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岭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228149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岭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岭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岭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岭壁》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岭壁》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岭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岭壁》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岭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会正确书写“缘”,理解“题、横看、缘”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一、情景导入1、你对庐山有哪些了解?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庐山的资料。2、想不想亲眼目睹庐山的风采,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刚才我们的庐山之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以其美丽壮观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文人

2、墨客,为庐山留下了一首首壮美的诗篇。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但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深,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3、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4、理解题目的意思:题:书写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5、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

3、有东坡全集。6、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7、课件出示古诗范读师:读得怎么样?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1)生自由读。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4遍,前两遍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诗的停顿。(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3)师生合作读。读古诗不仅要读的准确,还要读的有节奏,要读的有板有眼。生读前四个字,师读后三个字。二、感悟理解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但是仅仅会读还不行,还要会理解。同学们平时是怎样理解古诗的?1、交流理解方法。(查字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2过渡: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

4、自见。自读古诗,请同学们用你平时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3、生自学,师巡回指导师:学好了吗?谁能说一说,通过自学古诗的前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师:(出示岭峰的图片)岭和峰有什么不同?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岭:连绵不断;峰:高耸入云、高高挺立)(作者还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从“各”字看出都不一样。)师:你能想象一下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庐山怎样的景色?(师创设情境)(远:重峦叠嶂 近:危崖险岩 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 从山下仰望:遮天蔽日 )师:怎样读出不一样的感觉?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自由练读(

5、指名读前两句诗)师:为什么看到的庐山的景色不一样?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 谁知道原因了?出示:只缘身在此山中。出示诗的后两句,指名读。在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是哪个字?(缘)指导书写,理解“缘、不识”的意思。(因为)谁读懂了这两句诗的意思?你能用上什么关联词吗?练习:(我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师:谁能反过来说一说?师: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师:谁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生举例)盲人摸象、下棋等。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物品,如橘子、

6、苹果等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不同。师:结合我们今天学得这首古诗让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怎样做?生答: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师: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师: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谁愿意试着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下自己?学生自由发言。让别的同学去评价他。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师:只有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和别人,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题西林壁这首诗,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后两句告诉我们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呢?(喜爱)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呢?(喜爱、赞美)下面我们就再一次齐声朗诵这首古诗。师生齐诵。三、古诗赏析师: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我从网上查阅到自东晋以来,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就有4000多首,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首描写庐山的古诗请大家一起欣赏。出示课件望庐山五老峰、毛主席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