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修改.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192890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修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修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修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修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修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修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修改.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 7. 金蝉脱壳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表达的顺序,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2.赏析第四自然段的精彩描写,总结出表达的方法;细致观察一种小动物的活动,并进行仿写。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找出描写蝉脱壳的段落,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每一过程的特点,理清表达顺序,了解表达方法。难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拓展迁移,观察一种小动物,重点观察它的外形、动作等特点,模仿本课写作方法,写一篇观察日记。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背诵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2.通过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活动,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习得和运用。3.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1.教学课件:金蝉脱壳的录像资料制作课件资料。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图片:蝉虫、蝉儿2.蝉虫脱去壳变成蝉儿,作者觉得这个过程怎么样?(ppt课件出示句子: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ppt课件出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齐读两个感叹句。3.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来细细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

3、、奇特动人!二、精读课文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是按照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这样的的顺序来写的。脱壳前下面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第三自然段,自由朗读,画出描写脱壳前蝉的句子。(ppt课件出示: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我们一齐来边读边想像,让金蝉脱壳前的情景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脱壳时1.品读金蝉脱壳的顺序。接下来会怎样呢?请快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金蝉脱壳的顺序。(ppt课件出示:“蝉的( )露出来了,接着( )钻出来了,而后( )出来了,最后是( )脱壳而出。”)

4、背头脚尾指名回答齐读。2.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哪里最神奇有趣、奇特动人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在旁边写一写批注。ppt课件出示:蝉虫整个身体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预设: “立刻”写出了蝉露背时很快。“抽搐”“裂开”这些动词把蝉背出壳时情景写得具体。可以用手作蝉虫演示,让学生有个形象感知。) (预设:“保护甲颜色的变化从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我觉得非常神奇。)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体会颜色变化很快、很神奇,就像我们前一课学习的变色龙一样。(指导朗读)ppt课件出示:接着,头钻出来了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预设:从 “钻“字我感受蝉的灵活、调皮。)(预设:“像一样”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蝉的

5、可爱。)(预设:“透明发亮”“大眼睛”写出了蝉出壳后的透明发亮,更美了。)(指导学生反复朗读)ppt课件出示:最有趣的是蝉出壳时的情景。整个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预设:抓住未出壳的蝉尾“抖动”、“伸着”,已经出壳的上半身“仰”、“扑”,再用脚“抓” “抽”,感受其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领悟神奇动人。)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这一过程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分不开的,我们一齐来读读这段话,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细细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小结: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呀!脱壳后1.这只蝉已经脱掉了旧衣,换上了华丽的新装,我们走近去仔细瞧一瞧,它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小组合作,完成表格。蝉儿就像一

6、位魔术师。齐读进一步感受“奇迹般的变化”,领悟神奇动人。指导背诵。2.体悟方法,感受自然魅力,情感升华(1)刚才我们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了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现在我们亲眼观赏一下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播放课件(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3)师引读: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而留在一旁的蝉壳。三、设疑再读,学法指导1.设疑:课文除了具体写金蝉脱壳奇特动人的情景外,还写了“我”的活动。有人说,题目是“金蝉脱壳”只写金蝉脱壳就可以了,写不写“我”无所谓,你们怎么认为呢?请大家再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文中的“我”都做了些什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2.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我

7、”细细观察的词句进行通读,领悟没有“我”的细致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就不会如此神奇动人。四、回归整体,激发探索自然的情感。1.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是多么的重要啊,因为有了作者的仔细观察,我们今天看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一个惊鸿一瞥的绚丽,一个奇特而美丽的过程。送给同学们一些名人名言,明确观察的重要意义。(ppt课件出示名言: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2.读写练笔。金蝉脱壳这一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范例,使我们知道应该怎样去仔细观察。今天,我们也要来完成一篇观察日记

8、,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要求:观察一种动物的外行、特点,写一篇观察日记。板书设计: 7.金蝉脱壳 极淡的绿色 腾空向后仰脱背 头尾 向前扑 深绿色 用力一抽 色:灰白色由浅而深深绿色棕黑色变 触角白色的光环 形:折叠(一点点)盖住身子(长长的拖在身后)附五上7金蝉脱壳预习单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一、识字、写字练习。1.练习书写生字,先读贴,在描红临写,争取做到写正确、工整。对照课本自查,并把写错的字纠正过来。 正确规范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在课文中找到用喜欢的符号标注出来夜( )降临 金( )脱壳 枝繁叶( )轻( )轻( ) ( )(

9、)不舍 五彩( )( )3.我的发现:课文中“壳”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读 ,一个读 ,在本课中怎样都市正确,请你做一番研究。 二、朗读练习。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把拼音标注在课文中,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位听,也可以读给家长听,请他们评价。正确 流利 还要练习三、读书思考1边读边理解词句,在不明白意思的词语旁画“?”,借助字典尝试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边读边想,描写金蝉脱壳的过程是怎样的?把具体的先后顺序写在横线在上。 3哪些内容读不明白?可以在旁边画“?”,也可以和家长或同学讨论。 四、读书探究学习补充资料:1.蝉和蚁选自(法布尔昆虫记)2蝉

10、之趣说说你的收获: 附:蝉之趣一场大雨过后,阳台防盗窗的铁棍上,爬着一只蝉,两只翅膀耷拉着,两只眼睛恐惧的看着我,似乎是受了重创,力气耗尽,再也没有飞翔的力量了。我心底不由得荡起一股怜悯之心,让这个小生灵在避风港里,好好歇歇,养精蓄锐,恢复好了,去寻自己的一片天。 农村长大的我,对蝉情有独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匮乏,家境贫寒,记忆中父母从没有买过一件玩具,正是那些花花草草虫虫鸟鸟,让我的童年简单而快乐。在所有的虫虫中,与蝉的渊源最深。 蝉,在我们老家叫“知了”,一到春末初夏,就迫不及待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鼓噪着我们的耳膜,房前屋后,小溪两旁的柳树上,庭院的葡萄架上,山岗坡地的酸枣树上,处

11、处显现着它们骄傲的身影,以嘹亮的歌声证明它们是炎炎夏日的主宰者。蝉,这个夏日的小尤物,惹人喜来惹人厌,她扮演的角色,真的是喜忧参半。对于劳作的农民,中午渴望片刻休闲,假如有聒人的蝉鸣,在附近乱叫,倦怠极了的他们会捂住耳朵,表现一幅厌烦状。相反,蝉却是我快乐的源泉,找蝉的幼虫“知了猴”、捕蝉、寻蝉蜕,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听长者说,蝉的卵常产在木质组织内,若虫一孵出即钻入地下,吸食多年生植物根中的汁液。一般经5次蜕皮,需几年才能成熟,周期最长的17年蝉。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17年埋在泥土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我不由

12、得对蝉生命的等待和顽强,产生了敬畏。 秋凉树下,潮湿的沙土地上,只要发现有一个小拇指大的洞,就可以断定里面有知了猴,用棍儿或手指扒开泥土,往里一伸,就感觉到软乎乎蠕动的小家伙,一抓一个准儿。有时小家伙儿爬到树上,在不知不觉中被俘虏了。一晚上能捉很多知了猴,放在罐头瓶里,喂鸡喂鸭,甚至成了我们家里的小苍狗嘴里的美餐。那个时候爹娘也不知道知了猴营养丰富,含有很多蛋白质,属于绿色环保食品,直到多年后,我先生带着儿子寻了很多知了猴,清除泥土,清水洗净后油炸,俩家伙吃得津津有味,才知道原来知了猴可以这样吃,但我不敢吃,怕它们在我嘴里蠕动。偶尔参加宴会,餐桌上有一道油炸金蝉,别人趋之若鹜争相品尝,我却从不忍下筷,因为知了猴陪伴我童年,是一种有灵气的小动物,是我自己脑海里抹不去的好朋友。 捕蝉,是我拿手好戏。第一步从生产队的牲口棚里,扽几根马尾巴,绾成松套,绑在竹竿上,然后蹑手蹑脚来到树下,瞅准了目标,屏住呼吸,把马尾巴做成的套,套在蝉的脖子上,然后迅速的拽竹竿,蝉就会被死死的套住,乖乖的当了俘虏。爬树捕蝉的时候也很多,农村的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