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2课时).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232206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2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2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2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2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2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2课时).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教案(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3.了解海底地形特征。4.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5.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它在使用时有哪些优点以及如何使用及如何阅读地形图;6.关注当地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情分析】 前面学生学习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主要介绍地理学基本常识,介绍地理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途径。学习本章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

2、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加上第二章地球的面貌认识地球和世界海陆分布的学习,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3.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基本概念。4.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5.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学难点:1.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3.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学

3、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世界的地形课前我先问学生:我们都生活在哪里?(学生回答:地球上)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陆地表面是什么样的呢?请学生往窗户外看回答:有山、有树、有水总的来说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下面请看几副图片(用课件展示各类地形图片),多种多样的地下早就了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今天让我们走进世界,了解世界的地形。活动2【讲授】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与相对高度那同学们知道吗?什么是地形?学生回答:地球表面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我们用什么来表示地形的高低呢?活动3【活动】世界的地形1 活动1:先观察图2-38,后看很多种的文字介绍。学生回答:表示高度的方法有两种:海拔(绝对高度

4、)和相对高度。请两个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分别说出自己的身高,然后大家一起计算他们的身高之差,从而类比,“海拔”和“相对高度”,让学生了解和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活动2:思考并回答教材P.33“活动”1、2,以加深学生对“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估算。活动3: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三幅图片。有人说珠穆朗玛峰高度有8811.43米,但有人站在山脚说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只有4000米左右。你能解释这究竟是为什么吗?(提问个别学生回答:8844.43米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而4000米时珠穆朗玛峰与山脚的相对高度。)五种地形类型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

5、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陆地表面有哪些地形类型呢?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教师展示这五种地形类型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能区分这五种地形吗?要想区分和辨认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地形,首先要知道它们的特征。请用3分钟时间阅读P.34的内容。活动4【活动】世界的地形1 活动1:利用教材P.36“活动”1,读图2-38,判断A、B、C、D、E各点所在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让学生利用直观的方法加强对五种地形的感性认识。活动2:运用比较法区别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很多1进行归纳完成下表。地形类型海拔高低地面起伏共同点平原高原山地

6、丘陵盆地世界著名地形我们了解了五种陆地地形的基本特征,你知道世界上哪些著名的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吗?活动5【活动】世界的地形1 活动1:课件展示世界地形图。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世界陆地上两大高峻山脉地带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的山脉带,观察它们的走向分别有何特点?它们分别由哪些山脉构成?学生之间小组合作,最后请学生回答他们观察的结果。活动2: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刚果盆地等地形区,并描述它们所在的大洲位置。活动3.阅读教材P.35“阅读”世界陆地地形之最,并在图上找出它们。思考与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世界地形之最?请在世界地形图上标注出来(

7、教材P.36“活动”2)。活动4:教材P.36“活动”3认识家乡的地形。说一说,你的家乡以哪一种地形类型为主?举例说明当地地形对人们生活或生产活动有哪些影响。学生讨论后回答。海底地形总的来看,陆地地形的起伏是可以通过眼睛观察到的,由于被深厚的海水掩盖,海面一下200米漆黑一片,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人们难以直接观察到海底地形的变化。海底地形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课堂活动:活动1:通过课件展示的“海底地形示意图”找出主要海底地形,并归纳它们的位置及特点。活动2:引导学生画出简单的海底地形剖面图。画完后,教师展示画得好的作品。活动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海底地形的了解。活动6【作业】世界的地形1 完成同步练习本

8、节的内容。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2.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它在使用时有哪些优点以及如何使用及如何阅读地形图;2.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3.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4.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1.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基本概念。2.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

9、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3.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学难点】 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世界的地形2课件展示:19世纪末,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了两个英国人,搜出来一些画有许多密集线条的图纸,特们说是捉蝴蝶的,图纸上画的是蝴蝶。藏族人收留了他们,而且还和他们成了朋友。但这几张“蝴蝶”图后来却带来了侵略的英国军队。这些“蝴蝶”图就是我们要学会看的等高线地形图。活动2【讲授】世界的地形2 等高线地形图为什么要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地形的起伏呢?等高线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呢?等高线是

10、如何表现地形的呢?活动3【活动】世界的地形2活动1:观察教材图2-45“陆地地形示意图”,思考:这种地图表现地形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不足?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表意见。教师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强调主要的优势和不足:这种地图直观地显示了地形状况;但表示的地形不准确,前景比例大,后景比例小;山体背面地形状况不清;我又发表示地面的海拔等。活动2:观察教材图2-46“等高线地形图”,思考:与前一个地形图比较,等高线地形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清学生分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回答。教师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强调主要优势和不足:等高线地形图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各地地形,海拔高低、面积大小非常清楚。但高低起伏不够直观,

11、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等。等高地形图因为能准确地表现地形起伏状况,所以它是最常用的,因此要学会看它。学会看地形图,就必须了解它是怎么样的曲线,是如何绘制出来的。活动4【活动】世界的地形2 活动1: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P.38图2-46,并用笔描出图中400米的线和-200米的线。思考:这两条曲线上的数值有何地理意义?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强调线上各地的海拔高度或深度相同,由此引出等高线的定义: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深线。活动2:用课件展示如图所示地形图,要求学生观察,发现它有何错误。活动3:对照教材P.39“活动”1,观察立体的地形

12、是如何转化为平面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等高线绘制的过程。注意观察不同坡度的地方,绘出的等高线疏密是否相同。有了等高线和等深线,就可以再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各种不同地形了。活动5【活动】世界的地形2 活动1:在教材P.38的图2-47中找到最高山峰、海洋最深处的大致位置。活动2:观察教材图2-49,归纳描述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分别有何特征。教师强调: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弯曲,由山顶向山麓凸出;山谷等高线弯曲,有山麓向山顶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过渡部分;陡崖等高线重合。活动3:利用课件展示如图,要求学生观察,它们是否错误,并说明理由。活动4:完成教材P.3

13、9“活动”2第(1)、(2)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不但可以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形,还可以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前面我们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我们发现立体模型中,坡陡的地方绘出的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绘出的等高线稀疏。活动6【活动】世界的地形2 完成教材P.39活动2第(3)题: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请个别学生回答。教师强调:在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活动7【活动】世界的地形2 活动1:观察教材图2-47,它与图2-46相比有哪些优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进行点评。活动2:在图2-50中设计不同陆高范围的颜色,并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相应的颜色。教师随堂巡视,对学生的涂色给予肯定。活动8【作业】世界的地形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