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学习报告:德国工匠精神【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21492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学习报告:德国工匠精神【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学习报告:德国工匠精神【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学习报告:德国工匠精神【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学习报告:德国工匠精神【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学习报告:德国工匠精神【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学习报告:德国工匠精神【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学习报告:德国工匠精神【精品文档】.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学习报告:德国工匠精神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德国的教育一直走在世界的前面,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人才是根本,而教育是为了培育人才。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学习报告:德国工匠精神,快来看一看吧。 德国是欧洲第一大国,欧盟第一强国,经济总量排世界第四。德国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战败国。1945年以后,领土割裂,被强行分裂为后台分别是美国和苏联的政治、军事、文化和意识形态严重对立的两个政权,分别为北约和华约的核心成员国和敏感地区。在这么一种内外交困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德国居然令人惊异地重建和崛起,再一次领

2、衔欧洲,再一次登上世界强国的交椅,充分展示了德意志民族的潜在优势。 对我们最具启发意义的,当数教育。德国的教育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世界级科学家、哲学家和艺术家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当代,教育让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地,让德国走向统一,走向复兴和强盛。 去年10月10日到22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举办者代表和管理团队一行6人到德国和荷兰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职业教育公务考察。我们从德国东南部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开始,沿途经纽伦堡、斯图加特、海德堡、法兰克福、科隆,再经德国西北部的杜塞尔多夫和杜伊斯堡,到达荷兰阿姆斯特丹,从阿姆斯特丹回国。十来天时间,先后访问了巴伐利亚经济职业培训学院、经济专科高等学校、

3、经济应用技术大学、安斯巴赫市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盖森海姆葡萄酒专科大学、欧福应用技术大学伊斯坦校区、欧福应用技术大学科隆分校、科隆大学等学校。公务参访了巴伐利亚州政府文化科学教育部和德国职业教育基金会。十天行程,收获颇丰。下面,我从5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教育立国,尊重学生,人尽其才,人人成才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德国更重视教育。大国之间最终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军事力量,国土资源,经济发展,都在不断变化中,都只是暂时的。长期强大的国家,都有完善的科学的教育体系,有充足的教育投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熔铸在国民心中。能够做到这些,国家现在不强大,今后也一定会强大;如果

4、缺失了这些,即使现在强大,今后也会落伍。 世界现代大学起源于德国,现代中小学教育体系也起源于德国。19世纪中前期,德国还只是被欧洲主流文明所排斥的贫穷的封闭的一系列小邦国。德皇威廉二世为了赶上英国工业文明,痛下决心建立起现代教育体系,在国力非常贫困时拨款支持办学,他出钱让欧洲的知名学者到德国来当大学教授,这些教授做了一些让他不高兴的事,甚至骂他,他都能容忍。他说,让他们骂吧,学校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学术理想。全世界的研究型大学,其根基都在德国,德国号称哲学之国。研究汉学最好的两个国家,德国就是其一。中国的老子,户均拥有量在德国达40%,远远超过老子的故乡中国,列全世界第一。 教育就是培养人才。什么

5、叫人才?德国将人能够尽其才视为人才。所以德国重视社会环境,重视儿童的成长,强调教育均衡和机会均等,为人才成长提供丰厚的土壤和充分的条件。德国国家和民间都有这样的理念:儿童是属于社会的财富,今天的儿童就是国家明天的栋梁,未来的国家运行要靠现在的孩子。为了让明天的社会更美好,必须对今天的孩子予以关照。德国非常重视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通过启发式教育,保护人的个性,培养人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有了对生命的尊重,有了独立的人格,就有了求知探索的内在动力,就会让人找到幸福的归宿感,产生创造的激情与冲动。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由此而生,德国的教育制度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氛围,把个人潜力发挥到极至。最终,成功的

6、教育让德国制造蜚声海内外,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 在我们考察的各个职业院校和大学,经常看到师生在举办各种研讨班和交流会,培养人的会话能力、应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的教室和实训室大多是连在一起的,纯粹的讲授式的教室和报告厅很少,有的是专门留下来的传统文化遗迹。新建的教室都设计成马蹄形的格局,教师和学生不是面对面,而是在学生中间,学生可以互相看得到。正是这种平等自由开放的教育理念和按照这种理念设计的教育设施,形成了德国各级各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的学风,良好的心理与健康的体魄。教育界和社会上强调各个工种和岗位都是社会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应该全力以赴,尽

7、职尽责。学校和社会融为一体,充满创新的激情与活力。 德国的学制结构大体如下: 学前教育:3-6岁是学前教育,政府基本不管。 小学教育:教育部从儿童6岁以后才开始管。法律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必须上学,否则家长要承担法律责任,轻则罚款,重则入狱。小学实行四年制,一般10岁毕业。 中学教育:小学毕业,根据孩子的学习状况来决定孩子进入什么样的中学。德国的中等教育没有初中高中之分,设立三类学校让学生选择: 第一类学校有点像我国的重点中学,他们叫示范中学,接纳小学四年成绩最好的学生。这类学校是培养到大学的学生,不过,也有职业因素贯穿其中,鼓励示范中学毕业的优秀学生选择优质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在完成8年(

8、巴伐利亚9年)的学业后,不经过高考门槛,经会考合格并拿到毕业证书,根据自己的意愿直接上大学,依据是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成绩。每学期1-2次知识考试,主要科目结业有会考,还要计入学生课堂讨论、社会实践、完成作业情况等因素。如要想就读慕尼黑大学、科隆大学、洪堡大学等11所名牌大学,你必须要拿出整个中学阶段最优异的成绩。如果成绩不够优异,只能申请其他大学。德国公立大学都是免费的。 第二类学校有点像我国的职业中学,接纳小学四年成绩中等的学生,这类学校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进入相当于我国专科和高职的技术学校就读。 第三类学校专门接纳小学四年成绩靠后的学生。这类学校的学生中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聘用单

9、位的老板还必须出资让其参加相关的职业培训。德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必须经过职业培训。售货员须到商业学校培训,建筑工人要经过建筑学校培训,农民在家种地也得有农校毕业证书。 德国重视教育投入,1989年教育经费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 %了,国家确保教育经费每年增长。近年来,教育经费增长超出经济增长速度3倍多。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中等教育的国家。目前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制(巴伐利亚州为13年)。德国的义务教育制和职业教育双元制零距离接轨。公立中小学都不收学费,并免费提供部分课本、文具等,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享受学校困难补助。私立中小学,允许学校收费,同时国家也给予学校一定的资金补助。 每个

10、孩子的智力和兴趣的发展程度和方向是有差异的,人人读大学不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关键是怎样最大限度地做到人尽其才。在德国,产业工人和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他阶层相差不大,在社会权利方面也完全平等,很少有人为自己的工人或农民身份而感到抬不起头。我在公务考察中提问,问了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业差异会不会像中国一样形成惨烈竞争,导致若干年后职业收入差距和社会歧视?他们耐心地回答了我的提问。他们的收入即使有点差异也不大,有时甚至是反向的。德国人内心就愿意当技术工人,当司机,当护士等从事一线劳动的人很普遍。德国家长决不会对孩子说读不好书,你就去做工人、做农民这样伤害孩子心灵、摧毁孩子信念的话。正是大批经过职业培训

11、的熟练技术工人和技术农民使德国工业产品和农产品都能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德国的大学尽管重视职业教育,接地气,但是它并不势利,不唯利是图,保持着学术的高雅、探索的热情和对真理执着的追求。科隆大学是德国11所精英大学之一。科隆大学有四万学生,竟有一万五千学生在学哲学,其中有10%的国际学生,德国本土学生竟然占90%!他们重视对国家民族、生命、人类、未来的思考,我们则太重视谋生手段。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哈特曼、雅思贝尔斯、布洛赫,注定只能产生在德国。我们在教育问题上的短视行为可能会导致在今后的世界竞争中再一次惨败。 德国的学生,对学校、老师、专业、手艺,充满着神奇的憧憬和动力。考察中,我们亲眼

12、看见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实训,我们聆听了一个德国职业学校的阳光女孩跟我们讲她对她所选专业的热爱和人生规划。她仍然还是想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解决在企业工作后发现的难题。那种年轻人的渴望,对生活的信心,对未来的规划,那种雄心勃勃永无止境的追求,令我们佩服和惊叹。这种学生,这种学校和老师,最终成就了德国教育的辉煌,成就了德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参差不齐才有自然,错落无致才显天真,这是属于教育生态学的范畴。中国的教育生态不太好,学校和教师往往不重视从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教育问题,学校大于师生,教师大于学生。教师不缺乏专业知识甚至动手能力,但是缺乏关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知识。如果我们的学校和教师不掌握学情数据,

13、就不能及时进行分析、反馈,发现学习过程中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教学改革可能是作秀,再花哨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也在提以学生为本,说说而已。跟教学不发生直接关系的所谓学生工作,其实是空中楼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教育看未来,关系到在终极竞争中是否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教育需要反思的东西太多了! 二、职业教育双元制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职业教育的国家,职业教育走在世界前列,被称作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德国目前有各种职业学校9000多所,专业多达360多个。早在12世纪,手工业行会中就出现了学徒制职业教育。经过数百年的演变,这一优良传统发展成了今天的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全方

14、位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成功的关键。双元制是同时在两个地点,有两个教学实施主体,也就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同时进行教学。学生每周在企业里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里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以专业理论与技能教学为主,学生可以在企业边实践边理解和消化专业知识,在学校又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寻找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6岁以后,学生可以选择职业教育,也可以选择精英教育。两者之间可以融合,学分可以互认互转。可以在工作以后再读书,进入精英大学拿文凭,也可以大学毕业后进入职业培训,再到企业,浑然一体,互相尊重,没有歧视,没有芥蒂。精英大学毕业生可

15、获年薪4万欧元左右,大学教授和专家,年薪可达6万多欧元。而直接进入职场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也可以拿到2500到3000欧元的月薪。收入差别并不明显,这也是德国职业教育能够成功的客观优势。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几个特点: 1、政府高度重视 巴伐利亚州政府副秘书长沃尔夫冈。热哥(Wolfgang.Siegel)先生说: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纳入职业教育体系,都由政府在管理。巴伐利亚文教科学艺术部,相当于中国的教育管理职能部门。16个联邦州都是大体相同的,各自立法。 德国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均参与职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政府利用国家财政资助职业教育发展,各职业学校大多是公立性质,校舍、教学设备、实验

16、场地等均由国家出资建设。中职学生每年培养经费约1.5万欧元,而普通中学生每年的培养经费不到5千欧元。为了减少政府的开支,同时也为了学生能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国家鼓励大中小企业开办职业学校,并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将企业用于教育的所有费用都计入成本。小企业接受了职业培训任务,还可获得一定数额的政府补贴。德国成立了职业教育研究所,成员由联邦、州、工会和雇主四方代表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听取各类专家的意见、跟踪各行业的发展趋势、拟定培训条例和教学大纲草案。最后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及其他各专业部门共同对草案进行审核并通过。 2、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主体 双元制的核心在于:对职业教育学生负责的主要责任方是企业,学校方是协助。德国的中学生毕业后,要先到企业应聘,与企业签订劳动和培训协议后才被派往职业学校学习,其身份既是学徒,又是学生。德国规定,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其主体责任方是企业而不是学校,企业对学生全面负责而学校只是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