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说课全集.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229898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体育说课全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中体育说课全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中体育说课全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中体育说课全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初中体育说课全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体育说课全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体育说课全集.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蹲踞式起跑与游戏说课稿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以新课程标准理论为依据,本着“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宗旨。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教学中突出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强调学生“学”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体育锻炼知识与技能,提高自我锻炼能力,为养成终身进行身体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蹲踞式起跑、游戏三、教学目标 1、了解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原理及其在短跑比赛中的作用。2、80%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起跑技术中的“各就位”、“预备”、“跑”,动作要领。3、在拓展游戏中体验身体机体协作能力、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以

2、智慧取胜的个人能力。四、学情分析授课班级为初一年级,其中男女生各占一半。在学生中,全部为新学者。学生之间跑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相差无几。 五、教材分析短跑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田径运动项目。它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趣味性,个人能力。蹲踞式起跑是跑的技术中比较简单易学的一种起跑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较易掌握。当前蹲踞式起跑已成为现代短跑中一个主要的起跑技术。不论是比赛的需要还是从锻炼身体的需要,都应让学生掌握此项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学习,让学生在学练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教学重点:“各就位” 教学难点:“预备”“跑”六、教学设想1.科学分组

3、:按照日常教学情况,将学生分为四个组。(能力相当的对应在一起,增加难度)2.实践体验阶段:一为异质分组,将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组合形成一个学练小组,让能力较好的学生这一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降低差生的学练难度。二为同质分组,将能力水平相近的学生组成学练小组,对身体素质不同、运动能力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供不同的学练内容,提出不同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各自有其不同的奋斗目标。3教师指导:对所有学生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对个别学生采用低起点,小步子,个别辅导的方法。七、教学流程:激趣导入 610分钟 侧身跑游戏1师起跑动作讲解示范2学生学练 蹲踞式起跑 3分

4、四组练习4巡回辅导 实践与体验 1825分钟 (“各就位”前后点的量法与左右脚的之间的间隔(前后一脚半,左右一拳头,第一点离线后一脚半) 身心调整 4-5分钟 放松操、课堂小结初中体育说课稿范文快速跑与负重搬运快速跑与负重搬运说课稿及教案一、本课的指导思想及思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内 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快感。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具有较强的

5、实践性。它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 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角度,重视学生健康三维观的培养,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课力求靠近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所以大胆设计以多种游戏贯穿于教学中,旨在“游戏中练,游戏中表现,游戏中指导,游戏中提高”,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中。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从语文课人民的勤务员雷锋同志是如何助人为乐的故事情节,设计本课情境。旨在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文章的内容,即融入体育与语文学科间的学科渗透和体育与德育之间的渗透,同时也让学生再一次的学习了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二、教学目的通过跑、负重等练习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初步树立正确的快速跑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速

6、度、力量、 灵敏等身体素质。让学生知道正确的途中跑运动技能,以力求达到80%的学生途中跑时不低头,不耸肩,眼平视,蹬地有力。同时整堂课以游戏形式贯穿雷锋同志 几个平凡的小故事,教学内容结合游戏的思想性、趣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和奉献精神。由于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三、教材内容1.跑的练习:快速跑(第一次课)2.负重练习:搬运四、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共30人,男生22人、女生8人,该班学生各方面素质比较好, 同学间团结互助,班集体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

7、作意识,但与他人合作方式存在一定困难,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平时活泼、好动,心理素质较好。但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一)有利因素:由于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普遍较高,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因此对本次课内容将会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只要激发得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很容易调动的。(二)不利因素:由于学生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出现“老师教、学生学”的依赖心理,也有可能会出现厌学现象,这些现象将会给本次课增加不小难度,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采用有趣性的组织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五、教学过程分析体育课的结构是人体的参与活动,根据

8、人体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过去一般把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部分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本节课的主体内容融成了一个整体。根据人体的运动规律,人体从静态到动态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一部分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1、教学常规: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提出相关的要求,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之进入课的良好状态。大概2分钟时间。2、导入热身:采用“音乐准备操”-自编跆搏操。复习老师所授的跆搏操,同时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分组编操,让学生尝试编操的乐趣,教师加以指 导帮助,组合成一套适合同学们自己的操。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集体合作认真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这有助于感情的融洽

9、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为进行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心理准备。大概8分钟时间。而课的主体部分,是“教”与“学”的重点,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 间,积极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进行创新。由于学生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强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新颖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方法:(1)快速集合游戏(情景模拟:雷锋具有的时间观念)。老师运用启发教学法引导出情景,学生练习,要求学生听清哨声,迅速集合,练习学生的反应能力。大概2-3分钟。(2)快

10、速起跑游戏(情景模拟:雷锋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助人)。老师导出情景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采用各种起跑方法练习起跑方式。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自主练习,体会何种起跑方式最快?老师提问,学生总结。大概5-6分钟(3)快速跑游戏(方法:一人搬运实心球一个,可单手或双手将球放在体前、体侧、体后沿直线 足跑练习)(情景模拟:雷锋帮旅客搬东西)。导出情景,老师示范,要求学生练习时眼视前方,脚要尽量落在一条直线上跑。在休息之余,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快速跑的因素,总结动作要领,学生针对自身特点,提高动作技术。大概8-10分钟。(4)两人一组的快速跑游戏(方法:两人搬运一个实心球,可并排搬,可前后搬,可两臂交叉搬)(情景

11、模拟:雷锋与同事之间合作帮助学习)。要求全组同学合作、探索哪两个人组合最好,而且两人合作哪种跑步方式速度最快。大概6-8分钟。 (5)快速跑接力游戏(情景模拟:我们现在接过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大概需要5-6分钟。最后是人体活动由动态恢复到静态的部分,安排一些放松运动如学生自编操,可以使学生身心疲劳得到恢复,这大概3分钟时间。课快结束时,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的情况,教师做个小结同时点一下在现在的社会怎样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再提醒体委收拾器材,宣布下课。大概2分钟。六、预计课的效果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 40%左右

12、,最高心率大概出现在35-40,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达到120-130次/分。根据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材的特点及对学 生的分析进行估测,预计本课能达到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七、场地布置与器材场地:结合我校场地小的特点,场地布置做到小而精一场多用。布局面做到规范合理,便于教师的操作和学生的练习。器材:录音机、磁带、实心球、接力棒教 案教材内容1.跑的练习:快速跑(1)2.负重练习:搬运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90%学生初步了解正确的跑步摆臂姿势和途中跑的动作技术方法,发展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2.技能目标:80%的学生掌握摆臂姿势和途中跑时不低头,不耸肩,眼平视,蹬地有力。3.情感目

13、标: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和奉献精神。4.负荷目标:练习密度40%以上结构教 学 内 容次数时间组织教法开始准备部分一.教学常规1.师生问好2.宣布课的内容3.检查着装4.安排见习生二.导入热身1.复习跆搏操2.学生自编一套操2分钟8分钟组织:四列横队教法:语言激励要求:精神饱满、整齐、注意力集中组织:四列横队(图略)教法:示范法、指导法、启发法、语言提示法基本部分一. 快速集合游戏:听清哨声,迅速集合,练习学生的反应能力(情景模拟:雷锋具有的时间观念)二. 快速起跑游戏:让学生采有各种起跑方法练习起跑,展开想象,自主练习,体会何种起跑方式最快?(情景模拟:雷锋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助

14、人为乐)三. 快速跑游戏:让学生搬运实心球一个与对面实心球交换,并体会摆臂的重要性和沿直线跑。(情景模拟:雷锋帮旅客搬东西)四. 两人一组的快速跑游戏:让学生合作、探索哪两个人组合最好,哪种跑步方式速度最快。(情景模拟:雷锋与同事之间合作帮助)五. 快速跑接力游戏(情景模拟:我们现在接过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2次2至3次2次2次1次2至3分钟5至6分钟8至10分钟6至8分钟5至6分钟组织: 30米教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语言提示法要求:集合快速、反应要快组织:(同上)教法:导入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法、设问法要求:起跑方式多种,不重复。组织:(同上)教法:导入法、讲解法、示范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与探究法、设问法要求:1. 练习时眼视前方,不低头,不耸肩,蹬地有力。2.体会摆臂的重要性。组织:(同上)教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练习法、合作创新、探究法、设问法要求:练习时眼视前方,脚要尽量落在一条直线上。组织:(同上)教法:语言法,合作意识,自主练习法,要求:团队合作精神,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比赛结束部分1. 放松复习学生自编操2. 课堂小结,对同学的课堂表现予以充分肯定和表扬3. 学生自评与互评4. 老师总结并点一下发扬雷锋精神。5. 布置收拾器材,宣布下课。3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