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与尿常规解读(上传).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200741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常规与尿常规解读(上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血常规与尿常规解读(上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血常规与尿常规解读(上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血常规与尿常规解读(上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血常规与尿常规解读(上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常规与尿常规解读(上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常规与尿常规解读(上传).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读健康体检报告 血常规与尿常规解读健康体检报告血常规与尿常规油田职工的体检多在总医院与二院进行。二院的血常规检查指标22项,尿常规检查指标8项。一、 体检报告必知 1、正确看待体检的参考值指标西医诊断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看化验标准,将化验结果与参考指标(参考指标,正常值正常范围),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在参考范围内,高于参考范围上限,低于参考范围下限。高于上限则标记H或,低于下限则标记L或、或,一般说明指标不正常。参考指标的确定:是根据一群正常人的数据统计出来的一个范围,涵盖95%的人群。也就是说,还有5%的正常人的指标不在此范围内。所以不能将不在此范围内的指标一概视为不正常或有病。灰色指标带

2、:是指参考值上、下限附近的范围。判断其是否正常要跟踪检查。2、检查性质分类按检查的性质分为组织器官的结构性检查、生化反应检查(功能性检查)。结构性检查,如X光、CT、磁共振、B超等影像学检查。功能性检查,如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生化反应检查,如血糖、肌酐功能性检查与生化反应检查多是通过血液检查与尿液检查进行。3、 “未见异常”的含义在影像检查报告中,医生常给出结论:未见异常。这个结论只提示在这种检查中未发现能显示的病变,这个准确度是相对的,受仪器自身限制或疾病的发展阶段与敏感度影响。二、血常规指标解读1、补充知识(1)血液构成 血浆(无形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激素、酶等血液

3、血细胞(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的功能运输氧气与二氧化碳,实现气体交换。白细胞的功能属于免疫细胞,对付细菌、病毒、微生物等血小板的功能凝血、止血白细胞的分类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有粒白细胞包括中性白细胞、嗜酸白细胞、嗜碱白细胞。无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作战细胞: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当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一般不再返回血液循环。巨噬细胞在组织中虽有增殖潜能,但很少分裂,主要通过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补充。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反应,杀伤和消灭细菌、病毒、癌细胞等。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与氧气亲和力强,可与氧气结合,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供组织细胞

4、进行有氧呼吸,同时,还能将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出体外。概括一句话,血红蛋白是运输体内气体的载体。(2)疾病状态下,血液成分异常一旦生病,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就会出现异常。通过检查血液成分,就知道是否患有疾病,可能是哪类疾病。如高血脂症是血中胆固醇或中性脂肪等脂质含量增加;糖尿病是血糖浓度升高;高尿酸血症是血中尿酸升高;肾病是尿素氮或肌酐等代谢产物升高;贫血是红细胞内的稳中有血红蛋白降低;白血病是血中白细胞数量异常,多数情况下白细胞数量异常升高;肝病是酶类指标升高,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升高;(3)血液检查与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血液检查的一个常用检查项目 血液检查分很多项目,除

5、血常规检查(检查细胞数量)外,还包括: 生化反应:检测血中蛋白质、糖、脂等成分含量; 肝功能检查:检查转氨酶、胆红素 乙肝五项(二对半): 免疫血清检查:检查抗体(对抗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或自身抗体(自身成分发生反应) 血流变检查:血液流动性、聚焦性、变形性等2、血常规检查是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检查之一,是人体检查的基本项目。3、血常规检查是一项最基础的检查,几分钟就可以出来结果。4、血常规检查的内容就是对血液细胞的计数、构成比例及分类情况进行统计的一项检查。即围绕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其构成成分与比例的检查。5、指标值与含义(1)白细胞计数:正常值:(410)109/L(10

6、9亿)病理异常::细菌感染、手术、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病毒感染、化疗、再障、脾功能亢进等(2)红细胞计数:男:(4.05.5)1012/L (1012千亿) 正常值 女:(3.55.0)1012/L病理异常:脱水、烧伤等:贫血、白血病、失血等(3)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氨基酸+卟啉+铁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约占红细胞重量的33。它具有结合与运输O2和CO2的功能。血红蛋白=珠蛋白+血红素血红蛋白的核心成分为血红素,血红素是红色的,是血液红色的来源。 男:120160g/L 正常值 女:110150g/L病理异常:贫血。贫血分多种类型,进一步确定是哪类型贫血,还是看指标: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体积

7、分布宽度。(4)平均红细胞体积:表示红细胞过大,为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VB12和叶酸)、特例3种人(吃避孕药的人、绝经女和老人):表示红细胞较小,为小细胞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式贫血和慢性病导致的贫血。(5)血小板正常值:(100300)109/L:可能为急性反应(感染、失血、溶血等)、组织损伤、脾切除、恶性肿瘤、骨骼病等。当高于600109/L时为病理反应,应进一步检查。当高于1000109/L时可出现血栓,应使用抗凝血药。:可能为血小板生成障碍(如白血病、再障)、破坏过多(脾功能亢进、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消耗过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当低于80109/

8、L时可出现自发性出血;当低于50109/L时有出血性损伤。三、 尿常规指标解读(一)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之一,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肾功能是指肾脏排泄体内代谢废物,维持机体钠、钾、钙等电解质的稳定及酸碱平衡的功能。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及尿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等。(以后讲)1、肾脏的三大基本功能:一是生成尿液、排泄代谢产物。绝大部分废物通过肾小球血滤过、肾小管的分泌,随尿液排出体外。二是维持体液平衡及体内酸碱平衡。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酸碱平衡,维持内环

9、境的稳定。三是内分泌功能。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调节血压。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激肽缓激肽前列腺素系统来调节血压。第二,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第三,活性VitD3 ,调节钙磷代谢。第四,许多内分泌激素降解场所如胰岛素、胃肠激素等。当肾功能不全时,这些激素T1/2明显延长,引起代谢紊乱。第五,肾外激素的靶器官。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可影响及调节肾脏功能。可见,肾脏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2、严重的肾脏疾病尿毒症引起尿毒症的常见7种疾病:1、慢性肾小球肾炎;2、肾盂肾炎;3、高血压;4、继发于系统性疾病,如红斑狼疮性肾病;5、代谢性疾病

10、,如糖尿病肾病、痛风肾病;6、长期慢性尿路梗阻,如前列腺肥大造成的双肾盂积水;7、先天性疾病,如多囊肾(是遗传性疾病)。3、肾的结构与功能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大约包含1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毛细血管球(动脉毛细血管球),有滤过作用肾小囊漏斗状囊肾小管细长,外缠绕毛细血管,有重吸收作用。补充:肾小球是由什么组成的?血液在肾小球中的流经途径是怎样的?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血液从入球小动脉进入毛细血管,然后又汇集在一起从出球小动脉流出来。而人体其他部位毛细血管网的两端分别连接动脉和静脉。(二)尿常规检查尿

11、常规检查是指对尿液的一般性状、化学成分及沉淀的检查。包括尿蛋白、尿糖、酮体、红细胞、白细胞、尿胆红素、尿胆原、尿比重、PH值、尿亚硝酸盐等项。常见的尿检查有:尿8项检查或尿10项检查。尿8项检查尿蛋白、尿糖、酮体、红细胞、尿胆红素、尿胆原、PH值、尿亚硝酸盐。尿10项检查尿8项加白细胞、尿比重。(1)尿蛋白一般尿蛋白阳性提示肾脏病变,肾炎可能性较大。还有以下疾病可能出现蛋白尿:高血压、糖尿病、多囊肾、尿路感染、多发性骨骼瘤、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2)尿糖一般认为糖尿病。但有特例,应激(急)性尿糖、肝硬化病人或疾病导致。应激性尿糖是处于应激状态的各种危重病人,如高热、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

12、或脑血栓形成、大手术、创伤如骨折、重度烧伤等,升糖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分泌比平时增加10倍以上,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等也分泌增多,暂时出现的高血糖、尿糖以及糖耐量减低的病理现象。即急症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病理情况。肝硬化病人:对糖的利用下降,超过肾对糖的重吸收能力时出现。可能导致尿糖的疾病:甲亢、垂体功能亢进、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妊娠等。(3)尿酮体糖尿病人可能出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糖尿病人血糖利用不好,不能为身体供能,身体只好分解脂肪或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这个过程叫糖异生),分解脂肪就会产生一种代谢物酮酸,酮酸过多会引起中毒。糖尿病人为什么越来越瘦的原因就是脂肪被分解供能了。糖尿病人为什么

13、伤口不爱愈合?因为蛋白质也被分解供能了,而蛋白质是身体修复伤口的必需原料,缺少原料伤口当然不爱愈合了。年轻人在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后也可出现,但大量饮水、休息后消失。以下病态情况下出现:高热、严重呕吐、腹泻、饥饿。(4)红细胞(隐血)血尿可能情况出现血尿:肾炎、尿道损伤、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最多情况是尿路感染,其次尿路结石,少数是肾炎。(5)尿胆红素正常情况下尿中无胆红素。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释放的血红蛋白经分解产生间接胆红素,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随胆汁一起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

14、疸。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胆。血红素的代谢过程尿胆红素见于急性黄胆性肝炎、阻塞性黄胆、肝硬化、胆汁淤滞等。(6)尿胆原尿胆原,全称为尿胆素原,是胆红素被肠道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物质。正常情况下尿中有少量尿胆原,定性为阴性或弱阳性。老旧的红细胞在肝脏或脾脏会遭到破坏,此时红细胞中的血红素会变成所谓的胆红素,含在胆汁中排泄到肠内。在肠内会被肠内细菌所分解而变成尿胆原,尿胆原大部分会与粪便一起排泄出体外,但一部分会由肠壁吸收回到肝脏,再从肝脏进入肾脏或血液中,与尿液一起排泄。接触空气后变为尿胆素。但是,因肝脏障碍或红细胞损坏引起溶血时

15、,尿液中的尿胆原就会变多。人们常说“肝脏不好的人尿液会变浓”,这就是因尿中胆素原变浓所致。尿胆原是由胆红素变化而来,所以血液中的胆红素值变高时,就会出现黄疸,如排出不受阻的话,尿胆原的值也会变高。强阳性见于急性肝炎、肝硬化。降低或消失见于胆道阻塞。(7)PH值正常范围:4.08.0,PH值7.0为碱性尿;PH值7.0为酸性尿。通常情况下为弱酸性尿,即PH值为5.06.0酸性尿:痛风、糖尿病、酸中毒、发热、高蛋白饮食、低钾性碱中毒、白血病等。碱性尿:利尿剂、尿道感染、碱中毒等(8)尿亚硝酸盐检查尿中是否有细菌,判断是否有尿路感染。正常人为阴性。(9) 尿白细胞正常人尿中白细胞为阴性,一般少于5个。若尿中出现较多的白细胞,一般是泌尿系统感染。在肾小球肾炎、尿道损伤出血、尿路结石时也出现白细胞。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