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改下的误区.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216170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新课改下的误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新课改下的误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新课改下的误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新课改下的误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新课改下的误区.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个误区广阳镇北关庄小学 薛玉围绕暑期新课改的专题学习,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究竟如何实施新课改,好多教师往往把握不住实质,或者把握不住关键,不能驾轻就熟,导致新课改课堂中看似花样百出,其结果仍然离新课改要求相去甚远。针对新课改当中的几个误区,我谈一下对它们的粗浅认识。 一、知道情景创设却不会问题创设前不久,我听了一节“认识乘法”的课。执教者在上课一开始出示了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河边的一角”。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后纷纷发言。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牦牛有帐篷。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动呢!生3:我发现牦牛在开

2、心地吃着草。至此,十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发现,教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又不断有新发现。听到这儿,笔者不禁要问:情境创设到底为什么创设?这样的情境创设,是在上数学课还是在上看图说话课?气氛虽然热烈,可课的性质却似乎改变了。其实,在出示情景图后教师只要提问图上有几种动物?它们各是几只在一起的?接着引导学生2只2只地数牦牛,3只3只地数羊,然后让学生想办法求牦牛和羊各有多少头。这样,学生就能在问题情境中有效地捕捉数学信息,初步感知“几个几”的生活现象,为接下来学习乘法作好必要的准备。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但是,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让过多的

3、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二、过于强调“生活味”,忽略了 “数学味”如今的数学课,“生活味”渐渐浓了起来,有的甚至超过了“数学味”。一位教师上“找规律”一课,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寻找搭配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组织:引入周一的菜谱,让学生按一荤一素搭配起来,使他们能初步理解搭配的意义。展开周三的菜谱,让学生按一荤一素自由地搭配,在搭配的过程中体验有序搭配的必要性与价值,从而使学生产生有序搭配的内在心理要求。巩固周五的菜谱乍看上去,这节课可谓是具有浓浓的“生活味”,学生始终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学数学。但是我们在

4、听课中发现,学生和老师书写这些菜名花费了很多时间,学生汇报时,很容易把荤菜和素菜搞混淆。人为地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更不用说学生看到这些美味所引起的条件反射了。尽管学生在挑选和搭配时显得极其的可爱,教室里也不时有一阵阵笑声,但数学的力量与价值在这种有点异化或泛化的“生活化”中,显得苍白和无力。笔者不是反对数学课堂联系学生的生活,笔者反对的是把“生活化”作为数学课的单一追求甚至是唯一追求。“生活化”情境应是有选择的,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应有浓浓的“数学味”,应避免虚幻与幼稚化倾向。三、过于强调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现在,我们在数学课堂上看到的几乎都是小组学习形

5、式,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尤其是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在一些数学课堂上,我们常常见到如下的镜头:几张桌子拼凑在一起,学生围成一圈,当教师号令一下“现在开始合作”,学生马上动了起来。有的小组学生连合作干什么还没有搞明白,教师又说“停止”,学生则马上恢复原状。过一会儿,当听到教师的号令则又再来一次“小组合作”。当教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每个学生马上都开始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教室里很热闹,可小组内谁也没有听清同伴的发言,有的甚至连自己说了什么都不清楚。当教师让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时,总有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组,成了专门的发言人,其他学生更多的只是“陪客”、旁观者(在某种程度上,小组学习产生

6、的旁观生的心理伤害程度比大班教学中更甚)。有的班级学生人数多,教室里分成了十几个组,教师想全面了解每一组的合作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小组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组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而且国外早就有专家研究指出,最适合进行小组学习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25人。而现实是绝大多数班级学生人数是超过25人的,有相当多的班级学生人数超过50人。再从数学知识的特点来看,并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小组学习,也不是每一节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小组合作。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