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工程技术.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225433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工程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卫生工程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卫生工程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卫生工程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卫生工程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工程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工程技术.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工程技术防范危害的技术 卫生工程技术是防范危害的手段和方法。 “危害”常常是指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的状态,因此,防范危害技术是人的健康保障的技术。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危害的状态一般有:尘危害、毒气危害、噪声危害、辐射危害、高温危害等。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危害的根源主要来自:粉尘作业、化工生产、各种有机物的接触性作业、燃烧过程涉及、机械性振动涉及、危险品操作、电磁辐射涉及等等,甚至生活中的吸烟、使用热水器和采暖不当、非环保家庭装修、不良饮食习惯等都会造成对健康的危害。对于劳动过程,卫生工程技术一般称作职业卫生工程,她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研究改善劳动条件的一门学科。国际劳工组织和

2、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职业卫生旨在促进和维持职业工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财富上的最高质量;防止在工人中发生由其工作环境所引起的各种有害于健康的情况;保护工人在就业期间免遭由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所产生的各种危害;使工人置身于一个能适应其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职业环境之中;总之,要使每个人都能适应于其工作。 ”一、职业卫生工程 职业卫生重要任务是治理、评价、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最根本的途径是改进工艺,改进或采用一些工程技术措施,使劳动者不接触或少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而实现一级预防。为消除职业危害,减少事故而采取的工程措施,称为职业卫生工程,也称为卫生工程技术。职业卫生工程是应

3、用工程技术和有关学科的理论及实践来解决劳动者在生产中所面临的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问题,创造良好作业环境,保障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门综合科学。职业卫生工程是安全科学技术的二级学科,是应用工程技术方法和手段预防、减轻职业活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也是一门较为年轻的预防医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综合性学科。职业卫生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排除车间中含毒、含尘气体和废气的处理技术;防暑降温、建筑物通风、采暖和空气调节工程;生产场所的采光和照明;生产噪声与振动控制;辐射防护;个体防护以及其他职业卫生有关内容。职业卫生工程针对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一是生

4、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有害物质铅、苯、汞、砷、氰、氟、石棉和粉尘)、物理因素(噪声、振动、辐射、气压、光、湿度、静电、电磁波、高低温等)及生物因素;二是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精神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使用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技术条件和管理方法欠缺而产生的危害;三是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厂房建筑或布置不合理、由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闭塞过程所致环境污染。对于以上这些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都可通过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加以控制,也包括管理工程的一些方法。职业卫生工程包括

5、6个分支学科:防尘工程;防毒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生产噪声与振动控制;辐射防护技术;个体防护。二、防尘工程 防尘工程是职业卫生工程的分支学科,属三级学科,采用先进科技方法和工程手段,预防、避免、减少、控制各种粉尘的危害,保护人的身体安全及健康。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应用工程技术,是一门防、减、消、控相结合的除尘工程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能较长时间悬浮于气体中的固体粒子。工人在生产劳动中吸入过量粉尘可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尘肺,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是一种严重的职业性疾病。尘肺病不仅使数以万计的工人损害了健康,丧失了生命,给劳动者本人和家庭带来不幸和

6、痛苦,破坏生产力,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给国家造成了不良政治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国仅在国有企业以及县以上集体企业中的尘肺病人数目已超过54万,且新发病例至今仍以每年1.5万左右的速度增长,无论是尘肺患者人数、发病率、还是新发病例增长幅度都居世界首位。多年来,我国防尘工程技术的实践证明,要从根本上解决粉尘危害,就必须采取综合治理。在工程技术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1.明确治理重点,突出治本措施。防尘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粉尘危害严重、尘肺病患者最多的企业及相关的工序和工种。在众多的粉尘危害中,又以石棉尘和游离SiO2含量高的粉尘为最严重。各项治理措施中,首先应当采取命名生产过程不

7、产生粉尘危害的治本措施,从本质上解决,不产生尘源;其次是产生粉尘后,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减少粉尘危害。这些常见的治标措施有:粉尘的湿化、液化、密闭等技术和工艺。2.开发新型防尘产品与无尘或低尘生产设备。研究和开发集防尘设施与生产设备于一体的防尘产品,探索新机理,采用各种先进的除尘技术,产尘的老设备,并根据用途及特点将其标准化、系列化,这种新产品,应确保其技术性能,符合国家现定的卫生标准,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用新型防尘产品取代具有产尘源的老设备,生产中的尘害问题就可解决大半。3.提高通风系统的控制效果,对尘源进行有效的控制。现代防尘工程技术措施中,通风方法仍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如设计合理,使用得当,

8、用较少的排风量能取得良好的防尘效果。4.消除二次尘源。从产尘设备密闭罩的缝隙或开放性尘源逸散到空气中的粉尘,沉积后形成二次尘源。积尘的清扫方法,简便而经济有效的办法是水冲洗。当生产或工艺条件限制不宜水冲时,可采用真空清扫的方法。真空清扫装置有集中式和移动式两种。5.重视对呼吸性粉尘的治理。呼吸性粉尘是导致尘肺发病和恶化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十分强调对呼吸性粉尘的治理。根据国内经验,可采取减尘、降尘、排尘、捕尘等工程技术措施。6.研究与开发综合、高效、自动的尘控监测技术三、防毒工程 毒物对人体及生态环境的危害和破坏作用为人共知。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仅世界工农业生产中涉及的化学物质就有60余

9、万种。迄今在“国际潜在有毒化学物登记组织”登记注册的有毒化学物已达30余万种。毒害物质在其生产、储运、加工、使用过程中,在失控状态下,若其数量超过临界值时,就可能酿成突发性恶性事故,而在通常情况下,因防护不力或长时间危害接触者,导致严重的机体损伤乃至造成死亡或遗害后代。常见的生产性毒物有铅、汞、铬、锰、铍、砷、磷、苯及其化合物、油漆、农药、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橡胶、塑料、制革工艺中的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等毒物,特别是火灾的烟雾中,有毒成分更为复杂,受害者往往是先遭烟雾中毒,而后被烧死居多。防毒工程是防范、消除、减轻或控制外界毒物对人体或环境危害的工程技术方法和措施,包括医学方法、工程方法

10、、管理方法、社会学方法等。它涉及的学科有职业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毒理学、灾害学、化学学、安全工程、防尘工程、消防工程、通风与空调、个体防护学、环境科学、监测与监控工程、防火防爆工程、急救医学及计算机和各种应用工程技术。防毒工程是一门针对性很强,应用极其广泛,与人民生命安全及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一个新兴发展的工程技术领域,是工程技术与卫生工程交叉结合的综合学科分支。防毒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以保护人的安全与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为目标,采用的防毒、消毒、减毒、控毒、解毒的工程技术,其主要内容有:(1)以无毒、低毒物料及工艺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和工艺;(2)生产设备和产品,使其中有毒物料密闭化、管道

11、化、机械化、自动化;(3)开发和应用通风排毒和净化回收工程技术;(4)研究和开发隔离操作和监测监控毒物的工程技术;(5)研究和开发新型、高效的有害烟雾净化技术和产品。例如,过滤净化、湿-水净化、电气净化、燃烧净化及各种净化回收技术;(6)研究和完善防毒工程的组织管理措施,包括领域专人负责,制定规划、宣传教育;(7)实施对重大毒害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以及环境质量控制;(8)建立防毒工程应急救援体系。四、通风与空调工程 一个内部受控的空气环境,即某一特定空间内,对空气温度、湿度、流速及清洁度进行人工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和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卫生要求;在现代工程技术中,有时要求对空气的压力、成分、气味及噪

12、声等因素进行控制与调节。为此目的,采用技术手段,创造并保持满足一定卫生、舒适要求的空气环境,是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目的与任务。为保证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的空气调节称为“工艺性空调”,而为保证人体舒适的空气调节则称为“舒适性空调”。两者在多数情况下,既要满足生产过程的需要,又要保证人体的健康和舒适。对某些有特殊要求的生产工艺,则可根据生产需要,建立单纯考虑生产工艺所要求的空气环境。通风与空调工程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主要工程技术包括:内部空气环境各项参数控制指标的确定;影响内部环境的各种内、外干扰量(热、湿负荷、粉尘、气体成分等)的确定;正常与非正常,不可压缩与可压缩流体的情况下,在一维通风管网系统、二

13、维平面和三维空间及其复合流场系统中,空气、混合气和气固两相流的动力学特性计算;空调系统风道管网、洞库、采场空间及通风巷道网络等环境空气的输送与合理分配,工程优化设计与风机优化选择;空气降温、净化等设备的选择;内部环境控风设施的选择与布置;在影响环境的干扰量变化时,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的工况分析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环境运行自动监测与监控系统和安全防护体系,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整的工程技术学科体系。五、生产噪声与振动控制 生产过程中的噪声与振动控制,在我国于70年代末已形成一门专业,这是一个跨门类、多学科的专业,从安全生产考虑,它是以安全工程学中安全设备工程学和安全人机工程学两个主干学科

14、为理论基础的专业工程技术。从人类居住生产环境角度考虑,它又属环境工程学范畴。1)生产噪声振动与控制的内涵与范畴本学科仅研究生产噪声与振动问题,首先考虑噪声与振动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与危害,这关系到在噪声与振动环境中人和物所处的安全程度,对人的生理、心理影响,包括物(对精密仪器设备、建筑物等)不受损害和功能发挥正常,劳动者和物在作业环境里是否安全与卫生。生产噪声与振动控制涉及到以下领域: (1)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2)损害人的身心健康;(3)影响人的安全行为,人为失误增多。在工程技术上常采用以下消除、减轻和控制噪声与振动的方法:1.噪声源控制。改进机械设计:选用发声小的材料;改进设备结构;应用

15、低噪声传动装置;合理配用润滑剂;改进工艺和操作方法:降低噪声污染,用自动化工艺或机械无人操作;提高加工精密度和装配质量;减少装配误差,避免撞击和减少摩擦。2.吸声技术。多孔吸声材料,一般选用无机纤维材料、泡沫塑料;有机纤维材料;吸声建筑材料。3.采用吸声结构。选用吸声结构,获得较好的低频吸声效果,弥补多孔材料的不足,常用吸声结构有: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穿孔板吸声结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空间吸声体等。4.隔声技术。隔声材料:单层均匀介质型;双层板型;多层复合板型;隔声罩技术; 隔声室。5.消声器。消声器是一种阻止或减弱声能传播的装置,是控制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技术措施6.隔振与阻尼减振。隔振技术:金属弹簧型、橡胶型、隔振材料型;阻尼减振:阻尼材料有基料、填料、溶剂三类。7.个体防护:护耳器(各种类型的耳塞)六、辐射防护技术 科学家发现:一些由不稳的原子组成的物质,能自发地转变成较稳定的原子,在其转变期间放射出量子能量较高的射线(粒子);一些电磁场交变发生源和光源随着频和功率强度增高,产生了高能电磁辐射。无论是放射性辐射或电磁辐射,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