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20911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皇帝的新装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快速阅读课文,把握童话的主要内容,写作方法,人物形象,主题;并学会由浅入深的自学课文,阐述观点;学会现实与文本结合,借文本反思现实。过程与方法:带着目的快速阅读,标注重点,思考,组织语文,表述观点;师生探讨,思辨,整理出知识点;在知识点上进一步引申,深化出独属于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那我们要学会从夸张化的童话作品中描摹出当时社会的投影;探究出作品的寓意;并从中探究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责任感。教学重点快速阅读,整理出知识要点;教学难点探究寓意,探究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责任感;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札记课前准备:1. 在前一次阅读课,

2、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预习生字词、文学常识,快速默读课文。2. 课前展示组板书问题:分享我的阅读感受或我的疑问(可以从主要内容、主题、寓意、写作方法、人物形象等方面思考)展示人员A第一课时(预读)一、【预习-导入】有句话叫做:读书就是读人生,读祖先的人生,读作者的人生,读自己的人生。那么今天我们来读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我们能读出怎样的人生感悟呢?二、 【交流-提升】预读课文,理性感受。1、展示成员B:安排全班同学带着黑板上板书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文12分钟。此时师游走于六组之间,通过梳理和点拨推进学生的学习。(每组1分钟,游走两轮 师引导话术:你有没有读到觉得很重要或者很有趣的内容?你有读出文中某些

3、人物的性格特点吗?你有没有发现文中某个文段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师的准备:人物形象:第3自然段第一句,刻画了一个不体民情、不看政绩、治国荒谬的皇帝;第10自然段,刻画了一个自私自利、虚伪的老大臣形象;第21自然段,刻画了一个愚蠢、自欺欺人的昏君形象;第34自然段,刻画了一个天真、单纯、无畏的孩子形象;主要内容:这篇童话以“新装”为线索,心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情节,叙述了一位爱新装的皇帝在两个骗子的欺骗下,穿上并未存在的所谓神奇的衣装去参加游行大典,丑态尽出的故事。(提醒学生用“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结果如何”的情节概括法)寓意:告诉我们应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要做个诚实的人,虚荣往往会蒙蔽人的双

4、眼。写作方法:第1自然段的“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用了夸张的修辞,突出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侈的特点。文章3次出现“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用了反复的修辞或反复叙述或反复描写的手法,突出众人的虚伪;同时也突出“新装”的不存在,导致众人只能将赞美之辞简单单调的重复。2、8分钟质疑由展示组B负责“人物形象”的答辩;C负责“写作方法”的答辩;其余部分由师来负责答辩。展示组D、E负责板书:按人物形象,内容和寓意,写作方法分类板书在三块黑板上。3、 展示组成员DE进行总结。4、 课代表进行点评。5、 师让全班同学根据黑板上展示组同学的板书,整理出本堂知识要点。(5分钟)要求:将有把握的知

5、识要点做好笔记,存在质疑的知识点做好标记。6、师梳理-总结三、【梳理-总结】师问:本堂课的重点在于默读、思考和知识点的快速整理,通过同学们刚才的认真思考和激烈讨论,我们知道:童话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虚伪(生回答)。师补充:不管文中大臣的自私自利也好,皇帝的不体民情、自欺欺人也罢,都呈现出了一派虚伪的嘴脸。(师一边分析,一边板书)师追问:童话中所有人都虚伪吗?生回答:小孩不虚伪。师要求:找到文章相对应的内容并朗读出来。师再问:童话中几乎所有的篇幅都在刻画官吏的虚伪嘴脸,却在结尾的时候写出了一个不虚伪的小孩形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升华主旨,告诉我们应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要做

6、个诚实的人,虚荣往往会蒙蔽人的双眼。师再问:作者在结尾的时候塑造了一个单纯、诚实的小孩形象,令主旨升华了。那如果没有塑造这个小孩的形象,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有可能是什么?明确:抨击腐朽的封建制度下,君王、臣民虚伪的丑陋嘴脸。所以,本篇童话的主旨是:借叙述一位爱新装的皇帝在两个骗子的欺骗下,穿上并未存在的所谓神奇的衣装去参加游行大典,丑态尽出的故事,抨击腐朽的封建制度下,君王、臣民虚伪的丑陋嘴脸,并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要做个诚实的人,虚荣往往会蒙蔽人的双眼的道理。四、 【检测-反馈】将本堂课所探讨的写作手法赏析整理到听写本上。五、 【课后作业】1. 试着找一找童话中令我们很费解

7、的语段和情节;第二课时(研读)课前准备:板书(展示A):童话中这些人物是为了一件什么东西上演了让我们如此费解的各种表现?是什么让他们迷失得如此严重?一、 【预习-导入】展示成员B:上节课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作业,让大家寻找童话中令我们很费解的语段和情节,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找到了一些。现在大家再用五分钟时间带着黑板上的问题速读全文,思考并探究问题。(5分钟)二、 【交流-提升】一)初探中心事件新装展示人员C:童话中这些人物是为了一件什么东西上演了让我们如此费解的各种表现?是什么让他们迷失得如此严重?(找两们同学回答2分钟)明确:新装;虚伪。展示成员D(当有学生回答出“新装”时)追问:这是一件怎样的新

8、装?(用原文回答,要求读出情感。找两位同学回答,2分钟)当生找到“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时,展示人员E点出:我觉得这是骗子炒作的概念,我们将这段话齐读两遍!展示人员E:那接下来就由老师带领我们探究一下童话中骗子炒作的艺术吧!师:不知有没有同学发现,这段话中用了一组关联词“不仅而且”(5分钟)师问:“不仅”后面的内容你们觉得对谁最有吸引力?生:对皇帝。师:所以针对皇帝,骗子的炒作无疑是成功的。理由呢?因为“皇帝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喜欢到什么地步?喜欢到“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换一套衣服。”师追问:“而且”后面的内容你们觉得对谁有吸引力?生:师:针对了所有人,所以骗子的炒作是非常

9、精妙的一次炒作。师:刚才老师的结论有一个小的问题,有没有哪位同学发现了?生师:是的,上节课我们分析“虚伪”的时候,也谈到了这个问题针对了所有人吗?没有,被一个小孩从这天罗地网中逃脱了。师总结:正所谓“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厚亡。”玩物必会丧失自己的志向,太在乎某一样东西,到头来必会为自己带来大的损失。(师将舞台让给展示组)二) 深思虚伪与真实展示组F:其实我一直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小孩即不权威,也不是哲学家,为什么他一说皇帝没穿衣服,就在人群中传播开来?学生:(展示组找两位同学回答2分钟)展示成员F:我觉得是因为小孩天真,说话真实,不会虚假,所以大家相信。老师,您有补充吗?师总结:世人都明白,“壁

10、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道理,但因为功名利禄,安身立命,世人都做不到无欲,所以谄媚奉迎。而小孩看见什么就说什么,他看见皇帝没穿衣服这件事的本身,就发出这样的声音。跟什么都没关系,只跟真实有关。(2分钟)展示成员F:所以我们阅读要步步深入,不仅仅为了找一个答案,一个结论,还要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大人们都迷失了的原因是什么。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质疑环节。展示的成员G:质疑(3分钟,找3位同学)课代表点评(2分)师:刚才展示组的同学昨结束时抛下了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大人们都迷失了的原因是什么?谁看清了吗?明确:皇帝因为“大爱”,因为他太喜爱漂亮的衣服而自欺;大臣因为“多藏”因为功名利禄而虚伪;平民

11、因为安身立命而逢迎。三) 探究个人责任感师:我们都知道,文中有一个内容连续出现了三次,那就是“多么美的色彩,”。三拨大臣都说了这句话,那么 ,谁是这一谎言的第一责任人?生:(此处可以讨论3分钟,再找3人回答。5分钟)明确:没有第一责任人,人们心中的虚伪是第一责任人,正是他们害怕被别人认为不称职、愚蠢,所以迷失。第一责任人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师引申:我们人往往有这么一个习惯 ,把责任推给第一个人,当第二个,第三个可以力挽狂澜的时候,我们却逃避责任。哪怕老百性的随波逐流也一样,有一句话这样说:当多们沉默得太久,就必然会随波逐流。我们只有将观点说出来,敢于站出来,我们才能学会力排众议,正我言行,才能成

12、就自我。三、【梳理-总结】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以“新装”为实物线索,以“人性的虚伪、虚荣”为情感线索,以人性的纯真、诚实为向往,演绎出一个人物形象鲜明,主旨突出,寓意深远的故事。它在做人、做事和修身上都给予我们启迪,在做人的真诚和责任上给我们指示。四、【检测-反馈】展示组最后留下了两个问题,我们之前分析了一个,现在还有一个:作者写这篇童话的目的是什么?板书设计:皇帝的新装皇帝爱新装(引子)骗子织新装(开端)君臣看新装(发展)皇帝展新装(高潮)小孩揭新装(结局)荒唐昏庸受骗上当表里不一自欺欺人丑态百出昏庸愚蠢自欺欺人教学反思皇帝的新装展示安排第一课时(预读)展示A:课前板书:认真默读,并分享我们

13、的阅读感受或说出我们心中的疑问(可以从主要内容、主题、寓意、写作方法、人物形象等方面思考)展示B导入:有句话叫做:读书就是读人生,读祖先的人生,读作者的人生,读自己的人生。那么今天我们来读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我们能读出怎样的人生感悟呢?展示C:带着黑板上板书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文12分钟。8分钟质疑由展示组C负责“人物形象”的答辩;(找两位同学回答,2分)D负责“写作方法”的答辩;(找两位同学回答,2分)其余部分由师来负责答辩。展示组E、F负责板书:按人物形象,内容和寓意,写作方法分类板书在三块黑板上。展示组成员EF进行总结。(2分)课代表点评。第二课时(研读)展示安排:展示A板书:童话中这些人

14、物是为了一件什么东西上演了让我们如此费解的各种表现?是什么让他们迷失得如此严重?展示成员B:上节课老师留下了作业,让大家寻找童话中令我们很费解的语段和情节,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找到了一些。现在大家再用五分钟时间带着黑板上的问题速读全文,思考并探究问题。(5分钟)速读:展示人员C:童话中这些人物是为了一件什么东西上演了让我们如此费解的各种表现?是什么让他们迷失得如此严重?(找两们同学回答2分钟)明确:新装;虚伪。展示成员D(当有学生回答出“新装”时)追问:这是一件怎样的新装?(用原文回答,要求读出情感。找两位同学回答,2分钟)当生找到“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时, 展示人员E点出

15、:我觉得这是骗子炒作的概念,我们将这段话齐读两遍!展示人员E:那接下来就由老师带领我们探究一下童话中骗子炒作的艺术吧!师: 展示组F:其实我一直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小孩即不权威,也不是哲学家,为什么他一说皇帝没穿衣服,就在人群中传播开来?同学们:(展示组找两位同学回答2分钟)展示成员F:我觉得是因为小孩天真,说话真实,不会虚假,所以大家相信。老师,您有补充吗?师补充展示成员F:所以我们阅读要步步深入,不仅仅为了找一个答案,一个结论,还要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大人们都迷失了的原因是什么。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质疑环节。展示的成员G:质疑(3分钟,找3位同学)课代表点评(2分) 皇帝的新装展示安排第一课时(预读)展示A:课前板书:认真默读,并分享我们的阅读感受或说出我们心中的疑问(可以从主要内容、主题、寓意、写作方法、人物形象等方面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