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奶奶的重阳节随笔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195428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奶奶的重阳节随笔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奶奶的重阳节随笔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奶奶的重阳节随笔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奶奶的重阳节随笔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奶奶的重阳节随笔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奶奶的重阳节随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奶奶的重阳节随笔(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奶奶的重阳节随笔 导语: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 又是“老人节”。 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 或登高以 锻炼体魄, 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 的奶奶的重阳节随笔 ,欢迎阅读。奶奶的重阳节随笔【第一篇】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 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 或登高以锻炼体魄, 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 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 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 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

2、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 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 ( 糕) 僻灾之意。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 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 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宁静的傍晚,我独自一人站在林荫道旁的一棵树下,阳光斜 斜地织下来, 细碎地穿过零落的树叶, 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驳 驳的闪亮。 而我却丝毫不能从那光芒中获得温暖, 反觉得有一种 从骨髓中散出的凄冷。 看那枯黄的树叶光华不再, 即便在这尚暖 的风中也要冻的瑟瑟发抖, 坚持不住就要飘落下来, 像蝴蝶绝美 的舞蹈,而后归于寂寞。裹衣离开,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被抛弃 和遗忘的败叶,远隔亲人

3、好友,在这遥远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气, 咀嚼思念的苦果。窗外,一阵秋风吹来,我再一次抬头看那些纷飞在空中的枯 叶,忽然觉得它们很像自然的信笺, 而关爱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邮 票,枯叶用尽最后的生命燃烧成一缕缕阳光纯净的灿烂,给无数异地的亲朋好友传递温情与祝福,让世界不再孤单。原来只要心 心相印,距离永不会阻隔真情;其实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过 咫尺比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插茱萸少一人。”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 宛如心声奶奶的重阳节随笔【第二篇】:重阳随笔闻着桂花香,不知不觉间,重阳节就到了。“遥知兄弟登高 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

4、节日之一,古时就 有孝老敬老的传统,今年重阳节我陪着爷爷去登了岳阳金鹗山。说起金鹗山,它其实是个公园,里面有座小山丘,树木茂盛, 空气清新非常适合老人小孩散步。 从山脚下往上看去,只能从树 林中看到几条小路。沿着平缓的小路,我们不一会就到了半山腰, 一条小溪从眼前经过,对面就是一片枫林,深红的叶子伴着春风 起舞,整座山被铺上了红地毯。我扶着爷爷跨过小溪,走了一条 林中小径,迎面又传来一阵桂花香,仿佛是秋天在向我们招手。在桂花树边有个八角凉亭,凉亭边上有一群孩子们在玩泡泡枪, 大孩子在吹泡泡,小孩子则追着泡泡跑着跳着, 老人们坐在凉亭 里看着孩子们露出慈祥的微笑,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在孩子们边上

5、守护。爷爷看着孩子们,好像回忆起了什么。爷爷是土生土长的岳 阳人,那个年代物质贫乏,但也阻止不了当时孩子们的欢乐。我 们坐在山顶的草地上,听爷爷讲起了故事。那时孩子们也会来金 鹗山玩耍,去树上摘果子吃,或者是下河捉鱼,重阳节也有许多 人登高,总有无尽的乐趣。他还说,现在人民生活条件好了,但 儿女们都忙于工作,很少回家,不像从前四世同堂生活在同一个 屋檐下那般幸福。孩子们即使回了家不是在玩手机, 就是趴在电 脑前,似乎都没有时间和老人好好聊聊天。听了这番话我也羞愧难当,其实上了初中之后,我也很少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这次 也是借着重阳和国庆节回家看看。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温暖的昏暗中,吸饱了阳光的

6、树叶低 垂了下来,青草也垂下了头,香甜的气息弥漫开来。看着爷爷开 心的笑容,我的心头也浮起了一股暖流。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人们忘记了许多优良传统,这次重阳 节登高提醒我,不仅重阳节要孝敬老人,平时也要关心老人,教 会爷爷奶奶使用手机软件, 与他们更好的交流,让他们生活的更 加美好!奶奶的重阳节随笔【第三篇】:重阳节随笔“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 在所有关于重阳节的诗词里, 我最喜欢就是毛主席这首词。 以前 我是喜欢它的大气和字里行间流露的自信与乐观。 如今, 自己到 了不惑之年,对它却有另一番解读。今又重阳,依照习俗,我带同小孩回家乡扫墓,慎终思远。 回到家乡

7、,登上墓地所在的高岗。时正秋高气爽,极目远望, 只见天高云淡,湖光滟潋,水天一色。黄花飘香,稻浪翻滚。如 此秋色宜人, 不明白以前的文人墨客为什么总是伤春悲秋?杜甫 有“无边落叶啸啸下, 无尽长江滚滚来。 ”将重阳景色描写得是 那样啸飒悲凉。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又将重阳节写得乡愁重重。其实,年年花相似,岁岁重阳同。只 是人们的心态迥然罢了。秋天,相对应的人生阶段是 40 至 60 岁,这个年纪的人,如 果事业无成,身体又开始走下坡,面对即将到来的严冬(老年) , 心中不免徨彷。所以每当看见秋风渐起,落叶满地,北雁南归, 就会触景生情, 发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无奈, 尤

8、其重阳是个 老人节,就很自然慨叹自己又老了一岁。这就是毛主席所说的 “人生易老”。然而,如果换一种心态;“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 满天”。知道时不我待,更加自强不息,做到“杰士暮年,壮心 不已”。仍然有希望成就一番大业,古时姜子牙 70 岁才遇上周 文王,才有机会施展他的才能。邓小平也是77 岁高龄才第三次复出,从而推行改革开放,开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所以年纪大少不是决定成败关键因素,心态才是决定一切!人老不要 紧,最重要是心不老!现在的中年人,就算事业上仍然空白,只 要保持一颗上进的雄心,不自曝自弃,努力寻找突破点,将来仍 有机会来个“夕阳红”。最后即使未能成功,但是,只要努力过, 尽了力

9、,今生也无悔了。人生奋斗的过程其实也是享受的过程。 不求事事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因 为自己年纪稍大,就变得暮气横秋,停下前进脚步,放弃自己的 理想与追求,这才是未老先衰,既可耻又浪费!重阳节在我国也叫老人节,借此来提醒人们要尊老敬老。一 个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老人更值得后 辈去尊敬。虽然自己不算老人家,但是,近年来经常听到有人称 呼我”大叔“,我触动很深;看来,自己离这个节日不远了。无 奈!所以每当站在先人墓前,我会思索先人们留给我什么?当自 己老去,我又能留给后代什么?自己怎么做才对?以此鞭策自己 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为一代形造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

10、。“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真的易老吗?我想引用“士兵不 死,只有凋零”这句名言,认为:“人生不老,只有懈惰! ”一 个勤奋向上的人,是永远不会老的。即使他在垂暮之年,也会奏 出生命的最强音;即使他老去,也会精神长存。而一个懒惰的人, 不管他年纪多大,也是不可救药,注定庸碌一生!重阳节是个敬老节,也是个不老节!这是我今年对这个节日 的最新诠释。奶奶的重阳节随笔【第四篇】 :重阳节忆我的奶奶今天是重阳节, 这个节日起源于在战国时期, 古人以九为大, 9 又为阳数,农历 9 月 9 日,双日重阳,故名重阳节,在这一天 人们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可以避难免灾,自 1989 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

11、人节, 给这传统节日赋予新的意义, 将尊 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在这个日子我想起我的奶奶一个没文化却能将买菜钱算 得一份不差、慈祥而善良的老人。我从小是我奶奶带大的,奶奶 很宠我, 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我, 她虽然没文化但 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所以在学习上对我要求很严格, 这也让我从 小培养了很好的学习习惯, 她觉得我父母远在外地, 我有点可怜, 但她不把我教育好又对不起我父母,因此她既宠我又不溺爱我, 当时年纪小不太了解奶奶的苦心,长大后才知教育孩子的不易。 只是现在已晚了, 奶奶已听不见了, 早在我读大一的时候她就走 了,我总在想也许我不离开她,她不会走那么早,她身体一直挺

12、好,没什么大毛病,我因为高考的原因离开了,在我走后她的身 体开始不好,但她写信总说没什么,让我放心。到我大一放暑假 回去时,才知奶奶其实病已很重,但她一直在等我回去,等见我 最后一面。人为什么总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道理都懂,可真正能做到 的又有几人?珍惜现在, 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不要把遗憾留给 自己。奶奶的重阳节随笔【第五篇】:重阳节随笔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 茱萸少一人。如果不是小学课本上选入的这首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可能我对重阳节就更没有概念了。今天忽然有些想念父 母,就立即给家里打个电话,得知,我爸爸今天被村支部请去喝 酒,因为是重阳节,慰问老

13、干部。我嗯啊的没听清,爸爸说,今 天是重阳节啊,你不知道,苕!(方言,傻子的意思)。看来我今 天思亲,算是有些预感吧。“佳节倍思亲”,我还明白了,我这 个所谓的大学生、“传统文化爱好者”,并不知道应该“敬老”、 “登高”的重阳节!好在我的内心算有灵性,指示了大脑想念父 母,并立即给他们打电话,算是重阳节对父母的可怜的“慰问” 了。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在首都长安(西安)打拚,他的兄 弟父母都在老家(山西永济,比起长安,算是在华山之东,所以 说是“山东兄弟”),对于王维这样的“西漂”来说,独自一人 为了前途独自奋斗,其心境跟我这样的“北漂”也算是很近似, 我也能深深体会这首诗的涵义。 在我的故乡

14、,父母们过着中国传 统的节日,端阳、清明、重阳、除夕、元宵在我的童年时代, 我受到了这样的影响,对传统心怀敬畏,那是一份温情和乡情, 世代相袭。而当我离开故乡后,跟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受到了所 谓“现代”的西式教育,早已忘记了传统。如果不是吃食在延续, 估计人们忘记的更多。我在想,比起端午节,重阳节之所以容易 忘记,是因为没有像粽子这样的节日食物吧。 现代人是非常容易 忘记过去的, 好在味蕾不容易忘记, 一些好吃的在提醒人们要过 某些节日。而登高、敬老这样的事,已经麻木而慵懒的现代人总 是不爱主动去做的,享乐的事总是容易。现在,我已经受到足够的教育,明白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主 动地学习传统文化,

15、我们是彻底断了根的一代, 没有背过论语和 四书五经,没有继承中华的优良传统。 属于啥都不是, 不西不中。 比起我刻意地去了解传统, 父母依然生活在一些传统里, 他们从 来都按照农历记时间, 因为农历跟实际的气候节令更贴切, 我的 生日也是填写的农历时间。曾经我还埋怨为什么不按照公历时 间,因为同学们大多数都是写的公历,但现在我很感激。我的爷 爷也是几乎没什么文化, 但是依然按照天干地支计时, 我出生在 半夜,据说是子时,这个神秘的天干地支,我都搞不清楚。我的 奶奶,没有上过一天学,不识一个字,但是出口成章,很多民俗 谚语都随口即来,比如“雨夹雪,半个月”,“立春天气晴,百 事好收成”等,还有很

16、多别人结婚时候说的吉祥或者逗乐的谚 语,比如“囍字盅, 红又绿(方言读 lou ),夜里睡到肉挨肉”“穿 衣柜,大有宽,生的儿子做高官”等等,我幼年时经常跟奶奶出 席各种婚礼,因为奶奶常以媒人身份出现,所以必须有词可说。 还有牛郎织女等故事,都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她一边为我扇蚊子, 一边跟我讲的。她一生受尽苦难,可总是笑颜,积极而乐观,生了四个儿子,她起的名:友(有)、恩、情、义,寓意“有恩、 有情、有义”,我大伯德友,我爸爸德恩,我三叔、四叔分别是 德情、德义。我父亲是好几届的优秀共产党员, 是基层干部,“觉 悟”较高,革掉了许多传统迷信的命, 可是依然保持许多传统的 习俗和道德标准,在每年的敬香时候,他说这些不是求神,而是 让我们一代代缅怀先人。我从小受爸爸和各种“正统”的教育, 不信神不信鬼,很反感妈妈搞“封建迷信”,比如爸爸生病,她 听了算命先生的说,半夜十二点在院子里烧纸钱等事,还有每年正月初九(据说是观音生日)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