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7220600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文一: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范文一: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范文一: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范文一: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范文一: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范文一: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文一: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强国之本,在于重教。教育之本,在于育人。教育的全部活动是为了人的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这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本质体现,是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与教育的本质特征。主题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案例】如何改变为了分数和升学率,教师累、学生疲、校园死气沉沉的现象?苏州市近年来打出素质教育“组合拳”:明确规定小学、初中每天结束课堂教学后,用1个小时让学生开展活动;明确规定公办小学、初中学生免试入学,任何学校、任何机构、任何个人不准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选拔考试,民办小

2、学和初中不得采用笔试或变相笔试的方式选拔学生,公办、民办中小学不得举办各种形式的重点班和实验班;明确规定不准组织任何形式的节假日整班补课,严格规范教师有偿家教,同时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水平,鼓励学校特色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监督机制。在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的合力推动下,学生负担减轻了,校园生机重现了,中高考升学率提高了,百姓满意了,苏州教育初步实现了培育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的教育目标。【思路】坚持育人为本,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是教育规划纲要关于素质教育提出的“三个坚持”。坚持德育为先,

3、就是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当今我国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德育为先显出强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其次,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内容体系,加强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优秀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等。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分别突出行为养成、情感体验、道德认知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重点。再次,创新德育途径方法和工作机制。坚持贴近实际、贴

4、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知行统一,坚持教育、管理相结合,强化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机制。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我国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时代人才。为此,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更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能力上来,着力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作为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着力点;构建能力培养体系,根据学生成长成才阶段性特点,制定中小学学生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规范,指导推进能力培养工作;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

5、级各类学校要切实把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作为人才培养的常态要求,重视基地和载体建设,开发实践基地,制定每个基地适合不同学生实践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实施方案,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纳入成长记录或计入学分等。坚持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德智体美劳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要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选择性地读课外书、去了解社会、去接触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进而提高其各项综合能力。建立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行“政府负责、部门合作、师生参与、制度保障”的工作体制和“网络完善、设施配套、经费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

6、。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基本达到国家体育卫生和艺术场馆设施、器材配备标准。 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政治经济发展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竞争制胜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对整个教育系统、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所学校提出的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各个学校、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将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到实处,促进进学生健康成长。主题二: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案例】2月16日是西安市100余万中小学生开学报到的日子。西安市教育局派出了督察组到各区县中小学校进行开学检查,“减负”

7、是检查的重点之一。“寒假没上补习班,也没听说哪里开了补习班。”在阎良区武屯中学,一名刚刚报到完毕的高一女生这样告诉督察组人员。到其他区县了解后,督察组人员也得到了类似的答案。原来,由于2010年年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将西安市列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试点地区,去年寒假,西安市一些区县教育部门普遍采取了24小时值班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来严查违规开班等现象。开学伊始,西安市正在抓紧调研制定“减负”实施意见,相关学校也将“减负”列为本学期教改任务。主题三: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案例】温州市实验小学学生林漓尽致是个早慧的孩子,两岁时会背乘法表,三年级就通过了计算机二级考试,四年级通过了计算机三级的上机考试。此外,他在数学与英语上也表现出超出同龄孩子的天赋。为了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校长白莉莉亲自找到了林漓尽致的家长,建议这个孩子跳级,并与家长共同制定了“林漓尽致教育计划”,还为他设计了专门的“课程套餐”。林漓尽致的家长为此给学校寄去了感谢信,信中写道,感谢学校为学生提供了适合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