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导运算放大器.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203930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7.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导运算放大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跨导运算放大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跨导运算放大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跨导运算放大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跨导运算放大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导运算放大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导运算放大器.doc(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集成跨导运算放大器内容提要 跨导放大器(包括双极型OTA和CMOS跨导器)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标准器件,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途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在多种线性和非线性模拟电路和系统中进行信号运算和处理;另一方面,在电压模式信号系统和电流模式信号系统之间作为接口电路,将待处理的电压信号变换为电流信号,再送入电流模式系统进行处理。本章将介绍OTA的基本概念,双极型集成OTA的电路结构,及其OTA在模拟信号处理中的基本应用原理。 CMOS跨导器是近年来研究和发展的主流,本章将主要介绍几种CMOS跨导放大电路。5.1 引言跨导放大器的输入信号是电压,输出信号是电流,增益叫跨导,用Gm表示。集成

2、跨导放大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跨导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Transconductance Amplifier),简称OTA;另一种是跨导器(Transconductor)。跨导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通用型标准部件,有市售产品,而且都是双极型的。跨导器不是通用集成部件,它主要用于集成系统中进行模拟信号的处理,跨导器几乎都是CMOS型的。双极型OTA和CMOS跨导器的功能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线性电压控制电流源。但是,由于集成工艺和电路设计的不同,它们在性能上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双极型OTA的跨导增益值较高,增益可调而且可调范围也大(34个数量级);CMOS跨导器的增益值较低,增益可调范围较小

3、,或者不要求进行增益调节,但它的输入阻抗高、功耗低,容易与其他电路结合实现CMOS集成系统。由于跨导放大器的输入信号是电压,输出信号是电流,所以它既不是完全的电压模式电路,也不是完全的电流模式电路,而是一种电压电流模式混合电路。但是,由于跨导放大器内部只有电压一电流变换级和电流传输级,没有电压增益级,因此没有大摆幅电压信号和密勒电容倍增效应,高频性能好,大信号下的转换速率也较高,同时电路结构简单,电源电压和功耗都可以降低。这些高性能特点表明,在跨导放大器的电路中,电流模式部分起决定作用。根据这一理由,跨导放大器可以看作是一种电流模式电路。5.2 双极型集成OTA 5.2.1 OTA的基本概念O

4、TA是跨导运算放大器的简称,它是一种通用标准部件。OTA的符号如图5.1所示,它有两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一个控制端。符号上的“+”号代表同相输入端,“-”号代表反相输入端,io是输出电流,IB是偏置电流,即外部控制电流。 OTA的传输特性可用下列方程式描述 (5.1)式中 io是输出电流;uid是差模输入电压;Gm是开环跨导增益。通常由双极型集成工艺制作的OTA在小信号下,跨导增益Gm是偏置电流IB的线性函数,其关系式为 (5.2) (5.3)h称为跨导增益因子,UT是热电压,在室温条件(T=300 K)下,UT =26 mV,可以计算出h=19.21/V,因此有 (5.4)式中IB的单位用

5、A,Gm的单位为S。ioui+ui -+-Gm(ui+- ui-)图5. 2 OTA的小信号理想模型IB图5. 1 OTA的电路符号ui+ui -+-Gmio根据式(5.1)的传输特性方程式,可画出OTA的小信号理想模型如图5. 2所示。对这个理想模型,两个电压输入端之间开路,差模输入电阻为无穷大;输出端是一个受差模输入电压uid控制的电流源,输出电阻为无穷大。同时,理想条件下的跨导放大器的共模输入电阻、共模抑制比、频带宽度等参数均为无穷大,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失调电流等参数均为零。以上通过对OTA基本概念的介绍可以看出,与常规的电压模式(电压输出电压输入)运算放大器比较,OTA具有下列性能特点

6、;输入差模电压控制输出电流,开环增益是以S为单位的跨导;增加了一个控制端,改变控制电流(即偏置电流IB)可对开环跨导增益Gm进行连续调节;它还具有电流模式电路的特点,如频带宽,高频性能好等。5.2.2双极型OTA电路结构1 双极型OTA结构框图 双极型集成OTA的结构框图如图5.3所示。图中ui+是同相输入端,ui- 是反相输入端。io是电流输出端,IB是偏置电流输入端。晶体管VT1、VT2组成差动式跨导输入级,将输入电压信号变换为电流信号,EC、-EE分别是正、负电源。框图中的M x、M y、M z、M w均为电流镜,其中电流镜Mw将外加偏置电流IB输送到VT1、VT2组成的差动输入级作静态

7、电流;电流镜Mx和My将VT1的集电极电流icl输送到输出端;电流镜Mz将VT2的集电极电流ic2输送到输出端。由于My与Mz是极性互补的电流镜,My的输出电流为流进方向,Mz的输出电流为流出方向,故将icl与ic2的差值取作输出电流io,形成单端推挽式输出。由框图可看出,双极型OTA的电路结构十分简单,它的基本单元电路只有共射差动放大级和若干个电流镜。图5. 3 双极型集成OTA的结构框图VT2VT1EC-EE下面介绍一种基本型OTA电路,它是美国RCA、NSC等公司生产的3080系列OTA所采用的电路。2. 基本型OTA电路(1)电路组成基本型OTA的电路如图5. 4所示。它由11个晶体管

8、和6个二极管组成。注意,这里的所有二极管实际上都是指集、基短接的晶体管。图5.4 基本型OTA电路i1i2i10=i1IBVT1VT2VT3VT4VT5VT6VT7VT10VT11VD1VD2VD3VD4VD6i9=i2VT8VT9VD5EC-EE在图5. 4所示电路中,VT1、VT2组成跨导输入级,它是共射差动式电路,输入电压信号,输出电流信号,因此是跨导放大级。VT3和VD1组成一个基本镜象电流镜,与结构框图5.3中Mw的作用相同,将外加偏置电流IB送到输入级作VT1、VT2的射极长尾电流。VT7、VT8、VT9和VD5组成威尔逊电流镜,起结构框图5.3中Mz的作用,VT8与VT9的达林顿

9、接法可提高电流镜的输出电阻,并联在VT8发射结上的二极管VD4用来加快电路的工作速度。同理,VT4、VT5、VT6与VD2、VD3组成威尔逊电流镜,起结构框图5.3中Mx的作用。VT10、VT11和VD6组成第三个威尔逊电流镜起框图中My的作用。输出端为VT9集电极与VTl0集电极的相交点。因此是高阻抗输出端,输出电流为VT9集电极电流与VT10集电极电流之差。如果上述电路中4个电流镜的电流传输比均等于1,从而使得ic9=ic2 ,ic10=icl ,io= ic9-ic10=ic2-ic1。因此,上述OTA电路的传输特性(即io与uid的函数关系)将由差动输入级的传输特性来决定。(2)传输特

10、性分析设OTA电路中的4个电流镜的电流传输比均等于1,则OTA电路的传输特性由差动输入级的传输特性决定。根据晶体三极管特性,VT1、VT2集电极电流为其中为PN结内建电压(热电压),IS为饱合电流。VT3的集电极偏置电流IB可表示为 由上述各式可解得 (5.5) (5.6)其中uid = u i+ -u i - ,将式(5.5)的分子及分母同时乘以,则有 (5.7)利用双曲正切函数,由(5.7) 式可得 (5.8)同理由(5.6) 式可得到ic2的表达式如下 (5.9)取icl与ic2之差作为跨导输入级的输出电流,且假设VT1、VT2的共基电流放大系数=1,可得差动输入级的传输特性,即输出电流

11、io与差模输入电压uid的关系式为 (5.10)式(5.10)是传输特性的精确表达式,显然io与uid之间具有非线性函数关系。在输入电压信号很小,即uid2UT条件下,利用双曲正弦函数的特性(即当x1时,thx x),。则由式(5.10)可得,io与uid之间具有的近似线性关系为 (5.11)式(5.11)是传输特性的近似表达式,与(5.1)式比较不难看出 (5.12)常温下,UT =26mV,可以算出 (5.13)所以有 (5.14)由以上分析结果看出,差动式跨导输入级及基本型OTA电路具有以下基本性能特点:跨导增益Gm与偏置电流IB之间具有线性关系,跨导增益可借助偏置电流IB进行调节;电路

12、内部没有大的摆幅电压,在2V15 V电源电压范围内都可以正常工作。但是,这种OTA电路有两个缺点:传输特性的线性范围很窄,若要使其非线性误差小于1,差模输入电压的允许动态范围约为10 mV;跨导增益与温度成反比(UT=kT/q),温度升高时,跨导Gm值下降。5.2.3 改进的双极型OTA电路1. 电路组成一种双极型OTA的改进电路如图5. 5所示,它与前述图5.4所示OTA基本电路相比,在输入级加入线性化补偿电路,用以扩展传输特性的线性范围,并消除温度对跨导增益的影响。另外,一般在输出端还设置有达林屯缓冲输出级(图中没有画出),这样可使OTA除了能提供高输出阻抗电流端之外,还能提供低输出阻抗电

13、压端,增加应用的灵活性。图5. 5所示电路由15个晶体管和9个二极管组成,晶体管和二极管(集、基短接的晶体管)均具有相同的几何尺寸。 下面分别说明该电路的线性化补偿级、差动跨导输入级和电流传送级的组成和特点。线性化补偿电路由VT12、VT13、VD9、VT14、VT15 、VD7、VD8和Rx组成,其中VT12、VT13组成射极耦合差分级,实现电压-电流变换;VD9、VT14、VT15组成电流镜,将外加偏置电流ID输送给VT12、VT13的发射极,作为长尾电流;VD7、VD8是线性化补偿二极管,其作用是增加传输特性的线性范围,并消除温度的影响,关于实现线性化补偿的原理将在后面专门讨论。ID图5.5 改进型OTA电路i1i2i10=i1IBVT1VT2VT3VT4VT5VT6VT7VT10VT11VD1VD2VD3VD4VD6i9=i2VT8VT9VD52IDVT12VT13VT14VT15VD7VD8VD9uid+-EEECR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