,于是,能编出题目,能编出好题目的成功前景会对你形成召唤。2. 2编题的几个主要成因你有了编题的内在要求,尝试着去做,体会、经验、愉悦自然会蕴含其中。就本文来说,当然也是最 实质、最主要的地方。本人想就此仅对解析几何知识内容所自编、改编的数学问题述之一

10、二,抛砖以引玉。2.2. 1“借题”以发挥如前已述,要想编好题,必先解好题,只是在做题时,多存着几分研究、探讨的心。我们知道,摩仿 往往是创新的前奏。先想想人家这题目是怎样形成的,要解决什么问题。由此有何可深掘之处,因之培养 感觉。举例如下:例1在标准形式的椭圆、双曲线中,M是过x轴焦点、斜率为 k1的弦的中点,M0的斜率为k2,则成立e2=1+k1k2。在抛物线中,有类似结论吗?有圆锥曲线的同一关系式吗?1这是蒲荣飞提到的一个数学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笔者否定了这个结论。得到的结果是:-0 (e=1).抛物线 y2 =2px (p 0)中, k2.即显然 k2k1永2k22+k12+k1M

11、, OM的斜率为k。然而,这个结果的关系式太好,这样,一个数学问题随之产生: 题1已知抛物线y2=2px (p0)的焦点弦AB的斜率为a, AB的中点为“畔,。2(0,划( 2a 把k表示为a的函数。k= , a式0 求k的取值范围。I1+a2丿你看,多好的一道难度适中、题味隽永的题!2 2X y题2 B是已知椭圆1的上顶点,过 A (0, - 1/3)的直线交椭圆于 P、Q,试判断 BPQ54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且证明之。本题的编拟是基于以下的结果:2 2结论1在椭圆 占=1 (a b 0)中,长轴上的顶点A为直角顶点的内接三角形APQ中,弦PQa2 b2过定点M 土a(-

12、旳0 ;短轴上顶点b为直角顶点的内接三角形 BPQ中,弦PQ过定点|M0二b(。 I a+b丿I a+b 丿所取符号由图形很易确定。由结论1, A (0, -2/9 )时, BPQ恰为直角三角形;A继续上移,则 BPQ就是钝角三角形了。需要 说明的是,对于 BPQ只有/ B可能为非锐角。另外,在双曲线中,也有类似结论:结论2在双曲线b2=1(a 0,b0,a = b)中,自实轴的一个端点 A,作互相垂直的两直线交双曲线于P、Q,则PQ所在直线过定点-a(a2 b2)a2 -b2端点与定点相应值的符号相同。2、3这种以圆锥曲线顶点为直角顶点的对应直角三角形过定点,对于抛物线而言,结果就更为我们所

13、熟知了:2结论3 过抛物线y=2px (p0)的顶点O作互相垂直的弦 OP、OQ,则弦PQ过定点M(2p,0)。当然,借题以拟题必须要有一定的解题意味,从一个题改变一两个数据形成另一个题并无趣味。但从 重要的特点和结论出发,把需要考查的知识串联其中,情况就大不相同。如题2,对 BPQ的形状判断,可由BP BQ与0的比较解决之。化一般字母结论为特殊数据推算,正符合考查的要求。2.2. 2贯彻以“目标”有时我们确定一个问题的考查方向,又希望结合相应的知识点给出考题,这时只要问题背景设置得当,深入而细致的思考设计,由量变积累到质变飞跃,好题目可以逐步成形完善。比如笔者希望编拟一道圆锥 曲线里的数列题

14、,殚精竭虑,思之再三,终于拟成一题:题3 如图3, P1 , P2,, P3是抛物线 y=x2上x=1,2,3,上的点,求2 2 2 2S =OPj P-P2 F2R 亠 亠 PnjPn-2,2n(2n +1)32.2. 3反用以陈题有的陈题具有一定的典型特征,加强认知可以巩固知识, 亦同时强化解题能力。本着强主枝、去次蔓的解题精神, 对这样的题改造变衍以形成新题是一种对路的思索。请看题4如图4,已知抛物线Y2=2PX (P0)上任意一点A(Xo,Y), A关于轴的对称点为 B,B向右平移2P个单位至M,(在一条直线上)團4又过A作抛物线的弦 AP、AQ且AP丄AQ,试问P、M、Q三点是否在一

15、条直线上?其原题是,前面我们曾说到结论 3,抛物线上的弦 0P丄OQ时,PQ过定点M (2p,0)。其实直角顶点不 定是抛物线的顶点,当它任意时,如为A (x o,yo),贝y PQ过定点M(xo+2p , -yo)。此即题4的相反结论。但有意义的是,证明PQ过定点M,不如证明已知 M时,P、M、Q在一条直线上更有做头。不妨按NP二MQ证明之,更符合解析几何结合向量知识的解题意蕴。只是抛物线设做参数形式:x =2pt2J =2pt更方便于解决。提到结论3,笔者也有题在编:题5在射线OQ上取长度为2p的线段OP, 动点M满足1 応MOP - d . MPQ=arctan(tan2,0-.2 4建立适当的平面坐标系,求动点 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曲线名称。延长MP到N,使ON丄0M,证明点N也在以(1)取消范围限制后点 M的轨迹上。其中(1)的解就是抛物线段 y2=2px。(y2p)可见陈题反用是一个很好的拟题途径。只是反用时要经过匠心设计,周三打磨,应使因之拟出的题看 不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