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考试大纲.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22531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0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0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0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0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考试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考试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考试大纲.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澄衷高级中学2014信息科技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考纲及样题高一(4)班任昱暄上海市虹口区东余杭路800号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科技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一、考试性质与对象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通知规定,本考试是以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行稿)为依据的全市统一的面向高中学生的信息科技课程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是衡量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信息科技课程学业水平的依据,是本市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凡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学籍且修完信息科技课程的高中学生均须参加本科目的测试。二、考试测量目标信息科技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

2、和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包括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运用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体现在: 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1、 理解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2、 理解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3、 理解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4、 了解信息科技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5、 了解与信息科技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 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6、 掌握日常所用的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操作。7、 掌握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8、 掌握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9、 能够综合使用各种信息技术。 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

3、能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探索新的知识技能。11、 能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分析某一具体问题(任务)的目的、意义和需求。12、 能根据问题(任务)的目的和需求,搜集所需要的信息,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13、 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完成一项具体任务。14、 能对信息科技发展和应用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评价。说明:上述“某一专门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信息科技课程选学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设计与创作)中所涉及的信息技术,具体要求在“四、考试内容和要求”中阐述。三、等第能力描述考试成绩以等第形式报道,分为“合格”、“不合格

4、”两类,E为不合格,“合格”再分为A、B、C、D四个等第。A等第信息科技课程学业水平达到A等第的考生需要在考试目标的三个方面都能达到考核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能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2能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3能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4能了解信息科技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5能了解与信息科技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6能熟练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日常所用的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操作。7能熟练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8能熟练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9能综合使用信

5、息技术。10能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探索新的知识技能。11能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分析某一具体问题(任务)的目的、意义和需求,结果完整准确。12 能根据问题(任务)的目的和需求,搜集所需要的信息,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结果完整合理。13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完成一项具体任务,结果完整正确。14能对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评价。B等第信息科技课程学业水平达到B等第的考生需要在考试目标的第方面达到考核要求,第 、 方面比A水平略有逊色。具体要求如下:1能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

6、。2能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3能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4能了解信息科技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5能了解与信息科技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6能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日常所用的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操作。7能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8能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9能综合使用信息技术。10能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探索新的知识技能。11能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分析某一具体问题(任务)的目的、意义和需求,结果基本完整准确。 12. 能根据问题(任务)的目的和需求,搜集所需要的信

7、息,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结果基本完整合理。13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完成一项具体任务,结果基本完整正确。C等第信息科技课程学业水平达到C等第的考生需要在考试目标的第、个方面基本能够达到考核要求,第 方面有欠缺。具体要求如下:1基本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2基本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3基本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4能了解信息科技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5能了解与信息科技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6基本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日常所用的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操作。

8、7基本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8基本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9能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探索新的知识技能,但应用有欠缺。10能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分析某一具体问题(任务)的目的、意义和需求,但结果不够准确。11能根据问题(任务)的目的和需求,搜集所需要的信息,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结果不够合理。12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完成一项具体任务,但结果不够完整。D等第信息科技课程学业水平达到D等第的考生需要在考试目标的第、两个方面部分达到考核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部分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

9、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2部分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3部分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4部分了解信息科技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5部分了解与信息科技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6部分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日常所用的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操作。7部分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8部分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9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完成一项具体任务,但结果不够完整。E等第信息科技课程学业水平为E等第的考生在三个考试目标方面尚未达到基本考核要求。四、考试内容和要求根据2004年上海

10、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市中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行稿)以及各区县学校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使用不同的教材,选用不同的选学模块的实际情况,将考试内容分为统一模块和选考模块两部分,考试与教材所使用的软件及环境保持统一。统一模块:信息科技基础容要求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的基本知识信息的概念和特征常见的信息技术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科技的发展及影响信息与数字化信息的数字化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字符的编码声音的编码图像的编码数据的压缩信息技术工具计算机硬件系统冯诺依曼体系及五大逻辑部件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配置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的分类常用软件的安装网络基础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的组成要素网络的功能网络的分类网络的硬件网络协议因特网

11、基础知识因特网协议IP地址和域名因特网的接入方式因特网应用万维网统一资源定位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文件传输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意识的建立计算机病毒及特征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产权软件版权的保护各类侵权行为的辨别和抵制网络道德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识别良好的网络道德的养成选考模块一:算法与程序设计注算法基础算法的概念和特点算法的概念算法的主要特征算法的描述方法算法的描述方法算法的流程图表示算法描述中的语句构成常量、变量和数组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算法的结构顺序结构的描述和运用分支结构的描述和运用循环结构的描述和运用算法实例解析法解析法的特点解析法的运用枚举法枚举法的特点枚举法的运用排序冒泡排

12、序的原理冒泡排序的算法*查找顺序查找的原理顺序查找的算法对分查找的原理对分查找的算法*程序设计程序的语句变量(包括数组)定义运算符、表达式输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注释语句分支语句、循环语句用程序实现算法解析算法的实现枚举算法的实现冒泡排序算法的实现*顺序查找和对分查找的实现*注 (1)本模块中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暂不作统一要求;(2)标识星号 * 部分暂不作要求。选考模块二:数据管理认识数据和数据库数据管理与数据管理技术数据与信息的区别与联系数据管理的概念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常见的数据类型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生活和工作中的数据库应用数据模型三种数据模型

13、关系模型的特点实体、属性、联系、E-R图实体及其属性实体之间的联系与联系的类型E-R图设计关系型数据库的步骤需求分析确定实体、确定实体的属性确定实体间的联系和联系的类型画出E-R图根据E-R图设计数据表的结构创建数据库数据库的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区别和联系使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打开和关闭数据库数据表的创建创建数据表记录、字段、主关键字概念字段和主关键字的设置数据表的维护修改数据表的结构输入表的记录数据表视图和设计视图间的切换编辑数据表的记录同一数据库中复制数据表查看数据表记录的排序记录的筛选深化表的设计单表存储数据的数据冗余问题设计解决数据冗余问题的方案建立数据表间的关系主关键字和外部关键字设置表间的关系编辑表间的关系应用数据库查询的基础知识查询的概念查询的数据源(表和查询)查询执行的结果与源数据表的区别查询的三种视图设计视图、数据表视图、SQL视图各种查询视图应用场合各种查询视图之间的切换创建查询使用查询向导使用查询设计视图(查询设计器)创建简单选择查询(基于单表,指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