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试题.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229257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曹刿论战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曹刿论战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曹刿论战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曹刿论战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刿论战中考试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神弗福也 福_(2)彼竭我盈 盈 _(3)小惠未徧 徧:( ) (4)公将鼓之 鼓( )(5)何以战 (以)( ) (6)牺牲玉帛(牺牲)( )(7)望其旗靡(靡)( )(8)弗敢专也(弗)( ) (9)忠之属也 (属)( ) (10)遂逐齐师(师)(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9)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

2、逐之。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答: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5用原文语句答题。(3分)文中“齐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齐人三鼓)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B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

3、也C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择其善者而从之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7.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代什么?(2分)答: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曹刿为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为可以追击? 8.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2分)答: 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十年春,齐师伐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郦道元三峡)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

4、雄雌(木兰诗)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10、理解文段内容,然后填空。(每题3分,共6分)(l)本文涉及到的战争,指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战例之一( )。 这场战争中取胜的原因是( )。( 2)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11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何以战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B小大之狱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战于长勺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轼而望之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2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5、,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分)曹 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13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答: 14、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1分)答: 15.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答: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16、下列句中“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肉食者谋之 、长跪而谢之曰、辍耕之垄上

6、 、小大之狱17、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答: 18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次是在 之时(用原文填空,2分)。19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答: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意思对即可。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若答这两句的翻泽,给1分。) 20文段理解。(6分)(1)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7、”和鲁庄公的“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2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C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 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22.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在哪里?请简要地说说你的感悟。(3分)我的感悟: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答对其中一个方面可得满分。 23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答: 24.对下列句子的停顿

8、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5.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又是什么?(2分) 答: 26.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2分)(1)战前: (2)战中: 27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地方?请说出两点。(2分)答: 28。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一鼓作气 辙乱旗靡(2分)29补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2分)(1)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30、下面语境中“故”字与“

9、故逐之”的“故”意思相同的是( )A. 既克,公问其故。 B. 温故知新C.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欲擒故纵31下列句中用“”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2“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2分)答: 33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答: 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3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2分)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限四个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