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基本技能训练18学时.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21667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基本技能训练18学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七章基本技能训练18学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七章基本技能训练18学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七章基本技能训练18学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七章基本技能训练18学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章基本技能训练18学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基本技能训练18学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基本技能训练 一、教案设计单 元第七章 基本技能训练课 题 基本技能训练授课教师杨平华班级 授课时间 2013年11月教学目的熟悉本矿作业环境、掌握井下常见事故的辨识方法、了解井下各种事故的易发地点教学重点掌握井下事故避灾和自救技能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讲授教 具黑板教学过程时间分配(18学时)备注二、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点名(二) 新课导入(三) 新课讲授第一节熟悉井下作业环境1熟悉安全出口每个生产矿井都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各个出口间的距离大于30米。井下各开采水平之间和各个采面都必须至少有2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到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接。2熟悉路标在

2、井巷岔道口或拐弯处有设置的路标。路标上标明了巷道名称、长度以及用箭头指明去矿井安全出口的方向。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通往安全出口的路标。3熟悉避灾路线煤矿井下巷道很多,工作场所分散。每个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避灾路线。避灾路线都挂有路标,路标上画着箭头,沿着箭头指示的方向走,就可以出井。如果通到地面的2个安全出口的坡度都大于45“时,应当设有楼梯间或梯子间。攀登梯子时,要按顺序,不要拥挤。4熟悉井下信号设备井下有灯、铃、笛等声光信号,这些信号分为工作信号和安全信号。它是保证工作联系和安全生产所必需的重要手段。每个矿井的各种信号都有明确的规定。提升和运输一般都用红、绿灯和电铃做信号。此外,还有发生

3、灾害时的报警信号,如瓦斯(甲烷)报警断电仪发出的瓦斯超限报警、设备启动和停止的联络信号、推车工人推车时的大声呼喊、用口哨发出的放炮信号等,听到或看到这些信号,必须迅速停止工作,躲避到安全地点。所有下井人员必须明确做到以下几点:(1)熟悉本矿井规定的各种信号,在井下行走或工作时,听从信号指挥。(2)爱护信号设施,不要故意损坏。发现信号失灵或不起作用时,要及时报告,以便修复或更换。(3)信号设备由专职人员管理使用,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发送信号。5熟悉矿山安全标志矿山安全标志按其功能可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路标、名牌、提示标志、指导标志等。标志详见表3-1至表3 一4。每一位井下作业人员都必

4、须理解这些标志的含义,并遵守标志的指示。6.熟悉井下机电设备井下机电设备种类多,结构复杂难以掌握,操作这些设备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开停时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否则容易导致事故。因此所有井下作业人员,都必须熟悉机电设备的位置,以及其对生产的重要作用,而且做到以下几点:(1)机电设备应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司机进行操作,其他任何人都不准开动、停止或拨弄。(2)不准破坏井下防爆设备的防爆性能,不准拆除各种保护装置和带电挪动设备。井下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采区绞车房、采区变电所等机电碉室,非工作人员不得擅人。(3)井下电缆用吊钩挂在巷道一侧帮上,在巷道内行走时,不得把电缆作为扶手。7熟悉采掘工作面在采掘工作面

5、,作业人员四周都是煤与岩石,头顶上悬空的岩石有可能掉下来,两帮和工作面的煤或岩石也有可能片落下来,这种冒顶、片帮情况都可能造成事故。再加上采掘工作面工作空间狭窄、人员多、设备集中,工作和行走都受到限制。所以,在采掘工作面的工作人员必须能够清楚地辨别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哪些地方比较安全。8熟悉避难洞室避难铜室是供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设施。它分为永久避难碉室和临时避难碉室两种。(1)永久避难铜室。永久避难铜室一般应当设在井底车场附近或采区工作地点安全出口的路线上:铜室内设有与矿调度室的直通电话;构筑坚固,净高不低于2米;严密不透气,或采用正压排风;备有供避难者呼吸的供气设备、隔离式

6、自救器、药品和饮用水等;在采区安全出口路线上的避难铜室,距人员集中工作地点应不超过50。米,大小能容纳采区全体人员。(2)临时避难碉室。临时避难碉室是指利用独头巷道、铜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由避灾人员临时修建的避难铜室。在预定修建临时避难铜室的地点应备有木板、砂子或砖等材料。 9熟悉矿井通风设施矿井通风设施主要有:风门、风墙、风桥、风嗣和调节风窗。(1)风门。风门是既能切断风流又能行人、通车的通风构筑物,分自动开启和人力开启两种。对风门的要求有:应逆着风流开启;每处风门至少有两道,其间距不小于5米;结构严密,漏风量小。(2)风墙。风墙俗称密闭,是隔断风流的构筑物,设置在需要隔断风流而不许行人

7、、通车的巷道中。其作用是密闭采空区、火区和废弃的旧巷区。(3)风桥。风桥是将两股平面交叉的进风回风流隔断成立体交叉的一种通风构筑物。回风流从桥上面通过,新鲜进风流从桥下面通过。(4)风碉。风碉是连接主要通风机装置和回风井之间的一段巷道,断面形状通常是圆形或拱形,以引导风流。(5)调节风窗。调节风窗安装在风门上,是一种增加风阻的调风设施,用于采区内各工作面之间、采区之间,以及各生产水平之间的风量调节。第二节井下常见危险因素辨识一、瓦斯爆炸、燃烧事故常发地点的辨识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其相对密度为。554,比空气轻。因此在风速低的情况下,会积聚在巷道顶部、冒落高顶和上山迎头等处。井下任

8、何地点都有发生瓦斯爆炸的可能,但大部分发生在采掘工作面。(1)采煤工作面的上隅角、采空区边界处、采煤机切割部附近。 (2)顶板冒落的空洞内、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停风的盲巷。 (3)掘进工作面的巷道隅角、掘进机切割头周围。二、煤与瓦斯突出隐患的辨识1.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1)无声预兆。工作面顶板压力增大,使支架变形、煤壁外鼓、片帮、掉渣、顶板下沉或地板鼓起,煤层层理紊乱,煤暗淡无光泽,煤质变软,瓦斯涌出量异常或忽大忽小,煤壁发凉,打钻时有顶钻、卡钻、喷瓦斯等现象。(2)有声预兆。煤层在变形过程中发生劈裂声、闷雷声、机枪声、响煤炮,声音由远到近、由小到大,有短暂的、有连续的,间隔时间长短也不一致

9、,煤壁发生震动和冲击,顶板来压,支架发出断裂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任何一次突出前,并不是所有预兆都出现,仅出现其中一种或数种,而且有的预兆还不明显;也有的预兆距发生突出的时间很短。因此发现任何预兆,都要格外警惕,及时报告和躲避。2.煤与瓦斯突出常发生的环节在采掘工作面都会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且以掘进工作面居多。就生产工序来讲,煤与瓦斯突出大多发生在爆破、风镐(或手镐)作业的环节中。从地质构造来讲,断层带、破碎带、煤层厚度变化带、褶曲地点和煤层倾角变化地点都是容易发生突出的地点。三、水灾事故隐患的辨识1.矿井发生透水的预兆采掘工作面或者其他地点透水前,一般都有以下预兆:(1)挂红。在煤(岩)裂隙表

10、面附着有暗红色的水锈。(2)挂汗。煤(岩)壁上凝结有水珠,说明此时巷道接近积水区。但有时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煤(岩)壁也会挂汗,这是一种假象。所以,遇到挂汗时,要辨别真伪,其辨别方法是剥去一层,观察新暴露面是否有潮气,若有则是透水预兆。(3)煤壁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阴冷的感觉,时间越长越感到阴凉。(4)出现雾气。当巷道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形成雾气。(5)水叫。采煤工作面若在煤壁、岩层内听到“吱吱”的水叫声,说明已接近高压积水区。若是煤巷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6)顶板淋水加大。这表明已接近积水

11、区。(7)顶板来压,地板鼓起。(8)水色发浑,有臭味。这是接近老空区积水的征兆。(9)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10)裂缝出现渗水。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若出水浑浊,则积水区已近。2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点(1)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等地点。(2)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的地点。(3)接近可能与河床、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近的断层破碎带的地点。(4)打开隔离煤柱防水的地点。(5)接近可能出水的钻孔的地点。(6)接近有水的灌浆区的地点。四、火灾事故隐患的辨识1.煤炭自然发火的预兆煤炭自燃的初期预兆有如下几种:

12、(1)巷道内湿度增加,出现雾气、水珠。煤炭氧化初期生成水分,往往使巷道内湿度增加,出现雾气或在巷道壁上挂有水珠;浅部开采时,冬季在地面钻孔或塌陷处会发现冒出水蒸气或冰雪融化现象。(2)煤炭自燃放出焦油味。煤炭从“发烧”(自热)到自燃过程中,氧化时会产生多种碳氢化合物,并放出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味或焦油味等。当嗅到这些气味时,说明已燃到了一定程度。(3)巷道内发热,气温升高。煤炭氧化自燃过程中要释放出大量热量。因此,从自然发火的地方流出的水和空气的温度比平时要高,这一现象人的皮肤可以直接感觉到。(4)人有疲劳感。煤炭氧化自燃过程中,会放出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这些有害气体

13、会使人感到头痛、闷热、精神不振、不舒服、有疲劳感。尤其是多数人同时感到时,应提高警惕,查明原因,以防矿井火灾的发生。2.煤炭自然发火常见地点煤炭自然发火的地点很多,常见地点有:断层附近,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巷、回风巷和切眼;停采线附近;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煤巷的高冒处;假顶工作面;密闭墙内;溜煤眼;联络巷;浮煤堆积的地方。五、顶板事故隐患的辨识顶板冒落的预兆有响声、掉渣、片帮、裂缝、脱层和漏顶等。(l)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木支架就会出现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现象;金属支架的活柱急速下缩,也发生很大的声响;有时也能听到采空区内顶板发出断裂的闷雷声。(2)掉渣。顶板岩石已有

14、裂缝和碎块,其中小研石稍有震动就掉落。(3)片帮。冒顶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变得松软,片帮煤比平时多。(4)漏顶。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在大面积冒落以前,有时因为背顶不严或支架不牢而出现漏顶。若不及时处理,会使棚顶托空,支架松动。顶板岩石继续冒落,就会造成没有声响的大冒顶。(5)裂缝。顶板的裂缝张开,裂缝增多。(6)脱层。检查顶板是否脱层要用“敲帮稳定”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如果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已经脱离。(7)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8)顶板淋水增大。第三节事故应急演练一、演练的类型1桌面演练桌面演练是指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

15、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桌面演练的主要特点是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主要目的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桌面演练一般仅限于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内部协调活动,应急人员主要来自本地应急组织,事后一般采取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的建议,并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应急响应工作的建议。桌面演练方法成本较低,主要用于为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做准备。2功能演练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功能演练一般在应急指挥中心举行,并可同时开展现场演练,调用有限的应急设备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啊应能力。功能演练比桌面演练规模要大,需动员更多的应急人员和机构,因而协调工作的难度也随着更多应急响应组织的参与而加大。演练完成后,除采取口头评论形式外,还应向地方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书面汇报,提出改进建议。3全面演练全面演练是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全面演练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练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