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指导:听听那冷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20690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指导:听听那冷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指导:听听那冷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指导:听听那冷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指导:听听那冷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指导:听听那冷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造宣言1说出文章的体裁,简介作者。2文章的论点和论证方法是什么?3所谓不能进行创造的借口有哪些?4你是如何理解“创造”的?我的世界观1什么是世界观?2简介爱因斯坦。3爱因斯坦的世界观是怎样的?谈独立思考1 茅盾简介。2 存在于现实中阻碍“独立思考”的弊端有哪些?3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 “独自思考”和“独立思考”的区别。5 “独立思考”的敌人是什么?为什么?钱1 简介梁实秋。2 本文的观点是什么?3 全文从哪些方面论述了钱?4如何理解“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内涵。4谈谈自己对钱的认识。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

2、江南人”。1949 年需父母迁居香港,50年又定居台湾。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 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的作品风格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 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 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

3、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雨作为抒情物象贯穿一生一世一一心暖时暖,心寒时寒1、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 处,绝胜烟柳满皇都。”3、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 片冰心在玉壶。”4、 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

4、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余光中自己曾戏谑说我的一生,故乡是母亲,台湾是妻子,美国是情人,香港是外遇,余光中漂泊的生涯注定“乡愁”是他文学作品里所有的归宿。1. 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2. 感受文章的情感美,把握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阅读思考1、 作者通过雨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思念故土,眷恋祖国之情。2、 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其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选择“雨”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冷”有两层含义:(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2 )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3、概括本文主旨。

5、作者通过对雨的细腻感受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浓 重的思乡之情,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4、时空交错的写作方法在本文有哪些体现?5、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全文内容(一)由雨季的开始,满怀深情地联想到祖国。(1)(二)由“雨”展开具体的想像,描写独特的体验,抒发浓浓的相思。(2-14)(三)思绪回到现实,将对故乡的思慕、回忆埋入心底,沉淀。(15)时空交错引子迹感(今)台北街巷走入霏霏细雨,想入非非寻找文明古国的踪1品雨汉字寄情。方块字是民族灵魂的寄托,“雨”字寄寓民族文化情2、嗅雨细嗅清明春雨。情潮涌动(回忆对比落基山)3、观雨观台北云雨。享人间仙境,忆及历史的迷蒙烟雨(

6、联想)宋时“米家山水”4、听雨-(1 )听雨大陆与台湾,抒人生况味(听雨)(2)听屋瓦雨乐,品柔和情韵(3)听雨台湾日式古屋也亲切(4)听雨在公寓时代,雨乐已成绝响结尾 (今) 台北街巷 梦醒,由回忆回到现实,传达一种远离家国的深深遗憾。(25年没有受白雨的祝福)雨 雨网斜织满纸离愁难遣的家园之思,难舍的文化恋慕。今一一昔(回忆联想)一一今时间(古今以前现在).空间(大陆台湾中国美国)交叠映现,形成了错综之美这篇诗化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 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7、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语言特点1古诗名句的运用,营造了诗意之美,丰富了意蕴。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层递、拟人、排比等手法,别致恰当地烘托出思想情绪。3、 叠音词、拟声词、同音词的综合运用,描写细腻、形成音乐的律动美。“淋淋沥沥”“淅淅沥沥” “料料峭峭”“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4、诗化的长句,密集的意象伸缩自如而紧凑连贯。如:“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听听那冷雨中相关诗作原文: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轻尘也都已不再。相关诗作:1元代虞集风入松2、清明杜

8、牧(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宋)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原文: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矶山上难睹的景象。相关诗作:1望岳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点绛唇姜夔(宋)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往。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原文: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来中国。相关诗作:终南山王维(唐)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原文: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相关诗作:虞美人听雨 蒋捷(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