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保温箱的温控系统研究.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193514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7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保温箱的温控系统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基于单片机保温箱的温控系统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基于单片机保温箱的温控系统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基于单片机保温箱的温控系统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基于单片机保温箱的温控系统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保温箱的温控系统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保温箱的温控系统研究.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2014届题 目 基于单片机保温箱的温控系统研究姓 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4年5月5日毕业论文任务书主要实现:实时温度测量及显示,超出温度范围相应的继电器工作,继电器可以驱动相应的加热或制冷负载,上下限温度可通过按键设定等功能。本保温箱的温控系统研究是基于51单片机及温度传感器DS18B20来设计的,温度测量范围0到99.9摄氏度,精度为0.1摄氏度,可见测量温度的范围广,精度高的特点。可设置上下限温度,默认上限温度为38、默认下限温度为5(通过程序可以更改上下限初始值)。报警值可设置范围:最低上限报警值等于当前下限报警值,最高下限报警值等于当前上限报警值。将下限报警值

2、调为0时为关闭下限报警功能。开启相应的继电器工作时,有指示灯可以指示相应的加热和制冷。目 录前言21 设计要求与方案论证31.1 设计要求31.2 系统基本方案选择和论证31.2.1 单片机芯片的选择方案和论证31.2.2 温度传感器设计方案论证41.2.3 显示模块方案论证41.3 电路设计最终方案决定52 主要元件介绍52.1 STC89C51介绍52.1.1 STC89C51主要功能及PDIP封装52.1.2 STC89C51引脚介绍52.1.3 单片机最小系统62.2 DS18B20传感器介绍92.2.1 DS18B20概述92.2.2 DS18B20引脚介绍102.2.3 DS18B

3、20的内部结构102.2.4 DS18B20的程序流程图112.3 数码管介绍112.3 继电器介绍123 程序流程图12结论14参考文献15致 谢16附录1 系统原理图17附录2 系统PCB图18附录3 C语言程序19II基于单片机保温箱的温控系统研究摘 要: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保温箱的温控系统研究,本恒温箱属于多功能多用途,可以设置上下控制温度,当温度不在设置范围内时,可以驱动相应的负载工作,同时声光报警。随着现代工农业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也迫切需要检测与控制温度。本文通过采用继电器作

4、为温度的主要控制元件,它可以直接驱动2500W功率的负载,可以应用于家庭、小型工厂等小电量用电设备,亦可以用继电器来控制交流接触器线圈等,就可以实现对大功率负载的控制,应用十分广泛。采用蜂鸣器作为电声元件的报警,LED发光指示相应的加热或制冷工作。这种保温箱的温控系统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应用广泛。工作时,温度控制范围为上下限之间,当前环境温度若超过设定的临界温度,由单片机发出控制和报警信号,从而负载控制温度的变化。基于单片机保温箱的温控系统大部分使用是在实验室、工业、医药、农业中。在实验室中特别是生物实验室,我们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实验数据,对于恒温实验环境要求严格。所以针对实验室来说,恒温箱

5、的作用显得相当重要。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我们对于恒温箱的要求也相对更加严格,比如产品的热处理、冷处理等,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在医药方面医用恒温箱主要用于药品和试剂的储存、运输,疫苗、血液的冷藏保温,透析液的加温、生理盐水的加温等。 由以上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恒温箱的重要作用。在农业温室大棚中,温控系统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对于农业方面,以至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温控系统永远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关键词:STC89C51单片机 温度控制 恒温箱 DS18B20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人

6、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本保温箱温控系统所介绍的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控制准确,负载广泛,有LED显示相应的工作方式,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使用单片机 STC89C51,测温传感器使用 DS18B20,用四位一体共阳极 LED 数码管显示数据,用继电器驱动负载,用PNP三极管驱动。毕业论文1 设计要求与方案论证首先明确设计要求,再整体讨论和确定方案,一一攻破设计的难点。1.1 设计要求基本范围0-

7、99 ;精度误差小于 0.1 ;数码管直读显示;可以温度控制;扩展功能:可以任意设定温度的上下限控制及报警功能,可以驱动加热和制冷负载。1.2 系统基本方案选择和论证 1.2.1 单片机芯片的选择方案和论证由于单片机具有体积小、控制功能强、功耗低、环境适应能力强、扩展灵活、使用方便和性价比高等优点,被我们选定为制作该作品的首选芯片单片机特点:(1)高集成度,体积小,高可靠性 单片机将各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块晶体芯片上,集成度很高,体积自然也是最小的。芯片本身是按工业测控环境要求设计的,内部布线很短,其抗工业噪音性能优于一般通用的CPU。单片机程序指令,常数及表格等固化在ROM中不易破坏,许多信号通

8、道均在一个芯片内,故可靠性高。 (2)控制功能强 为了满足对对象的控制要求,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均有极丰富的条件:分支转移能力,I/O口的逻辑操作及位处理能力,非常适用于专门的控制功能。 (3)低电压,低功耗,便于生产便携式产品 为了满足广泛使用于便携式系统,许多单片机内的最低工作电压仅为1.8V3.6V,而工作电流仅为数百微安。 (4)易扩展 片内具有计算机正常运行所必需的部件。芯片外部有许多供扩展用的三总线及并行、串行输入/输出管脚,很容易构成各种规模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5)优异的性价比 单片机的性能极高。为了提高速度和运行效率,单片机已开始使用RISC流水线和DSP等技术。单片机的寻址能力

9、也已突破64KB的限制,有的已可达到1MB和16MB,片内的ROM容量可达62MB,RAM容量则可达2MB。由于单片机的广泛使用,因而销量极大,各大公司的商业竞争更使其价格十分低廉,其性能价格比极高。 方案一:采用STC89C51芯片作为硬件核心。STC89C51内部具有4KB ROM 存储空间,512字节数据存储空间,带有2K字节的EEPROM存储空间,与MCS-51系列单片机完全兼容,STC89C51可以通过串口下载。方案二:采用AT89S51。AT89S51片内具有4K字节程序存储空间,256字节的数据存储空间没有EEPROM存储空间,也与MCS-51系列单片机完全兼容,具有在线编程可擦

10、除技术。两种单片机都完全能够满足设计需要,STC89C51相对ATS89C51价格便宜,且下载简单方便。考虑到方便因素,因此选用STC89C51。1.2.2 温度传感器设计方案论证利用物质各种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把温度转换为电量的传感器。这些呈现规律性变化的物理性质主要有体。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是信息采集(即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含敏感元件);(

11、2)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控制器;(3)智能温度传感器。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由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早推出的智能温度传感器,采用的是8位A/D转换器,其测温精度较低,分辨力只能达到1C。国外已相继推出多种高精度、高分辨力的智能温度传感器,所用的是912位A/D转换器,分辨力一般可达0.50.0625C。由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新研制的DS1624型高分辨力智能温度传感器,能输出13位二进制数据,其分辨力高达0.03125C,测温精度为0.2C。为了提高多通道智能温度传感器的转换速率,也有的芯片采用高速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目前,智能温

12、度传感器的总线技术也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所采用的总线主要有单线(1-Wire)总线、I2C总线、SMBus总线和spI总线。温度传感器作为从机可通过专用总线接口与主机进行通信。方案一: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 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 A/D 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 A/D 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方案二:进而考虑到用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这是非常容易想到的,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 DS18B20,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

13、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从以上两种方案,两种都完全能够满足设计需要,很容易看出,采用方案二,电路比较简单,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故采用了方案二。 1.2.3 显示模块方案论证方案一:1602液晶模块1602液晶也叫1602字符型液晶它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显示模块它有若干个5X7或者5X11等点阵字符位组成,每个点阵字符位都可以显示一个字符。每位之间有一个点距的间隔每行之间也有间隔起到了字符间距和行间距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不能显示图形 它的优点是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内容丰富、超薄轻巧。方案二:数码管显示 数码管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其基本单元是发光二极

14、管。数码管按段数分为七段数码管和八段数码管,八段数码管比七段数码管多一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多一个小数点显示);按能显示多少个“8”可分为1位、2位、4位等等数码管: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码管。共阳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COM)的数码管,共阳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接到+5V,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阴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共阴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COM)的数码管,共阴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接到地线GND上,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

15、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阳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由于它的价格便宜使用简单在电器特别是家电领域应用极为广泛。综上所诉:LCD1602虽然显示较全;但数码管以完全能显示温度值,价格也差6倍之多,数码管更适合本设计,固本设计用数码管作为显示模块。1.3 电路设计最终方案决定综上各方案所述,对此次作品的方案选定:采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系统;采用DS18B20为传感器;采用数码管作为显示器件。2 主要元件介绍2.1 STC89C51介绍STC89C51是由宏晶科技公司生产的与工业标准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的单片机。(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单片机的核心,完成运算和控制功能。8051的CPU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或代码。(2)内部数据存储器(内部RAM)8051芯片中共有256个RAM单元,但其中后128单元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