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000字左右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196776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000字左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000字左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000字左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000字左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000字左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000字左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000字左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000字左右 一篇好的散文,是带着情感与温度的。那么在读完后,都有怎样的读后感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000字左右,供大家参考。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000字左右 周六,我在挚友圈发了一条微信:“在家傻待,谁约我”结果原来在和同学约会的女儿放弃约会,给我回了条微信:“我约你”就和女儿来到东方广场。来到东方书城一个新开的书吧。买了杯饮料起先了我们的周末约会。当时女儿拿起一本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说:“我喜爱看汪曾祺的散文”,“为甚”?女儿说:“他有几本是全是写吃的”汗,又暴露了我的女儿是个吃货。顺着女儿的推介我就拿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看起来。 看了几页就吸引

2、了我,他的文字里透着浓浓的“中国味”不乏味,且蕴含着民主心灵和性灵的美质。却又淡淡的,时而把带进了北京的四合院大街小巷;时而把我带回了童年月光下妈妈在大树底下给我们讲解并描述那些年她做过的“牛鬼蛇神”;时而又把我带进了舌尖上的中国那大川南北的中国民间美食景象。看他书令你身在烦嚣的闹市却如同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其实我也挺喜爱这样写作风格。我自己始终也有像他这样写写自己的生活,写写自己的感想以及看到一些事的所见所闻。但当我看到同事们在博客上写的都是专业的,高水平的大作,总觉得自己的文章不适合登大雅之堂。所以始终不敢在这大雅之堂丢人,但为了你懂的。 表面上看这书其实是一本茶余饭后的消遣书籍,但渐渐品尝

3、却也从中得到人生的感悟。书中我感受到了他从容,他淡然,他身处逆境却不以为苦,他达观潇洒,随遇而安!其中我最喜爱他的这一段: “丁玲同志曾说她从被划为右派到北大荒劳动,是”逆来顺受“。我觉得这太苦涩了,”随遇而安“,更轻松一些。”遇“,当然是不顺的境遇,”安“,也是不得已。不”安“,又怎么着呢?既已如此,何不想开些。如北京人所说:”哄自己玩儿“。当然,也不完全是哄自己。生活,是很好玩的。随遇而安不是一种好的心态,这对民族的亲和力和凝合力是会产生消极作用的。这种心态的产生,有历史的缘由(如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本人气质的缘由(我就不是具有抗争性格的人),但是更重要的是客观,是”遇“,是环境的,生活的

4、,尤其是政治环境的缘由。中国的学问分子是和善的。曾被打成右派的那一代人,除了已经死掉的,大多数都还在努力地工作。他们的工作的动力,一是要实证自己的价值。人活着,总得做一点事。二是对生我养我的故国未免有情。但是,要复原对在上者的信任,甚至轻信,复原年轻时的天真的热忱,唯恐是很难了。他们对世事看淡了,看透了,对现实多多少少是疏离的。受过伤的心总是有璺的。人的心,是脆的”。 所以说做人一门学问,做事更是一门学问。许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无所作为,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看了这本书好像令我有所感悟。 放下书,天已黑了,找吃的,感谢女儿给了我一个充溢的周末!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00

5、0字左右 今日读完汪曾祺散文,感受颇深。 一是学到了一些理论学问。例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国汉字的独特性和意义,他说中国汉字是用来看的,不是说的。很多诗歌一朗诵就没有之前的东西了,所以他反对朗诵诗歌和散文。他主见一字一字的仔细扣字眼,沈从文的边城不到七万字,但写了半年。汪曾祺的散文同样从一个一个的字来看没有什么独特。但当放到一起那种行云流水的潇洒真的很奇异。他主见刻画人物不应当描写太多,而应当从环境、声音、颜色等各个方面进行描写和烘托。如何组织文章?他说他是先在头脑里面对整个文章有了轮廓以后才写的。要先有个整体的构思。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静坐时想出来的。 二是他的散文风格朴实、简练。

6、人人看了都会明白,都能看懂,正是师承了沈从文的特点。虽然朴实,但那是一种文学修辞,文学语言,不是方言,没有在语言上的探讨和大师的本事,是写不出那样的文字的。汪曾祺也说到老师沈从文、老舍他们是怎样练字的。汪曾祺本人家学渊源深厚,爱好广泛,上小学时,他的祖父就给他教论语,写小论文“义”,这就相当不错了,我上小学时,除了会放羊、掏鸟窝之外,文化的东西是绝缘的。汪曾祺散文我觉得最值得称道的是那种“真”,一点没有矫揉造作的嫌疑。是真情、真语言。尤其是那种语言真是难得,是应当让我们这些后辈好好揣摩的。一看就令人舒适,可信,不像现在好多人写的文章喜爱辞采华丽,但内容空空。不舒适,很令人别扭,不真实。由于爱好

7、广泛,他的散文自然就特别博雅。草木性灵、历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风土、艺术文物.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写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对师友、家世、父亲、母亲等的回忆文章写的最美。令人沉醉,表现出他的和善、亲善、真实。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对父亲的回忆,父子之间是那样自由、同等、融洽。我的母亲中对三位母亲的回忆。虽然两位是继母,但却充溢了感情和华蜜。 三是他的用情。他对任何人都是友好的。如对西南联大的诸多师友的回忆中,我们就能感觉到他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很纯真,很自然,我觉得做人就应当像他一样。对任何人都很友好,对任何事都很仔细。且那种追求自然、朴实的养生之道也值得我学习。文中提到的他的老师的一些为人处世,待客

8、之道,修身养性我觉得对我影响还是很大的。那都是真人真事,人在生活中应当保持一颗童心,不要装腔作势。看书就是学习嘛。学文章,学做人,都很重要。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000字左右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暗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是陆放翁的诗,与他广为人知的表达报国雪耻之志的诗歌不同,这首诗给我们看到了一个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情趣,闲适的心情有一种不被尘世所染的脱俗,就如汪曾祺先生的散文。 汪老是宠爱这首诗的,不如说是他宠爱这种心情,这种心情是具有生活气息的,他想呈现给我们的就是他的带着心情的生活。 他对生活的感觉,

9、好像略有逃学孩子的悠闲。世界也就这么大:嘴里叼着的微甜的草根、为了捉“都溜”沾惹了一身的臭芝麻、苗族女孩子娇嗔柔软的“卖杨梅”声、在窗台上静静“吸着水”的绣球花,这就是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他真实地、切身地享受这种艺术。 他是个别样的作家,他与当今坐在家里或办公室里眼珠牢牢盯住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飘舞、神经几近被川流不息的电话摧毁的作家不一样。他的文章、他的书像是被他本人抚摩过千万遍的。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是木头铅笔的味道,而不是机器的硬冷,我能看到一个健朗的老人用他骨骼突出的手握住铅笔,面带淡定从容的微笑,他细腻动情的笔触时时常地给自己和我们一个小小的惊喜、小小的感动,为了一小盘带着雨珠的雪

10、白的缅桂花,抑或是为了一条从湖心突然一跃而起的大鱼,还是堂倌颇具京腔的一声“收茶钱”。它们以滋润人心的方式诠释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境界、一种相识,大多数人为了摆脱平凡而奋斗,但是那些胜利的人在经验了暴风雨也见过了彩虹后,往往不再好高骛远,而是理解平淡、用这种平淡的心境酷爱着平淡甚至“平凡”的日常生活。 其实从他的文章里得以体现的闲适之美正是他经验了人事浮沉后所潜心追求的,大美之美当然可畏,但是他给我们看到的是那种能令人会心一笑的小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惋惜现在人们大多没有精力和心情去关注这些看似琐碎的美,他们大多脚步匆忙,厚重的镜片竟把人们的心与社会、与自然隔离,太多的金属制品竟把人们的心层层包袱,作者在极力让我们感受美的同时,我分明听到一个慈爱的声音在对忙着赶路的世人们说:“孩子们,慢点走,你们看这朵海棠的颜色,像是哪个大家闺秀的胭脂水不当心从指尖滑落,浸进了花瓣里。真美。真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