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207759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卷及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粗词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踌躇(ch) 俯瞰(kn) 簇拥 惟妙惟肖B狼藉(j) 嶙峋(xn) 婆娑 摩肩接踵C濒临(bng) 鲜腴(y) 跋涉 自出新裁D秀颀(q) 遒劲(qi) 颓唐 络绎不绝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只是重岩叠嶂走起来要小心。B“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起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C只见落梅山庄坐落在群山万壑之间,风景秀丽,宁静而又祥和的气氛让人望峰息心。D西南方有一片竹林,林子遮天蔽

2、日,棵棵翠绿挺拔。一阵秋风吹过,林子“沙沙”作响。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上,几个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让与会人员为之动容。B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二十多年后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C通过改善交通条件,挖掘侗族特色文化,增设旅游景点,使三江县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D柳州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B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C这个故事给

3、我们的启示是人要懂得感恩。D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这其中就包括奥林匹克精神。当然,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的消费必需品,甚至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人类必须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但是,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ABCD7

4、、默写填空。(1)相顾无相识,_。(王绩野望)(2)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3)蝉则千转不穷,_。(吴均与朱元思书)(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在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_,_”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前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早春西湖的花草,游人游春赏景被花迷醉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顾炎武,字宁人,原名绛,昆山人。明诸生。生而双瞳,中白边黑。读书目十行下。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明南都亡,奉嗣母王氏避兵常熟。昆山令杨永言起义师,炎武及归庄从之。鲁王授为兵部司务,事不克,幸而得脱,母遂不食

5、卒,诫炎武弗事二姓。唐王以兵部职方郎召,母丧未赴,遂去家不返。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垦田于山东长白山下,畜牧于山西雁门之北、五台之东,累致千金。遍历关塞,四谒孝陵,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谓“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所少;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亦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有志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乃定居焉。 生平精力绝人,自少至老,无一刻离书。所至之地,以二骡二马载书,过边塞亭障,呼老兵卒询曲折,有与平日所闻不合,即发书对勘;或平原大野,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

6、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编,则考索之余,合图经而成者。精韵学,撰音论三卷。 (注)顾炎武(1613年1682年),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卜居:选择安身之处。1下列句中“以”与“唐王以兵部职方郎召”中“以”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为师矣B河曲智叟亡以应C以钱覆其口D以其境过清2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 )A传记开头简要介绍顾炎武的籍贯,名字等,特别突出了他不同于常人的眼睛,以及他的聪颖过人。B顾炎武事亲至孝,明末时社会动荡

7、,南明灭亡后,他就侍奉生身母亲王氏到常熟躲避战乱。C母亲临死时告诫顾炎武不可在清朝为官,顾炎武矢志践行,他四处奔走,选择定居之处时,也不忘以有利于复明大业为条件。D顾炎武是个既怀大志又不忘治学的奇人,甚至骑在马鞍上也要默诵诸经注疏,他一生治学成果丰富。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读书目十行下 目_四谒孝陵 谒_即发书对勘 发_河漕兵农之属 属_4翻译下列句子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三、现代文阅读。(30分)1、植物也有语言夏爱兰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也是相互之间交流情感的桥梁。动物也有属子它们自己的“语言”,比如通过叫声或者肢

8、体去表达意图。那么,植物有“语言”吗?很多人觉得植物既不会动也不会说话,无论周边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都无动于衷,怎么可能有自己的语言呢?20世纪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了植物对气候环境的反应,发现在严重干早时期,植物会发出一些奇特的声音。通过进一步的测量和收集数据,他发现声音的源头在植物体内的输水管上,植物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发生微小的震动。另一位加拿大科学家发现,植物缺水时发出的响声大小和缺水程度是有相关性的,缺水越严重,发出的响声越大。但是,当时还无法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倘若是因为植物缺水而有意发出这种声音的话,这种具有意识性的表现实在令人惊叹。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发

9、现植物的语言非常奇特且魅力十足,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揭开植物发声的奥秘,英国科学家罗德和日本科学家岩尾宪三发明了一种“植物活性翻译机”,通过连接放大器和合成器,就能够清晰地听到植物的声音。利用这台翻译机,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有些植物若长时间处于黑暗之中,一旦受到强光的照射,会发出较高音调的声音,如同人受到惊吓一般;有些植物在遭遇强风或者缺水时,发出的声音是低音调的,如同人承受到很大的痛苦一般;有些植物在经历生长环境变化后声音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比如突然有舒适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或者在缺水的状态下突然被浇灌,声音会从刺耳变得很悦耳,这便是它们表达愉悦的一种方式

10、。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的植物声音进行研究后发现,物种间的声音也会有所差别。为了探索植物之间的声音差异,美国科学家通过仪器对植物的声音进行测量。在植物叶片的不同位置放置两个微型电板,电极的作用是接收植物发出的信号,再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器将这种信号转换成声音,并通过增幅机进行放大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通过对比测试,不同种类的植物会有其独特的声音。比如,豆科植物中有的声音类似口哨,有的声音犹如哭泣;而茄科植物西红柿却能发出响亮动听的声音。植物的“语言”本质上来说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就像人类感情中的喜怒哀乐。通过植物的这一特性,人们使可知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交化和需求,从而进行针对性照顾,有

11、效地提升它们的生命力。(选自科普中国,有测改)1文章中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文章中第段中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 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植物语言”的特点。4“植物活性翻译机”的发明,让我们发现了生活中许多有趣的现象。也还有许多的发明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请你联系现实举侧说明, 注意说明语言的科学、严密和准确。2、筷子春秋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 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

12、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

13、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 。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作者 李阳波 选

14、自2016年5月6日光明日报 略有删改)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筷子”的知识?2第段划线部分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第段加点的“理论上”能否删去?结合文意说明理由。4文中写筷子作为餐具有哪些优势?1(1)筷子”一词的由来和演变。(2)对“筷子”这一食器诞生的推测。(3)使用筷子有利于身体健康。(4)使用筷子是文明进步的表现。2(1)作比较。(2)通过“等”和“匕”(或“匙n)作比较,来说明。“筷子”的使用更方便夹菜。3不能删去,因为文中对“著”诞生的说明仅是合理推测,并非实证。4(1)使用方便灵活。(2)可以使进食方式更文明。现代文阅读苦瓜,苦瓜,亲爱的菩萨四、写作题(40分)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3)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 CBDCC(1)长歌怀采薇(2)晴川历历汉阳树(3)猿则百叫无绝(4)盖竹柏影也(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