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班级管理_抓养成教育_奠素质基础.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216181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班级管理_抓养成教育_奠素质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班级管理_抓养成教育_奠素质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重班级管理_抓养成教育_奠素质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重班级管理_抓养成教育_奠素质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重班级管理_抓养成教育_奠素质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班级管理_抓养成教育_奠素质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班级管理_抓养成教育_奠素质基础.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班级管理与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阳平镇九营中心小学一、课题的提出1、社会发展的需要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过:“中小学加强德育首先从文明礼貌做起。文明礼貌的传统不能在新一代人中丢失,如果一旦丢失了,小而言之,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大而言之,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带来耻辱。”我们培养的是21世纪的人才,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竞争意识、竞争能力、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科技意识、科技能力、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等素质的未来公民,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创造性的工作。即与养成教育相结合的

2、班级管理工作。2、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的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便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3、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具体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系统要求。3、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国内外研究表明:小学1、2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小学3、4年级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小学5、6年级到初中是逻辑思维的关键期。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而且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环境因素的制约,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各种影响力呈现出一种动态的消长趋势:家庭环境的影响由大变小,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力由小变大。4、家庭教育对养成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孩子在做人上处于“言教”与“身教”的矛盾中;生活上,处于“穷教”和“富教”的矛盾中;在思想上处于

4、“吃苦”和“享乐”的矛盾中;在教育内容上处于“重智”和“轻德”矛盾中;在教育方式处于“放纵”和“专横”的矛盾中;在习惯培养上处于“重分数”和“轻行为”的矛盾中。由于家庭教育的误区,使得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5、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中“质”的指标。而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特别是养成教育还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不

5、能很好的将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和家庭教育、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总之,我们认为只有把养成教育班主任工作相结合,利用班主任的权威性和班级管理的操作性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我们提出这个实验课题。二、实验目的和意义1、针对养成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的现状,有必要摸索出一套班级管理与养成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和方法,以提高我校基础教育水平。2、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拓展教育空间,有效利用班级管理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以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目标。三、实验的理论依据1、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理论集中体现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上,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

6、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新课程改革则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2、养成教育理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正确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教育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日常行为习惯规范化的教育过程。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行为科学、精神医学等学科理论的综合为依据的当代新兴的教育方法。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4、现代班级管理理论现代班级

7、管理理论为我们提供的大量的科学化管理的思想方法,模式、操作原则和经验。充分利用、吸收这些管理理论,丰富班级管理理念,必须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具有活力,使养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四、实验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通过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2、探索可操作的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序列。3、以班级管理为载体,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五、实验内容(一)、确立养成教育内容序列1、养成教育内容的界定养成教育只要包括: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和交往习惯。良好的做人习惯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体现为“有真爱,负责任,明礼诚信,乐观豁达”;良好的做事习惯的核心理念是“规则意识

8、”,体现为“遵守规则,做事有计划,善于合作,有毅力、坚强、求新、立异、追求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体现为“基础扎实,掌握信息,学用结合,善于思考,科学用脑”;良好的交往习惯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礼仪”,体现为“有气质,有修养,有礼貌”。具体细化为;1)、遵规守纪习惯培养包括学校纪律和社会规则教育。学校纪律主要指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以及校纪、班规所规定的各项制度。社会规则主要指交通管理规则、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范和社会道德。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他们遵法守纪习惯,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2)、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态度相关的习惯培养

9、,即勤奋刻苦、仔细认真、积极主动、虚心求教的习惯。因学习是一项持续的、艰苦的脑力劳动,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真正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认真、踏实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与学习过程相关的习惯的培养,即定标预习课前准备听讲作业与复习测试。对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要求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方法科学,学习习惯良好。形成按计划学习的习惯,专时专用、讲求效率的习惯,独立钻研,务求甚解得习惯,查阅工具书、资料的习惯。与能力相关的习惯培养,即观察、阅读与背诵、质疑、动笔、审题、书写、实践创新、独立思考、时间安排等能力。培养能力习惯是提高学生智力的必经之路,是高素质人才培养

10、关键,也学习习惯培养的难点。与生理相关的习惯培养,即端正的姿态和卫生习惯。指学生在站、坐、写字、握笔、读书等方面的姿态必须正确科学,在用眼、用脑、用手等到方面达到卫生要求。根据中小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学习习惯培养的侧重点也不同:小学低年级侧重培养观察力、注意力的培养;小学高年级侧重记忆力、思维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3)、礼仪习惯的培养学校礼仪的培养,包括升旗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同学礼仪、尊师敬长礼仪。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尊师重教的意识。家庭礼仪的培养,包括孝亲敬长礼仪、餐桌礼仪、待客礼仪。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意识,提高自己的家庭修养社会礼仪的培养,包括培养交往礼仪、外出礼仪、着装礼仪。培

11、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公德。4)、劳动习惯的培养,包括培养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习惯。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能力。5)、自我保护习惯的培养,包括交通安全活动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其它安全。树立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技能。6)、卫生习惯的培养生理卫生习惯,包括眼睛保健、唇齿保健、指甲保健、手足保健、饮食保健、体育锻炼等。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保障身体健康,增强体质有着重要意义。环境卫生习惯的培养,包括环境卫生清洁、保持,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习惯。2、明确各实验阶段的实验侧重点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的则重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知识的

12、乐趣。乐与教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气氛中体验友情。小学高年级养成教育的侧重点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二)、确立班级管理体系1、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规范班级管理规范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奋斗目标制定的内部法规,是一个班集体为了管理的需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的需要,从班集体实际出发制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它是以法治班的前提,也是实现

13、养成教育目标的基础。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制度以及养成教育的目标要求,制定出具有文化内涵的班级管理规范。1)、学生思想行为量化考核细则本细则是根据学生成长阶段和班级管理的实际制定的。包括纪律、学习、礼仪、劳动、自我保护、卫生、班干部考核。是把班级管理和养成教育的各项目标予以量化考核,它是班级管理规范的核心。2)班主任助理制度给愿意参与管理的同学以提高管理能力的机会,同时和班级值周考核挂钩。让班级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设立正班主任助理一人,副班主任助理五人,分别协助班务会成员管理纪律、学习、卫生、作业收交和文明礼仪。3)、四人小组制度为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供操作平台。四人

14、小组是一个学习小团体,是一个养成教育考核小团体。设小组长一人,在学习上监督上,在养成教育上监督。4)、监督岗制度即设立晨读岗、午休岗、自习岗、纪律岗、学习岗、礼仪岗、劳动岗、安全岗、卫生岗等。实行专项任务承包责任制,对自己职权范围内的违纪行为有权给予当事者以惩罚。保证班级管理和养成教育的顺利进行。2、创建合理规范的班级管理体系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他的班级管理理念是:班级管理全员参与,相互制衡;管理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为此,本实验的班级管理体系包括:班主任、班主任助理、班委会和监督岗、作业收交组、卫生清洁组、与四人小组、

15、个人组成三级管理体系。 (三)建立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家庭教育协调机制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则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提出:“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可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微、复杂的任务。”不言而喻,养成教育的成功必须实现学校与家庭和协调,实现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家庭教育的结合。1、通过家访、家长接待等形式密切班级与家长的关系,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北京背景,同家长交流学生的教育经验,共同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给教育留死角,不给孩子以欺上瞒下的机会。2、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为学生创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对那些过分溺爱,一味迁就的家长,或哪些封建思想严重,教育孩子方式简单粗暴的家长多指导;对那些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离异的家庭要多关心,尽可能替学生解决更多的后顾之忧。加强与家庭教育的协作,避免在学生教育问题上出现5+2=0的现象。六、实验预期成果1、分别形成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和初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