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赞说课稿1.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223718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杨赞说课稿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胡杨赞说课稿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胡杨赞说课稿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胡杨赞说课稿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胡杨赞说课稿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杨赞说课稿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胡 杨 赞说 课 稿赵 华 容一、说教材胡杨赞是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课文赞扬了胡杨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让人感到震撼,更赞扬了如胡杨这般可敬的人。抓住胡杨的特点,运用象征的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全文既有蓬勃的激情,又有优美的文笔,二者相得益彰,非常适合朗读,诵读训练。 本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感动”。根据课文内容生动,情感丰富,引人思索的主要特点,结合本学段的要求,训练重点为:感悟课文的美好情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读写结合,感受祖国文字的魅力。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

2、标: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胡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品性,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 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钟情于胡杨的原因,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作者对像胡杨一样在恶劣环境中奉献着的人的歌颂。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课的语言特色,五年级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我主要采用自我研读法。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让学生初读课文,再读课文,细读课文一步步去深入胡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品性。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合作解决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相机采用情感朗读法,让学生进

3、一步文章的思想感情。三:教学准备教师:胡杨图片学生:搜集有关胡杨的资料四:说教学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根据121高效课堂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引入文眼;紧扣文眼,整体感知;自主品读,披文入情;交流体会,精读感悟;领悟表达方法,落实单元重点;升华情感,书写敬意。(一) 创设情景,引入文眼 出示胡杨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第一眼看到胡杨,给你的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如此惨不忍睹的胡杨,作者究竟要赞美它什么呢?让我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在此,以学生视觉的感受与课题的矛盾与反差,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 (二)紧扣文眼,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读课文,

4、用已有的能力和方法学习生字词,思考:作者反复赞美胡杨的什么? 引导学生找到 几个“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句子,并齐读,让学生初次感受胡杨的与众不同。“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这个排比句贯穿全文,在第1、6、8自然段中反复出现,层层深入地写出作者对胡杨树、胡杨的生命和意志、具有胡杨品质的人的赞美。所以,在这里开篇提出,直入主题,也是对开课时悬念的解答。2、作者这么纵情讴歌胡杨,他又是具体钟情于胡杨的哪些地方?(无人关照、弓腰驼背、粗茶淡饭、默默奉献) 在这里,犹如抽丝剥茧,逐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走进课文,细细品味。 (三)自主品读,披文入情 作者钟情于无人关照的胡杨,弓腰

5、驼背胡杨,粗茶淡饭胡杨,默默奉献胡杨,读了课文,你对胡杨的哪方面动情了,请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把你动情的原因写下来,在动情地读一读。 (四)交流体会,精读感悟 课文3、4、5、7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内容、学法上有相似之处,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段落,抓住重点段中的关键句子或词语把所想所感旁批在书上,让学生亲近文本。既关注学生自主阅读时学习方法的指导,又可在交流环节共同分享学习成果,互相补充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对文章思想的体会。重点提示:无人关照的胡杨(第3自然段) 抓住“眼泪”一词,引导胡杨的眼泪是什么?它为何要流泪?体会胡杨受了伤就流出“泪”来为自己包扎伤

6、口,是为了继续生长,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 弓腰驼背的胡杨(第4自然段) 可从“惨不忍睹”“嶙峋”入手,引导说说“什么叫惨不忍睹”“胡杨的长相为何如此惨不忍睹”;理解“嶙峋”,想想嶙峋的老人是什么样子?嶙峋的胡杨树长什么样?体会胡杨弓腰驼背长相是为了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它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极强的生命力 粗茶淡饭的胡杨(第5自然段)“粗茶淡饭在生活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这里呢?”(生长条件极其恶劣)“胡杨粗茶淡饭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4)学到这里,我再次质疑,提出矛盾之处,引发学生思考:在第3、4、5自然段作者从胡杨的“眼泪”、长相、生存环境三个方面来写钟情于胡杨,却没有一个词写出了对胡杨的赞美

7、?那这几段是不是与主题不想符合呢?此时出示图片,提问:一般情况下,什么样的树木惹人喜爱?(花繁叶茂)树木要长得茂盛需要哪些条件?(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适当的水分)引读:然而这些胡杨一样都不具备,只有(读第5段) 胡杨生来没有“锦衣玉食”,只有“粗茶淡饭”,为了抵御呼呼怒号的风沙,胡杨只能把根扎得深之又深,只能弯下腰身,所以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站立在漠漠黄沙之上为了节约那极其有限的水,它只能适应环境,尽最大的努力减少水分的蒸发,所以它的叶形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没有银杏的挺拔和柏树的优雅 。如此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弓腰驼背的胡杨,粗茶淡饭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

8、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对比,图片展示,反复朗读,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胡杨生存条件的恶劣,进一步展现出胡杨顽强的生命力。 (5)作者对胡杨的钟情仅止于此吗?不,接下来学习第7段。默默奉献的胡杨(第7自然段) “彻底”说明了什么?(体会胡杨对人类的奉献是毫无保留的。)胡杨为他人奉献了些什么? 从枝叶到根到泪,毫无保留的奉献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齐读) 小结:无人关照的胡杨,弓腰驼背的胡杨,粗茶淡饭的胡杨,分布在环境恶劣的各个地方,默默奉献的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这些词语都在给我们传递一个信息: 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 问:作者为了表达

9、自己的爱,几次用到了“千年千年千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教学中,再次提出关键句子,正确把握其含义,主题层层深入,更加鲜明,也与开篇相呼应,形成一个回环的整体。到此,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想感情的体会的教学目标已经达成。(五)领悟表达方法,落实单元重点 作者仅仅是在赞美胡杨树吗?还有具有胡杨那样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 你想到了哪些具有胡杨精神的人? 这种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含义的手法叫做象征。 除了象征这种表达手法,文章中还有哪些表达方法值得学习,你能找出来吗? (夸张、比喻、排比、拟人、设问) 新课程提出语文要重在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此,写作方法的感悟与迁移已经实现。(六)升华情感,书

10、写敬意 1、过渡:我们感动于胡杨,感动于它顽强的生命,感动于它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有许多话想要说,一句话,几句话或者试着写这样一首小诗抒发你对胡杨的赞美之情吧! 2、把你的赞美向着无人关照的胡杨说,向着弓腰驼背的胡杨,向着以粗茶淡饭为生的胡杨说。(出示图片)学生交流写的感受或小诗。 总结:(出示图片) 让我们记住胡杨,记住那“无人关照弯腰驼背粗茶淡饭”却能(导读:“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胡杨);让我们记住具有胡杨精神的生命,它们因为不畏艰难、无私奉献,所以在我们心目中像胡杨一样(导读:“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胡杨赞不仅是在赞颂胡杨,还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对,这就是生命,(导读: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 本环节通过书写敬意,既深化了主题,也让学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五、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既突出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展示了写作方法,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