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备考之十大强化策略.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7214772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高考备考之十大强化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理高考备考之十大强化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理高考备考之十大强化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高考备考之十大强化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高考备考之十大强化策略.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高考备考之十大强化策略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沈斌尽管说,高考备考应该是功夫在平时。但考前的强化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也非常重要。策略一:作为“分析师”,摸清学生的薄弱环节俗话说,知子莫若父。但从地理学科角度看,清晰地知道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应对考试的优势和劣势,是地理教师的职责。这种把握和了解要基于对学生平时的练习、测试的详尽分析。这种分析要非常细致,包括每个个体学生掌握知识点、知识块(这要对照考试说明)的状况,是否存在明显的知识缺漏;在审题方面是否有方法性的错误,是否有强烈的审题的意识和良好习惯;在答题过程中是否会有逻辑思维方面的混乱,是否会挂一漏万,洋洋洒洒,却不能答到要点的现象;学生在考试过程中

2、能否始终保持一个冷静、平和的心态,是否会因为一、两道题目而造成满盘皆输的情形,如此等等。策略二:作为“经师”,帮助学生仔细研读教材回归课本,这是每个高三教师都知道的道理。但如何回归?如何指导学生仔细研读教材?如何帮助学生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如何理解原理和规律?如何把握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那种教师包办代替,简单呈现教材逻辑结构的方式,我觉得不可取。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应该是个好办法。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还是比较空泛。如何更具体?比如,在帮助学生分析试卷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地提示学生阅读教材中具体的某某部分,要让学生明白,答案源自课本;比如,教师根据考试说明转化成系列问题,以地理图表为线索,让学生

3、以理解重点图表为主要线索,阅读相关文字,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让学生通过回答相关问题而自我监控学习的进程(有相关博文可参考)和监测学习的效果。策略三:作为“设计师”,提供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变式”仅仅简单地回归课本还不行。毕竟高考试题采用教材中的原题、原图的情况极少出现。高考,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而且有教育理论表明,“迁移”不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因此,对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重要的原理和规律,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新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帮助其学会“迁移”。这方面的变式,我觉得尤其重要的是要对图的呈现方式进行变化(历年的高考题中这样的

4、例子比比皆是)。教师要注意收集和自己编制一些变式题,让学生练习。策略四:作为“人师”,要求学生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在考试过程中遇到挫折,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这是难免的。考试不能拿满分,这也是最普遍的。此时,“我难人亦难,我易人亦易”这样的心理暗示就不是阿Q式的自我解嘲,而是心理调适的重要法宝。坚韧不放弃,求胜不言败,是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样的心理品质,不仅在考试中需要,也是趟过人生长河所必备的。另外,地理试题还有这样一种现象,看起来难、烦的题目,只要克服焦躁心理,按照步骤,细细分析,往往求得答案比较容易;而看起来不难、题目情境简洁的题目,往往求得答案反而比较困难,需要考生的“洞察”,其答题的“门槛”

5、一般比较高。 对于一个失去希望并放弃高考的学生,教师常会觉得“常规”的教育手段失效。“心病还需心药医”,首先要解决其“可教育性”的问题;其次,高考不仅仅是为了考上大学,参加高考,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本身就是我们的“成长”。策略五:作为“导师”,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地理思维存在比较一致的思维“定式”和分析框架。或者说,地理中存在一些“八股”,也有一些“公式”。例说地理问题分析法有详细阐述。策略六:作为“发现者”,从试卷本身发现答案地理考试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特别是从地理图表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从试卷上分析出答案,知道命题人要我们从哪些方面答题。从这种意义上讲,考试过程是个“发

6、现”之旅,是个揣摩命题人的过程,也是个和命题人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命题人给出了话题,框定了思路,需要答题者去理解,而不是误解。比如,选择题的选项往往会设计一些诱错选项,这些错误选项,往往就是我们的思维不规范最容易得出的结论。比如,地理综合题,往往是遵循这样的出题思路的,是什么?有什么特征(地理分布、地理过程)?有什么规律?为什么会这样(发现其他要素对该现象的影响)?这样的现象有什么影响(这种要素对其他要素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对特定的对象,是好还是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策略七:作为“点拨者”,举一隅而以三隅返在讲评地理选择题的过程中,建议要“小题大做”。首先,选择题的答案,应该是

7、最合适题目要求的答案,是某种情境之下的“最佳”,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其次,就一道题目讲一道题目,是比较忌讳的,若能深入挖掘,以一道经典题为例,说明一类题的解决方法,那是很理想的。带着学生会解题,不是高明之师。在学习阶段,你带着他,你是学生的“拐杖”,这是必须的;但高考是要求每个学生独立解决的,不能有“拐杖”。高明之师在于让学生逐渐丢掉“拐杖”、丢掉“学步车”,独立行走。策略八:作为“合作者”,切磋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仅仅是参考,不是完美答案。综合题中的人文地理试题,往往答案不是一元的,不是固定的。这种切磋需要有这样的思路:你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有什么差异?这种差异是怎么产生的?这种切磋,需要师

8、生合作,教师要做这事情,目的是要发现学生的错误是否和自己的教学有关系;学生更要做这事情,这是学会“捞分”的本领。这里要强调说明的是,在我们讲评综合题的时候,仅仅用口头语言可能还不行。需要留下“痕迹”!让学生有回头看的东西,留下教师的“笔墨”。策略九:作为“策划者”,把握适应性练习的内容、频次、侧重点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资源的重要提供者,作为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在“强化”、“适应”高考的阶段,尤其要重视对适应性练习的设计、把握合适的频度、对每次的练习卷的侧重点要有系统的和整体的规划。不能将适应性练习作为填补空白时间段的手段。通俗说,就是不能用适应性练习来“混”课。此外,在考前辅导阶段,根据我们的研究,根据我们的洞察,将我们自身想象成高考命题者,命制一份“高考题”也有必要。策略十:作为“激励者”,不断督促,不断鼓动现阶段,应该属于高考的冲刺阶段了。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懈怠,咬牙坚持到底。作为共同应对高考的师生双方,都需要:不留疑点,不留困惑,不留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