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易运气学解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易运气学解秘.doc(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易运气学解秘第一章 学习五运六气学说的关键学习五运六气学说的关键是什么?即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的“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因为,“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度,指周天的度数。日月是天象,日月的运行规律,由天度测之。天度又是制定历法的依据,放过来说,就是由历法可以推算出天度,掌握天象。所以,对于医家来说,精熟历法是必要的,由历法可以推知天象规律,可以掌握气位的划分。化生,指万物的化生,是物候。物有生物和非生物,物候包括生物的生理及病理变化。气数,气指气化,数是规律,定数,气数指万物的气化规律和定数。欲知气化规律,首先要知气位划分。欲知气位划分,又要先知道历法。因为历法
2、是依天度制定的,是气位划分的依据。其中包括天气,地气及人气的划分。由此可知,掌握历法和气化规律及定数,是学习五运六气的关键。素问天元纪大论引太始天元册说:“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日阴日阳,日柔日刚,幽显既位,寒暑驰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这段经文即讲述了学习天文历法和气化规律的重要性。第一,“太虚廖廓,肇基化元.星悬朗,七曜周旋”,是讲天体运动,要强调宇宙天体运动是气化的根本,只要天体运动不停止,那么自然界万物的气化也就不会停止。日月星天体运动是制定历法的依据,不看不通。从哲学角度讲,这是宇宙本体论系统,他们的结构形成为一个整体宇宙的
3、架构模式。第二,“肇基化元,万物资始.生生化化,品物咸章”,是讲气化规律为物化的基础,万物统一于气化,学医必须掌握气化规律。从哲学角度讲,这是宇宙生成论系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宇宙的生化系统。古人为了便于学习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建立甲子六十年系统,将天度历法和气化规律及定数概况于甲子系统中。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始于甲,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气,气可与期。”十天干代表天气,十二地支代表地气,“子甲相合”,天地气交,而气化生矣。可知干支系统具有春生,夏长化,秋收,冬藏的气化规律,史记律书和说文等书曾对干支的含义作过精辟讲述。又十天干标记月亮的视运动位置,十二地支标记太阳视运动的位置
4、,甲子结合就是具有调谐日月运动的历法性质。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可知内经一再强调的是天体运动规律和气化规律,而这两者皆合于六十甲子系统之中。只要掌握六十甲子系统,就能知古验今。由上述而知,掌握学习好六十甲子系统,又是学习五运六气的关键的关键。第二章 内经的天文历法内经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于日月相应也”,“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生气通天”,“阴阳系日月”。所以强调研究中医学,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并特别指出日月五星显出的天象,是大地上万物生长化收藏及产生灾害的根本。如周易贲彖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时变”是产生万
5、物化生和灾害的直接原因,但产生“时变”的根源是天体运动。所以,近年来人们称中医学为天文医学。而五运六气理论是天文中医学的核心,天文历法知识贯其中。因此,要想学精学深学好运气理论,只有首先精通内经中的天文历法,才能达到事半功陪的目的。第一节 古六历 在学习研究内经历法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下古六历的知识,才能知道内经用的哪部历法。汉书律历志记载古历有“黄帝,颛顼,夏,殷,周及鲁历”六种。我在中国古代历法解谜-周易真原书中研究得出夏商周三代历法的“三正”是:周正建子,取太阳在南回归线冬至节,天气最冷之时。商正建丑,取时于天地之气相差“三十度而有奇”的雨水节。夏正建寅,取时于冬至后“六十度而有奇”的雨水
6、节。如尚书大传说:“夏以日至六十日为正”。三代“三正”的确立,都是有其天文背景的,即以太阳在南回归线冬至点为基准。这样看来,所谓现行的以立春为年首的夏历,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所以,我当时称之为传世夏历。现在看来,还是称之为传世农历为妥。那么,这种传世农历是哪部分历法呢?我认为,应该是颛顼历。史书记载,颛顼历为秦始皇所采用而颁发于全中国,到汉代初的百年间还继续行用颛顼历,直到汉太初元年才改用太初历。陈美东至古历新探中研究指出,颛顼历的历元在甲寅年正月甲寅朔旦立春,即以立春为年首,合朔时刻在朔旦。并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天文资料为证。陈美东说:“颛顼历每经一元,非但日月回到原来的起始状态,年月日的干支都
7、回到甲寅,而且五星也都回到晨出的位置。即历元时,符合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条件,每个元首都是上元。至此为止,我们可以有把握的说,关于颛顼历的历元问题,古人所言在甲寅年正月甲寅朔旦立春,七曜聚于营室附件,是大致符合事实的。” 那么,以立春为年首的颛顼历,其天文背景是什么呢?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冬至后四十五日是立春,夏至后四十五日是立秋。说明颛顼历正月年首的确立,也是以太阳在南回归线冬至点为基准的,并以气候为依据。 有上述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历法的发展。颛顼历年首始于立春,是以气候为主旨。夏历年首始于雨水,万物始生,是以物候为主旨。商
8、历年首始于大寒,是以地气阴极一阳生为主旨。周历年首以冬至为始,是以天气阴极一阳生为主旨。气候物候为末,天道为本,由末及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这四种历法,皆以太阳在南回归线冬至点作为基准,具有天文学上的真实意义,是科学的历法。内经天文体系内经中记载着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如宇宙理论,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北斗星等。一中国古代宇宙理论-天圆地方说 北宋沈括在他的浑仪议中引用内经中的一段话:“立于午而面子,立于子而面午,至于自卯而望酉,自酉而望卯,皆曰北面。立于卯而负酉,立于酉而负卯,至于自午而望南,自子而望北,则皆曰南面”。在平面上表示方向,上为南,下为北,面南就是面上,
9、上为天;面北就是面下,下为地。所谓“面子”,“面午”,“望酉”,“望卯”实际上就是面向于子午卯酉圈内,所谓“负酉”,“负卯”,“望南”,“望北”实际上就是面向于子午卯酉圈外。外为天为圆,内为地为方。吕氏春秋圜道说:“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这种天圆地方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观。面向于内,就是面向于地和年向于北,故“皆曰北面”。面向于外,就是面向于天和面向于南,故“皆曰南面”。内经的南北政说即源于此。因天寒地热,故“面北”曰南政,“年南”曰北政。天道圆,一半支地上,一半在地下,故六气有司天和在泉之分。地道方,故五运有地理东西南北中五方。若以五运言南北政,面向于内为中央,属土,故玉冰
10、,张景岳等人以土运为南政,其余四运为北政。但南政是面北,不是面南,北政是面南,不是面北。 “天圆地方”是古人对天和地观察直觉印象的概括。金祖孟说“这里,地方在字面上是大地是一个四方形的意思,实际上是大地是一个平面的意思。这是因为大地的直觉印象,只能是平的,而不能是方的;大地没有任何渠道可以在人们的头脑中产生大地是一个四方形的印象”。 金祖孟认为,天圆地平是浑天说的一个内容。他在讨论吕氏春秋宇宙观时说,有始篇中的“八风”“九野”说法是浑天说的内容。由此而言,内经中的“八风”“九野”说,也应是浑天说。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
11、,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于枝叶也。.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大气举之也。”“寒暑六人,故令虚而生化也。”大地在“太虚”之中,“大气举之”。悬浮在“太虚”中的日月星辰之围绕大地作周天运动,导致阴阳昼夜寒暑之变,万物由之而生而化。由“日月周旋”运动说明天是圆的。由“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看,地是平的,因平能置物。这正是浑天说的内容。浑天说以观测者为中心,符合内经观点。二太阳运动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天运当以日光明”。这说明太阳是天体运动的主宰者。研究人体科学,首先必须研究太阳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因此,研究太阳运动规律就成了首页任务。1 太阳周日视运动人们每天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运动
12、,就是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实际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其运动轨迹是赤道。内经以太阳连续两次平旦的时间间隔为一日。如灵枢卫气行说:“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据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平旦是天地与人体“阴气未动,阳气未散”之时。那么“平旦”在何时辰呢?王冰注:“常起于平明寅初一刻,艮中之南也。”平明,联绵字典:“犹平旦也”。内经将一日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标记之。如灵枢卫气行说:“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此以子午线分夜半与日中之阴阳,以卯酉线分昼夜之阴阳。以每日太阳中午的时刻为午正,每一时辰约合今日二小时。一日划分为十二时辰,二个时辰为一气,则合成六位,成为一日六气划分法。内经还用漏壶计量时
13、间,将一日分为一百刻。即太阳日行一周,经历周天二十八宿,历时一百刻。一回归年365日25刻,每年余25刻,四年盈一白刻而满一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日”。每年六气为六步,四年二十四步为一纪积百刻成日。内经又根据每日地球自转一周所受太阳光强弱的不同,几阴阳的消长盛衰将一日划分为四个时段和五个时段。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灵枢营卫生会说:“夜半为阴陇.平旦阴尽.日中阳陇.日入阳尽.”。而素问脏气法时论将一日分为平旦,日中,日映,下脯,夜半五段。次分法以应五运。 太阳周日视运动,每天从东方升起,经过南方,到西方落下,这
14、东,南,西是地球北半球人们观察得到的方位,此处还有一个观察不到的“北方”。在平面上表示时就是左为东,上为南,右为西,下为北。加十二时辰,为日出之卯,日入在酉,日中在午,夜半在子。这是一幅天圆图。 从日出到日入为昼为阳,从日入到日出为夜为阴,即卯酉连线将太阳周日视运动的轨道一分为二,昼为阳为明,夜为阴为暗。这是以昼夜明暗把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圆道分为阴阳两部份。 又从夜半最冷时到日中最热时,气温由低到高为阳,从日中最热时到夜半最冷时,气温由高到低为阴,即子午连线又将太阳周日视运行圆道分为阴阳两部份。 这种以子午线和卯酉线的分法,见载于灵枢卫气行:“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
15、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阳,阳为昼,阴为夜。”这样,子午线和卯酉线就是地平的坐标线,将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圆道分为四部分,即一日之四时,朝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即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象。故系辞传说:“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只有明白太阳周日运行的“昼夜之道”,才能达到“通知”的境界。 太阳一出一没谓之一日,一日是制定历法的最基本单位。2 太阳周年视运动 人们看到太阳南北往来的回归运动,就是太阳周年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其运动轨迹称黄道。地球在绕太阳公转中,地球上的不同位置与太阳发生位移变化,由于地面受日照有直射斜射的差异,就形成一年中寒暑温凉移易的司机变动。因此,以年为周期的自然节律主要体现为寒来暑往的四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