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189630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十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十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十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初级目标:学生能准确诵读本篇文章,并借助注释理解文章主要内容。高级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感受诗歌中描绘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2、 领悟杜甫诗歌的特征;3、 把握文章主旨。教学重点:感受诗歌中描绘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领悟杜甫诗歌的特征。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引导学生说出一些杜甫的诗歌,引入本课的学习。(二)介绍作者及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二、预习检测1、初读课文,把握字音、节奏: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对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指导。2、作业检查:学生将任务单中的词语解释部分拍照上传,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评价和补充。

2、三、课文内容把握(一)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简要叙述诗歌主要内容。(二)分段细读:将朗读与品析文章内容有机结合。分段阅读学习,小组讨论每一段中哪些词语读的时候情感需要注意,思考每一段主要在讲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然后带着情感再读一遍。1、 第一段:狂风袭屋,茅草翻飞-痛惜、焦急怒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重读,表现屋顶被吹飞之后的痛惜与焦急。2、 第二段:群童抱茅而去,诗人独自叹息-愤懑,焦灼,无奈欺、老无力、忍、公然重读,表现群童抱茅离去我的屈辱与愤懑之情,呼不得、自叹息读得缓慢,表现作者“老无力”的无奈。3、 第三段:秋雨漏屋,生活简陋-愁苦,忧思,自我反思,自我哀

3、怜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这种悲凄愁苦不仅限于作者个人,更是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思,这里要读出一种忧国忧民的使命感,“长夜沾湿何由彻”要读出作者希望黑夜和阴雨天气快快过去,美好日子快点来临的热切期盼。4、 第四段:广厦存寒士的理想-坚定,悲壮,无私,博爱作者由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苦难中迸发出强有力的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要读出作者的博爱,读出激情,要铿锵有力。(三)思考:你怎样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作者渴望广济天下苍生的博大胸怀,杜甫由己及人,忧国忧民,无私博爱。四、 课文主旨总结:全诗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愁的生活,希望战乱快点过去,从而推己及人,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情怀,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博爱以及关心民生疾苦的深沉情感。五、 讨论:结合本文总结杜甫诗歌的特点。沉郁顿挫沉郁(内容):题材严肃-家国民生等社会问题;境界阔大-文中的环境描写;感情的悲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忧国忧民的博爱无私,关心民生疾苦的深沉情感。顿挫(表达):情感跌宕起伏变化,韵律节奏的变化,结构起承转合,艺术手法的蕴藉。六、 活动:小组合作,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将诗歌改编成小故事。七、 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